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019-12-26 14:21何具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政治思想

何具海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宁夏银川 750021)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或者00后的一代新人,这个年龄段的同学都是在我国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可以说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更高,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渗透率能够达到100%,大学生喜欢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发表对于事物的看法,同时也受到了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微博、微信以及慕课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多,可以说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就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和思维的改变,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适应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

1 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互联网思维,本意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作为互联网的抽象表现形式,互联网思维强调要逐渐以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但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互联网公司所特有的,它既不是技术思维,也不是工业化思维,而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总的来说互联网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是互联网思维是一种观念,指的是在互联网技术下运用互联网的方法进行思考,实现对于社会、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认知,可以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其次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创新。互联网思维强调要通过互联网的特征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传统思维不可能达到的认知境界;最后是互联网思维强调多方参与和多方共赢,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对共同的核心价值进行宣传,促进主体的建设和发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2 互联网思维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不可避免的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首先互联网思维所提倡的跨界思维让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平等的交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来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次互联网思维创造的用户思维和社会思维突破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单向知识灌输的思维模式,能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意识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学习,提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互联网思维的相关内容,就是要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通过系统性的思维,将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生活和虚拟空间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能满足大学生对于网络参与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要通过互联网媒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才能在现实中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放的环境中除了要明确互联网思维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意识到互联网思维的一些消极因素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3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3.1 提升对于互联网思维的价值认同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思维方式,而是一种依托互联网产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融入互联网思维,切实的加强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驱。学校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互联网思维专题培训,让思想政治老师都能够深刻的体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研究两者之间如何能够融合的科学、有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形成以及大学生认知的感受,同时也要注重互联网思维价值的普及以及内涵的提升。

3.2 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表达应该更加的“网络化”,首先在网络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去中心化的思维,教育语言和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多样,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进行完善,利用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网络语言向他们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网络语言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中晦涩抽象的术语,用大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实现由抽象的理论向实际生活转变。同时在网络思维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改变传统的流程化的教育模式,应该根据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或者思想诉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调整,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多利用网络素材和网络故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更容易拉近思想政治老师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从枯燥无味的教育模式转变为教育效果明显的网络教育模式,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语言方式,达到逻辑思维的同步。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因此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要将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研究互联网思维中的跨界思维和跨平台思维,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小圈子”的禁锢,应该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与网络平台教育资源相融合,同时针对不同的网络教育平台有针对性的分配教育资源,达到各种网络教育平台教育的最优化。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口碑效应,让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将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加以传播,实现扩散效应,达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共同提高和进步。

高校自身也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平台,应该充分融入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积极主动的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之间的结合方式,比如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模块或者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平台向大学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大学生几乎都普及了智能手机,他们经常用一些手机APP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高校也可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APP软件,高校的大学生都可以下载客户端并从中获得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资源,大学生可以在客户端分享思想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并与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直接的沟通对话,思想政治老师可以随时与学生交流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因素,让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与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4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体验

互联网思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沟通的双方都是平等的,在互联网上交流双方在地位上都是对等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学习互联网思维,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中心,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这并不是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地位,而是将教学模式由主导变为引导,因为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师和大学生之间是平等主体的关系,师生之间通过对等的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既维护了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和个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时刻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因材施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被尊重,提升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也更加容易接受思想政治老师的引导。

3.5 利用互联网的传播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互联网能够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种类繁多,老师应该从这些教育资源中进行甄别,区分出哪些是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的资源,能够给学生带来极致的学习体验。要将互联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秀资源打造成精品课程,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比如利用慕课资源向大学生传输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将这种线上资源转化到线下的课程当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感受。

4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互联网思维可以得到更好的创新与发展,基于互联网思维去思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整合互联网教育资源,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