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2019-12-27 09:15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智慧校园

周 欣

(宜昌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湖北 宜昌 44300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成效,进入了2.0时代。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特色。深入探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信息化2.0版本,有助于加速实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助于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1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应有之义

加快推进信息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未来的教育,必将是基于网络环境,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职业教育要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加快推进信息化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人工智能为典型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变革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与就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顺应新技术变革教育趋势,让信息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职业教育多样性、个性化的有效供给,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在任意时间(Anytime)、任意地点(Anywhere)以任意方式(Anyway)、任意步骤(Any pace)进行学习。通过提供更具智能、更具个性的教学内容和辅助学习工具,实现更加精准、更加耐心的智能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人际交往、创新思维和谋划未来的能力。

加快推进信息化是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技术技能学习需要和职业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理念重塑、价值重建、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模式革新,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强力推进,快速发展,目前处在起步与应用阶段的1.0时代,即将转入融合创新阶段的2.0时代。其基本特征如下:

信息化硬件条件明显改善。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全市已经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基本落实,全市15所职业院校全部按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初步建成数字校园。学校互联网接入带宽均达200M以上,多媒体教室与实训教室比例达100%,生机比为5∶1,师机为1∶1。每所职校均建有录播教室、智慧教室和智能化校园电视台。

信息技术应用稳步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基本覆盖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解决了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教与学模式发生巨大改变,网络学习空间全面普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自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普遍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决策、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水平普遍提升,信息技术平台在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支撑作用。

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实现常态化,职业教育行政管理者和院(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保障支撑队伍的技术服务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升。教育部已连续8年举办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设有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实训教学三个赛项。通过大赛引领,以赛促教,促进职校教师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提升了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

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新技术新岗位不断出现,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新经济形态下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的智慧校园、智慧学习工场还处在摸索阶段;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未有效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还不多,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创新还任重道远。

3 职业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发展策略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任务,又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发展策略。

3.1 聚集职业教育核心要素,做到理念先行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2.0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要做到“知行创合一”,将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知识人、技能人转变为培养知识人、技能人和创新创造人。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怎么教?职业院校教师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合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破解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网络教学空间为载体,通过各级职业教育资源等平台,广泛开展网络空间教学活动,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职教学生如何学?首先,要有互联网创新思维。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感知、记忆、判断、决策。其次,用技术提升专业技能。充分利用虚拟仿真、VR/AR、人工智能等进行高效实践训练,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最后,进行学习方式变革,由传统的学习,转化为创新学习、智慧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教师有什么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开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培训,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和职业教育“一师一优课”活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从而使职业院校教师由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的指导者、协同者和创新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3.2 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升级改造学校信息网络。以数据中心、网络改造为重点,建设职业院校数字校园。高标准规划建设学校数据中心,将数据中心建成集资源建设、学校管理、教学应用、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学校数据存储与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学校现有网络,提升学校互联出口带宽,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达到信息化教学要求。推进“无线校园”建设。

完善“班班通”建设。按照“理实一体、信息技术支撑”的思路,做好实训室升级改造,推进“互联网+专业”建设。按照录播教室建设要求,至少建设一间录播教室,为教学视频录制的常态化和课堂教学诊改的自主化提供硬件支撑。

建设数字电视台和校园宣传系统。建设学校数字电视台,加强校园新闻宣传,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宣传系统建设,建设学校微信平台,升级改造学校网站。

探索建设具有“诊改”功能的智慧教室。建设集“数据及时采集、课堂教学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诊改教室,开展课堂教学诊改试点,通过试点班级三年的课堂教学数据采集,形成大数据,系统分析课堂教学取得的成效,总结典型经验,逐步推广。

建设“双创”实训室。按照“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推动学校建设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创业体验店”和“创新实训室”,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操环境。

建设智慧校园。在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与“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对接的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教学工场、智慧课程等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主要聚焦校园数据分析治理、产教融合战略和教学改革实践等。智慧学习工场建设主要聚焦产教融合问题,将学校与企业作为建设的核心主体,完善岗位学习场景应用。智慧课程聚焦智能、自主学习以及配套的立体信息化教材建设。

3.3 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大平台

融合创新建设诊改平台。开发面向课程改革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和教学质量检测”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数字化平台,为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探索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治理新模式。

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依靠各专业中心组建设一批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教育教学素材资源。鼓励学校购买或开发一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实现重点专业仿真实训全覆盖。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互动、开放、共享、规范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观。推动教师、学生乃至社会上的每一个学习者,都成为数字资源的贡献者和受益者。借鉴基础教育“一师一优课”活动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