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2019-12-27 09:10关吉亚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吡柔比星吉西导尿管

关吉亚

(盐城市滨海新仁慈医院,江苏 盐城 22450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多见的一种肿瘤,膀胱癌的患者在生存率方面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男性膀胱癌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当前针对膀胱癌临床主要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但是术后1年内的疾病复发率可达50%-70%左右,甚至有10%-30%的患者发展成为浸润性膀胱癌或者向远处转移[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对于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的影响,并将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0例,将实施吉西他滨灌注的30例设为A组,将给予吡柔比星灌注的30例设为B组,A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介于46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1±5.43)岁;肿瘤分期Ta期13例,T1期10例,Tis期7例;B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介于4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2±6.09)岁;肿瘤分期Ta期14例,T1期12例,Tis期4例;此次研究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签字认可;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对比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 h内实施药物膀胱灌注,A组采用吉西他滨(该药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20119)灌注治疗,方法为:灌注前提醒患者将尿液排空,取其平卧体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之后,患者的膀胱内部置入导尿管,取吉西他滨1,000 mg加入到50 mL的生理盐水当中,混合均匀后实施膀胱灌注,持续保留60 min,药物灌注结束后,将导尿管拔出。B组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该药由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093010),具体为:灌注前提醒患者将尿液排空,取其平卧体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之后,患者的膀胱内部置入导尿管,取40 mg吡柔比星加入到50 mL的生理盐水中,混匀之后,进行膀胱灌注,保留时间为60 min,结束后,拔除导尿管;两组患者均每周实施1次治疗,持续治疗8次后,改为每个月1次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

1.3 指标观察 治疗期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持续随访24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出现肿瘤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 22.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术后24个月随访,B组患者的疾病总复反率10.00%明显低于A组的26.67%,P<0.05,差异明显。如表1所示。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且发病率与地区性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年龄越大的患者发生膀胱癌的几率越高,尤其是40岁以上者发病率非常高,而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有研究显示,术后不实施药物灌注的患者,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可达到13%-70%左右,甚至有少数患者疾病复发后病情更加严重,因此,采取有效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降低患者的术后疾病复发率一直是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吡柔比星可以对于癌细胞内的DNA聚合酶α与β产生抑制作用,阻断核酸的合成,药物可以嵌入到DNA双螺旋链内,将肿瘤细胞终止于G2期,不会进入细胞分裂期,以此达到使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但是要注意控制药物用量,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吉西他滨是一种嘧啶类抗代谢抗肿瘤药物,是近年来临床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一线化疗药物,该药物具备极强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抗肿瘤谱广,用于膀胱癌复发预防中效果良好[2]。本次研究显示,B组患者术后2个内的疾病总复发率10.00%明显低于26.67%,与吉西他滨相比,表明膀胱肿瘤患者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治疗降低患者的疾病复率。

综上所述,吡柔比星药物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降低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建议临床将该药作为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疾病复发预防药物。

猜你喜欢
吡柔比星吉西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护理体会
吡柔比星脂质体制备与表征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方案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吡柔比星通过抑制雷帕霉素信号通道的哺乳动物靶点引发人膀胱癌细胞自体吞噬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