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的优势、困境及对策

2019-12-26 21:30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群教育者话语

黄 秋 香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并强调“人在哪,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2]。随着微信的发展和应用,高校班级微信群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高校班级微信群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何在?有何困难?如何应对?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一、高校班级微信群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校普遍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微信群,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渠道。利用班级微信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平面走向立体。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高校班级微信群具有锁定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在校大学生普遍通过实名认证加入班级微信群,建立起班级的连接网,实现了线上虚拟生活与线下现实生活的融合,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场域,同时也提供了精确对象。班级微信群有其私密性,只有进群的大学生才能接收到教育者发送的信息。因而教育者既可以开展一对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行为特点、个性发展、情感变化等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对受众群体进行分类,并设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同类群体的共性需求。如,教育者可以建立“党员群”“学生干部群”“少数民族群”等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共性,设置相关内容,将“特定的信息”发送给“特定的学生”,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教育方式,存在着单一性、滞后性的缺点。从教育者来看,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施教者在授课之前需要搜集、选择、整合大量的内容。从受教育者来看,当今社会思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善于变化,传统的课堂讲授难以迎合学生多变的需求。从教育过程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双方到场才能开展。如此一来,信息传递便出现时间差,思想政治教育便带有滞后性。班级微信群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即时性特点,运用班级微信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场所的束缚。教育者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极大地缩短了从信息源发布到信息传播的时间,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时互动、传递思想创造了条件。此外,由于手机的便携与广泛运用,学生依托手机便可进入班级微信群接收消息,实现个人与信息的无缝对接。因而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即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班级微信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一方面,班级微信群的切入方式多样,不仅能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发送表情、图片、语音、视频等,使信息传递更有温度和情感。班级微信群图文并茂的信息传递方式能有效缓解紧张的局面。如果在互动过程中发生紧张气氛,人们可以用一个表情包巧妙地回复和化解,避免线下交流产生冲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轻松愉快。另一方面,在班级微信群里,传统的主客体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演变为了平等的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每个人都是以平等的身份进入班级微信群,并且拥有充分的话语权。不管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发布信息,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别人发布的信息进行个性化解读,促进了个体的平等,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的困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些媒体还是按照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有待增强”[3]。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难度加大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传播者。信息不再由少数专业媒体垄断发布,而是呈现出散射状态。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加大了信息管理的难度,给高校运用班级微信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是舆情导向难以把控。高校班级微信群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群内成员可以主动设置议题,自由讨论,难以避免负面信息的出现。同时,也存在着大学生对资讯信息特别是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过度解读、误读甚至错读的风险,使网络舆论导向发生偏离,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二是海量信息冲击主流思想。班级微信群传播模式的去主体化、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传播过程的开放性等特征,使得班级微信群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权威性,也冲击着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不足

班级微信群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班级微信群过程中,在内容供给侧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如何进入”的问题,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班级微信群上的信息占有量不足。当前,大多数班级微信群主要用于发布事务性的信息,缺乏具有时代感召性和引导性的内容,如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仅把班级微信群当作“通知群”“签到群”“作业群”。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如何提升”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班级微信群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众多网络信息横向比较中的优势问题。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如何切中”的问题。在网络信息的海洋里,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班级微信群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从横向比较中获得相对优势的问题,还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的结构性优化和针对性供给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内容供给,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实现内容供给与个体需要有效对接,才能获得绝对优势,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够灵活

班级微信群是大学生主体性张扬的空间,强调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自由自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政治责任”,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话语权。这种模式下的“话语框架”难免呈现出一种“我说你听”的“训话”姿态,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表达和输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接受和认同。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土著民,在班群微信群中的话语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偏好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的网络新鲜词,排斥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如何在充分尊重学生思想自由的前提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艺术地实现教育信息传递的主导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必须加强思想引领,优化内容供给、创新话语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一)加强思想引领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必须加强舆情研判,汇聚学生力量,弘扬主旋律,凝聚思想共识。一是要加强舆情研判,引领网络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国家大事、社会民生、学生事务,第一时间捕获班级微信群内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立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靶子,有的放矢地做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读和正面引导,同时要敢于批驳错误思想,破除学生思想中的迷雾。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凝聚共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班级微信群,旗帜鲜明地传播主流思想,引导学生用科学思维和整体视野审视历史现实,在尊重差异中扩大价值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三是要树立榜样,培养意见领袖。加强对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引导,精心挑选和严格培养一批政治强、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群众基础好的学生意见领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榜样宣传,引领学生明辨是非,坚定立场,以点带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热潮,并在“微互动”中激发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讨论和思考,提升大学生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能力,让班级微信群不再成为“法外之地”,让“小道消息”不再“小道”。

(二)优化内容供给

内容建设是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困境的关键,教育者提供的内容能否在海量的信息中切中大学生的思想需要,被大学生所关注、接受、认同并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检验高校班级微信群内容建设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准。一是要不断丰富班级微信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班级微信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首先要使班级微信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其他网络平台信息在量上能够“等量其观”,并力求内涵的丰富性和样态的多元化,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满足域”。二是要不断优化班级微信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思想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传播更多具有时代感召力和思想性的内容。三是要不断提高班级微信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力求在宏观层面准确把握全体学生的普遍思想需要,同时又能深入微观层面精致地把握个体的个性化思想需要,从而立足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成长诉求,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更多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想内容供给侧的有效性和提档升级。

(三)创新话语体系

全媒体时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大学生感官觉醒、感性需求崛起的时代,话语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班级微信群的过程中日益凸显。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上的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话语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着力于提升思想内容表达的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一方面,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话语方式的创新转化。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在学懂弄通后,把理论式、文件式的话语表达转化为适应大学生个性特点的话语方式,努力将官方话语、学术话语、殿堂话语向学生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转化,实现话语共通、思想共通、心灵共振。另一方面,构建大学生话语体系。准确把握大学生在班级微信群里的动态和思想需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传播中国故事、校园故事、学生故事的话语体系。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提炼新鲜话语,从网络空间中汲取流行话语,逐步建构一套符合大学生心理成长和交流互动的话语体系,以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话语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班级微信群。

猜你喜欢
信群教育者话语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跑步的动力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海西诗享微信群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