热带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2019-12-25 01:17唐林高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唐林 高敏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热带番茄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其他措施,以期为热带番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带番茄青枯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6.412.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1-0131-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热带地区番茄种植过程中,青枯病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损失,现就番茄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進行分析,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

1    危害症状

青枯病是一种会导致番茄全株萎蔫的细菌性病害,当株高30 cm左右时青枯病株开始显症。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然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病叶颜色变浅[1]。发病后,若土壤干燥、气温偏高,则2~3 d全株凋萎。如,在气温较低、连阴雨或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病株可持续7 d后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或颜色变浅,故称青枯病。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的1~2 cm斑块,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病茎,当用手挤压时切面上的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这是青枯病与枯萎病、黄萎病相区别的重要特征[2]。

2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留在田间越冬,成为该病主要初侵染源。该菌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果及带菌肥料也可带菌,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致使叶片萎蔫。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睛时发病重。一般连阴雨或降大雨后暴晴,土温随气温急剧回升会导致病害流行。

病残体是病害主要来源,是病菌越夏、越冬的主要载体,周边上一茬番茄病残体、茄科秧果、杂草、土壤等皆是病菌的主要来源;伤口是病害侵染的主要通道;高温、高湿环境为病害繁殖传播提供可能,灌溉用水、降雨、水帘降温用水等是造成病害传播的间接原因;观赏采摘、生产活动是病菌内部传播的媒介。

3    防治方法

3.1    农业措施

3.1.1    培育壮苗。制定详细的育苗计划,严格按照移栽计划移栽秧苗,勿错过农时。发病重的地块采用嫁接苗防病。

3.1.2    优化农事安排。每周集中统一安排采摘、打叶、疏果等工作,选择晴天无露水集中快速完成,工作完成当天立即安排植保工作。

3.1.3    销毁病株。每天逐株巡查,一旦发现青枯病病株,及时清除病株并烧毁,再在病穴处撒生石灰消毒[3]。

3.1.4    筛选抗病品种。筛选抗病品种,同时进行炼苗,以提高种苗的抗性。

3.1.5    种苗消毒。通过温汤浸种杀死种子内部病原、化学杀菌剂杀死种子表面病原。苗期2次移栽产生伤口时,及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优点在于无药害、无残留,可以连续使用,每周进行1次生物防治,可采用以下生物药剂进行防治[4-7]。一是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有部分研究表明,部分微生物对番茄青枯病病菌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二是青枯立克。青枯立克是植物源中草药杀菌剂,内含黄芪多糖、绿源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可提高作物的免疫力,修复轻微病株受害组织,具有促根壮苗的作用。三是乙蒜素。乙蒜素是一种植物仿生农药,是大蒜提取物大蒜素的乙基同系物。四是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定植时用其浸泡番茄幼苗根系。

3.3    物理防治

3.3.1    密闭大棚、高温闷棚。每季种植结束后,首先进行整个区域的卫生清理工作,将上一茬的枯枝、枯叶、杂草等清理干净。完成卫生清理工作后,在棚内地面洒水,封闭各个通风窗及出入口,关闭通电设备等。连续曝晒10~15 d,使棚内气温升高且维持在60~70 ℃之间。

3.3.2    药剂甲醛-高锰酸钾熏蒸。用甲醛24.75 kg/hm2加入126.00 kg/hm2开水中,再加入高锰酸钾24.75 kg/hm2,产生烟雾,封闭48 h。

3.4    化学防治

从花果期开始,针对青枯病,在保证绿色生产的基础上,定期预防,轮换用药。采用“植物叶面喷施+基质条灌根”方式用药。用药类型为铜制剂(波尔多液、氧化亚铜、氢氧化铜、噻菌铜、喹啉铜、琥胶肥酸铜等)、农用抗生素(链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井冈霉素、水合霉素等)、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同时,应对设施及生产工具进行消毒。种植季各个时期,需对整个番茄大棚内各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地面、玻璃、水帘、遮阳、采摘车等。另外,生产工具须每天进行消毒,药剂选用医院和疫区常用的环境消毒剂石灰水、消毒灵、84消毒液、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3.5    其他防治措施

3.5.1   水源消毒。一是灌溉用水。番茄大棚的灌溉用水为反渗透系统净化水,其中的反渗透膜可以隔离病菌微生物,但为了防止病菌从储水桶进入,需要定期投放次氯酸钠等杀菌剂。二是循环用水。水帘等设施应定期投放灭藻剂,以杀死循环水中微生物。

3.5.2    及时处理垃圾。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叶、果、秧)当天运离生产区域,秧、果可以作为生产有机肥的材料使用,也可以焚烧深埋,或者直接运往垃圾處理站。

3.5.3    不开放采摘项目。游客只能参观,不能采摘,减少伤口产生,可以降低病害传播。

3.5.4    对棚室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周边杂草定期清理,每1~2个月清除1次,同时进行消毒。

3.5.5    病区隔离。一旦发现病害,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专人负责处理病区,做好个人消毒工作,严禁其去其他种植区域。

3.5.6    生产活动标准化、流程化。严格要求工人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各项生产活动。

4    参考文献

[1] 孟凡燕,刘淑新.温室番茄青枯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08(2):42-43.

[2] 邓光道.粉果圣女小番茄青枯病与枯萎病的症状区别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8(5):115.

[3] 伍朝荣,黄飞,高阳,等.土壤生物消毒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7,36(7):1933-1940.

[4] 郭晓冬,孙锦,韩丽君,等.海藻提取物防治番茄CMV病毒效果及其机理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3):313-316.

[5] 朱红惠,姚青,羊宋贞.不同AM真菌菌种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5(2):3.

[6] 孟凡燕,刘淑新.温室番茄青枯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08(2):42-43.

[7] 王梅,尹显慧,龙友华,等.几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151-153.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