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9-12-27 10:03赵一洁尚培中孙永杰贾国洪李晓武
重庆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胆管癌胆管灵敏度

王 金,赵一洁,尚培中△,孙永杰,贾国洪,李晓武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普通外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河北张家口 075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

胆管癌是起源于肝内或肝外胆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1]。在全球范围内,胆管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胆管癌起病隐匿,早期检测困难,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2],但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仅为20%~40%[3],预后差。在胆管癌的诊断中,血清糖类抗原19- 9(CA19- 9)有一些价值(>129 U/mL),但仍缺乏明确的血清肿瘤标志物[4]。已有研究表明,膜联蛋白A1(annexin A1)[5]、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 Met)蛋白[6]、有丝分裂调控酶polo样激酶1(PLK1)和aurora A[7]、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8]在胆管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随着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的深入,相关种类逐渐被发现,灵敏度、特异度不断提升,血清肿瘤标志物将会成为胆管癌诊治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成分之一[9]。近年来,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胃癌、乳腺癌、肺癌及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有研究发现HSP90α在胆管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10- 11]。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HSP90α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4例胆管癌住院患者作为胆管癌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38~82岁,中位年龄62岁,>60岁者29例,≤60岁者25例;经病理医师证实均为胆管腺癌,其中肿瘤小于或等于2 cm者25例,>2 cm者29例;上段胆管癌24例,中下段胆管癌30例;有神经侵犯者22例,无神经侵犯者32例;低分化腺癌34例,高中分化腺癌20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5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9例;Ⅰ~Ⅱ期38例,Ⅲ~Ⅳ期16例。5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其中切除组43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19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未切除组11例(胆肠吻合6例、胆管T管引流术5例),术后10~15 d拆线后出院。另选取同期住院胆管结石患者32例作为胆管结石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2岁;同期行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6~75岁;均无肿瘤家族史。3组性别及年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收集标本前均取得标本提供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胆管癌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0 d清晨空腹静脉抽血约5 mL,胆管结石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清晨空腹静脉抽血约5 mL,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约5 mL,将静脉血置于抗凝管内,摇匀后经离心机3 5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出血清,标记后存储于-80 ℃冰箱备用。

1.2.2HSP90α与CA19- 9的检测 (1)HSP90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HSP90α 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为DNM- 9602酶标分析仪(北京朗普新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HSP90α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 0~82.06 ng/mL,以HSP90α>82.06 ng/mL判为阳性结果[12]。CA19- 9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的XDI800,以CA19- 9>37 U/mL判为阳性结果。

2 结 果

2.1不同患者血清HSP90α水平比较 胆管癌组、胆管结石组、对照组血清HSP90α水平分别为(104.53±23.21)、(42.53±8.86)、(38.22±9.85)ng/mL;胆管癌组血清HSP90α高于胆管结石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结石组与对照组HSP90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临床参数与胆管癌患者血清HSP90α阳性率的关系 胆管癌患者血清HSP90α阳性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神经侵犯无关(P>0.05),见表1。

2.3血清HSP90α与CA19- 9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胆管癌的效能 胆管癌患者血清HSP90α与CA19- 9表达水平的真实值与预测值,见表2。血清HSP90α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为68.52%(37/54)、特异度为80.00%(20/25)、阳性预测值为88.10%(37/42);血清CA19- 9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为79.63%(43/54)、特异度为84.00%(21/25)、阳性预测值为91.49%(43/47);血清HSP90α与CA19- 9联合检测(二者任有一项为阳性计为阳性,同时为阴性计为阴性)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72.00%。与CA19- 9相比,血清HSP90α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低,但HSP90α与CA19- 9的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增高,但特异度相对降低。

2.4胆管癌组与胆管结石组手术前后血清HSP90α水平比较 胆管癌组术后血清HSP90α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胆管癌组与胆管结石组手术前后血清HSP90α 水平比较

a: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

2.5胆管癌切除组与未切除组手术前后血清HSP90α水平比较 胆管癌患者中,肿瘤切除组患者术后血清HSP90α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未切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SP90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胆管癌切除组与未切除组手术前后血清 HSP90α水平比较

a: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

3 讨 论

HSP90α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生理状态下作为分子伴侣仅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以组织特异的方式在不同的水平表达,在一些肿瘤中浓度显著增高并可主动分泌至细胞外[13]。HSP90α在致癌信号的传导、血管的新生、抗细胞凋亡及肿瘤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4],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研究发现 HSP90α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异常高表达,如食管癌[15]、胃癌[16]、肝癌[17]、乳腺癌[18]及肺癌[19]等。张晶锐等[20]发现HSP90α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HSP90α可能参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调控。

本研究发现,胆管癌患者血清HSP90α水平明显高于胆管结石患者与健康对照者(P<0.05),胆管结石患者血清HSP90α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确定HSP90α的医学决定水平可用于区别胆管的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及健康组织。胆管癌患者HSP90α水平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TNM分期明显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有无神经侵犯无关。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血清中HSP90α阳性率越高,有淋巴转移的患者比未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血清HSP90α阳性率高。在临床病理TNM分期中,Ⅲ~Ⅳ期患者血清HSP90α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这些结果都明确表明,胆管癌患者血清HSP90α水平随着癌细胞生物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是研究的一大热点,在肿瘤预防、诊断和预后中,肿瘤标志物将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1]。有研究表明,对于肺癌[22- 23]、乳腺癌[24]、结直肠癌[25]患者,通过HSP90α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本研究亦发现,虽然血清HSP90α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于CA19- 9,通过血清HSP90α与CA19- 9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72.00%,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单独HSP90α或CA19- 9检查。本研究中的54例胆管癌患者术后血清HSP90α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其中肿瘤切除组患者术后血清HSP90α水平明显降低,但肿瘤未切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SP90α水平无明显差异,考虑由于肿瘤仍存在,导致血清HSP90α水平无明显改变。由此作者推测血清HSP90α可作为胆管癌术前诊断、术后效果及肿瘤转移复发的评价指标。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胆管癌的首要方法,化疗药物敏感性差,且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抗药性[26],如何从分子水平上对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基因靶向治疗则是肿瘤化疗的新方向[27]。继2013年在世界上首次证明HSP90α是一个全新肿瘤标志物并可用作肺癌检测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28]在世界上首次证明,HSP90α可用于肝癌患者的检测,灵敏度比现行检测方法甲胎蛋白(AFP)大幅提高。近几年来,HSP90抑制剂备受关注。由于17- 烯丙基氨基- 17- 去甲氧基- 格尔德霉素(17- AAG)在前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有效的抗癌活性,已进入用于治疗各种人类癌症的Ⅱ/Ⅲ期临床试验[29]。17- 二甲基胺乙基- 17- 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 DMAG)与5- 氟尿嘧啶(5- FU)相互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时,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30]。作者认为,HSP90α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综上所述,胆管癌患者血清HSP90α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癌细胞的生物学状态,反映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为血清HSP90α能够成为胆管癌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资料,且HSP90α与CA19- 9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胆管癌的临床检出率。如能加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与评估,将有助于进一步检验HSP90α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胆管癌胆管灵敏度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CXCL1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