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作用的途径
——以河北省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为例

2019-12-26 09:12沈艳华张献蕾田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政党组织党员

沈艳华,张献蕾,田茜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作用,增强非公企业中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河北省扎实推进“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1.6%,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健康运作和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共河北省委以实现有效覆盖,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作用,突出政治功能,持续规范提升,不断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1 明确主体责任,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就是说,要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党组织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对非公企业员工进行系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另一方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聚焦中心工作,突出政治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保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主体意识强,责任意识就强。在河北省委总体部署下,非公企业党组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和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激发斗志,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如河北365 集团党委推进“旗帜电商365”工程,以“党组织+互联网+实体店+讲习所”的模式,坚持在党旗引领下,推进企业党组织、协会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化生产生活服务网、产业电商平台和思想文化阵地,为振兴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2 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党组织内生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河北省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一方面积极利用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开辟思政工作新通道。积极推广“互联网十党建”“智慧党建”“e 支部”等做法,通过“线上”和“线下”“键对键”和“面对面”的有机结合,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交流互动。创新互动方式,绝大多数非公企业建立了党员微信群、QQ 群、公众号、党建APP 等党员学习、交流平台,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确保了学习教育全覆盖。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方法,对已建党组织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实时动态工作台账。如保定市大学科技园区党委,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54321”数字台账,即“五来工作法(支部牌子挂起来、 党员身份亮出来、 作风引领显出来、活动阵地建起来、典型模范竖起来),四大制度(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基层党建示范点制度),三项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两条标准(严格入党积极分子确定标准和严格青年员工成材标准),一个考核(落实党建工作的考核)”,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园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带作风,以作风促工作,用党建工作的新成效引领园区工作新发展。

3 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搭建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思政工作方式,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搭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平台。一是与大学合作,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夯实理想信念阵地。把大学教授请进企业为员工做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工作,将上级精神传入非公企业; 适时组织非公企业党群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走进大学课堂,使其接受系统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与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充分利用西柏坡,狼牙山等红色教育资源,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体会今天幸福生活,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充分利用优秀企业党建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适时组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通过企业之间的深入交流,共性问题共同解决,个性问题创造特色做法,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得到发展。

4 查摆问题找出路,形成务实管用的思政工作新机制

由于非公企业涉及领域广、数量大,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强,党员比例低、年轻化,口袋党员多,加之特殊的劳资关系决定的非权力依托性,使得非公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很大。比如,部分企业主认识不到位,对于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关系认识不清,处理不当;有的企业党建工作经费不足、场地不够;有的企业做表面文章、过度留痕,缺乏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等。

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非公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好三件事。

(1)树立商人思维,全心全意谋发展。非公企业党组织要把“在党言党”与“在商言商”有机结合起来,一门心思为企业谋发展。企业中的党组织最大的政治就是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强、做细,使之变成生产力、竞争力、凝聚力。这就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不开无关痛痒的会,不组织对企业发展无意义的活动,让企业员工相信“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就是提升党的形象;为企业创造财富,就等于为党组织增添力量。

(2)抓住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在非公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牢牢抓住4 种人,即企业出资人、党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指导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要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让企业出资人认同、认可党组织开展思政工作的价值;让党组织负责人、 党建工作指导员真正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 让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和工会、共青团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职工成为培养、发展党员的重点。同时,让“口袋”党员亮明身份,鼓励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想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抓好关键少数,是促进非公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3)严把质量关,建立科学考评体系。非公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如何?怎么考核?考核什么?这是直接关系到非公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大问题。是不是建了工作室、标语上了墙、开了三会、上了党课就是做好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党的工作总结漂亮、留下痕迹就是质量好?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把这些作为考评的唯一标准,势必将非公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向形式主义的危险。必须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是通过所在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来表达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下滑,哪怕这个企业党的思政工作再红火,也不能说其做得好、质量高。因此,判定非公企业党的思政工作质量有没有提高,不仅要看党的工作的各项指标完成的好坏,更要看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态势是不是上升的。只有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才能真正提高非公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5 结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党建扛主责,企业添活力。要想在新时代开启非公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征程,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因此,非公企业党建将以培育企业家精神为主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作用,保障非公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思政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