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思想张力的基本特性

2019-12-27 04:04肖影慧
学理论·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肖影慧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出发,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狭隘性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对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大观点进行有力驳斥,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崭新视角和有益启示。基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文本分析《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发表170多年以来思想张力的基本特性,其高度的科学性、自觉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是《共产党宣言》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深刻理论特性。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思想张力;基本特性;《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2-0021-02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对当代世界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通过一一反驳当今世界十大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内在资本矛盾逻辑进行有力揭示和尖锐批判,为我们在当代社会时代背景下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因此,结合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的视角来探析《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思想张力的基本特性,对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共产党宣言》高度的科学性、自觉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启示。

一、《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蕴含的科学性

《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所蕴含的科学性是无产阶级把它当作自己精神武器的根本原因。“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0《共产党宣言》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抓住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来面目,深刻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共产党宣言》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2]61针对当前西方一些反马克思主义者持有的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乌托邦之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等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观点,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分别予以有力反驳。

针对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乌托邦之梦的观点,特里·伊格尔顿反驳道,马克思从未具体描述共产主义的样子。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据此指责他的理论过于“暧昧不明”。但如果真如他们说的那样,那些关于马克思构造“乌托邦之梦”的批评就站不住脚。马克思未拿未来世界的细枝末节说事,“反而是资本主义一直热衷于倒卖期货。”[3]6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从来没有断言未来社会到底是何时以何种姿态降临。因为建立一个真正在本质上具有变革性的全新社会秩序,“那么现在你就没办法谈论太多关于这个新秩序的细节。”[3]78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马克思认为,未来并非无端的臆想,未来是从现实中推演出来的切实可行的可能性。他关心的并不是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和睦景象,而是如何才能为一个真正美好的人类未来创造它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针对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特里·伊格尔顿认为历史宿命论是治愈政治无为主义的良方。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在本质上与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所宣称的宿命论大相径庭。马克思或许认为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但他从未断定“工厂法案”或者“巴黎公社”是俄国的必然选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43这并非表明无论人们是不是为之付出了努力,历史深处的神秘法则都会自然而然地将人类带入共产主义。恰恰相反,实现共产主义要付出的代价之大是令人震惊的。生产力的每次进步无论对于文明还是野蛮都是一种胜利。如果生产力的发展能带来全新的自由和解放的可能性,那么这种可能性必然是以流血牺牲为代价的。马克思并非一味兜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无知者,他很清楚现实共产主义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恰恰是资产阶级,而并非马克思,热衷于用所谓“放之四海皆准”的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发自内心地厌恶这种冷酷无情的抽象总结,他反对那些指责他试图将整个人类历史归于一种规律之下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中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论对人类社会發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的科学揭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除阶级对立。相反,“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4]32特里·伊格尔顿以“申辩”式的方法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仍然闪耀着科学的真理光芒。

二、《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蕴含的实践性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9《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纯理论的“宣传”和“号召”文本,其理论思想深深扎根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说,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运作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政治纲领。因此,《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的实践性是其科学性的应有之义,理论的科学性必须通过自觉的社会实践过程才能得以实现。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61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仅仅局限于解释世界的书斋式学问,而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一旦将其付诸实践,往往会导致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甚至暴政。对此,伊格尔顿指出,苏联在不断推进卫星计划的同时,仍能为占欧洲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居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保障基本公共资源。对比本身就是暴力和剥削产物的现代资本主义,其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是靠无数人的血泪造就的,它悬殊的贫富差距与权力不均造成的社会动荡在当今依然屡见不鲜。只不过资本主义存续的时间较长,使当代人得以忘记它惨绝人寰的过去。伊格尔顿通过对两者进行鲜明对比,有力地反驳了《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只有在理论上可能正确,一旦付诸实践就会被歪曲的错误观点。《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的十项措施,高度体现了《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实践运动的科学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在于其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顺利开展。

《共产党宣言》形成过程经历了一个艰巨的创作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而且积极地参加工人运动,力图把刚刚诞生的科学理论与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因为他们的理论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做论证,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形态的鲜明体现。《共产党宣言》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始终坚持与工人运动的密切结合和协调。可以说,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实践性的理论体系,而这种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历经浮沉而“屹立不倒”的重要理论品质。

三、《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蕴含的阶级性

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立场问题阐明了《共产党宣言》“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作为党的政治纲领的《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4]4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注重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力量,始终坚持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31。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的现代资产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4]33。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贡献,同时也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宣称和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只是资产阶级独占的特权,这些“响亮的口号”对无产阶级而言只不过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幻景。实质上,“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4]46,这种所谓的“独立性”和“个性”是资产阶级的专属,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则没有任何“独立性”和“自由”。资本主义把深植于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利己观念变成永恒的普遍的自然规律和理性原则,而这种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与其之前已灭亡的一切统治阶级所共有的特性,只是资本主义矢口否认而已。《共产党宣言》批判地指出,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直接对立。一个政党的阶级立场决定其政治立场,而阶级立场又是由其代表的根本利益决定。“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4]42,过去一切阶级在取得统治地位之后,其一切活动都是为自身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严重背离人民主体地位的社會形态。无产阶级用“血肉”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却被迫沦为贫困潦倒的社会最底层。无产阶级除了铁链和枷锁再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因此他们是有史以来最具有革命潜质的阶级。和以往所有阶级不同的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2。无论何时何地共产党人所要维护和实现的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绝非某一特定政党和阶级的特殊利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EB/OL].(2018-05-24/2019-06-17)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67585808.html.

[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2(1).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地方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