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联合用药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2019-12-27 06:28陈洁鸿吴卫照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儿科广东省中山市52841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甘草酸紫癜过敏性

陈洁鸿 肖 贞 吴卫照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儿科,广东省中山市 528415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患儿经常性出现疼痛症状。小儿过敏性紫癜症的疼痛症状不是属于阵发性的,目前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并不能快速取得良好临床缓解方法,故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本文对我院确诊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80例患儿来进行实验观察,通过组间对比分析来探究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联合用药治疗及临床预后,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5.0±1.2)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3±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诊断标准;② 年龄<10岁,性别不限;③ 符合西医诊断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④患儿及家属能配合完成检查;⑤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 由于多种原因正在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治疗者;② 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等严重疾患患儿;③ 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患儿;④ 癌症晚期营养不良患儿;⑤ 年龄大于12岁,全身状况差者;⑥ 高凝状态及有出血倾向患儿;⑦ 病情危重,病情变化明显者;⑧ 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⑨ 诊断出小儿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患儿;⑩ 近1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连续治疗2周,饮食中也要注意调节,宜用免蛋白、少渣半流等。观察组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给予患儿西咪替丁(生产企业:邯郸滏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561)按体重5~10mg/kg,2~4次/d服用,饭后服,重症者睡前加服1次,并结合使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生产企业: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38)1次/d,5~20ml静脉注射,连续治疗2周,同样对患儿进行饮食调节。

1.4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情况、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疼痛情况[3]。(1)治疗完成后,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整体病情的改善分为三个阶段,改善最优(症状基本消失,无不适)的为“显效”,改善一般(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治疗还需继续观察)的为“有效”,无改善(病情没有任何变化,病情恶化)的为“无效”,然后将两组中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数相加,对比总的有效率;(2)症状缓解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紫癜、肿胀、腹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取平均值在两组间进行比较;(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完成后,随访30d,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查等方式,观察记录患儿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来进行评价,对比患儿在护理前后的评分。(5)疼痛情况:在治疗前后,使用VAS疼痛评分来评价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分数越高则疼痛度越高,取平均值在两组间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腹痛、紫癜、肿胀等症状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 经过用药治疗,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观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

2.5 两组患儿疼痛情况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疼痛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出现会造成患儿非常大的痛苦,并且小儿过敏性紫癜还容易反复出现,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小儿过敏性紫癜严重的还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同时也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4],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帮助患儿控制病情,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5]。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来进行治疗,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抑制兔的局部过敏坏死反应及抑制施瓦茨曼现象,二者联用能够很好地改善小儿过敏性紫癜症状,减轻患儿的不适[6]。治疗后的工作也不容忽视,叮嘱患儿家属出院后近期内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近期避免预防接种;积极防治感染;出院3个月内复查尿常规,至少每周1次;若出现腹痛、黑便、便血、尿色异常、尿中泡沫增多、关节肿痛、皮疹复发等情况,尽快去儿科门诊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综上所述,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病情,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疼痛情况,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甘草酸紫癜过敏性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