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岛之境

2019-12-27 02:27张恒
人民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始皇秦山徐福

张恒

棋子湾,岩礁耸立,将军石,拔地擎霄。“秦山岛”汉字榜书苍劲有力,与晨曦相映生辉。

秦山岛的碑刻有些历史了。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李斯,他的一块大篆碑刻就曾立在这座岛上。李斯是秦始皇的丞相,自始皇令他刻石纪功之后,便开立了碑碣之风,刻字刻画始盛行全国。“丰碑隐久访嬴秦,万里洪涛莫问津”。一座碑刻,寓意着一座岛的文化向度和精神高度。

橘红色的光晕从远处向海滩蔓延,随着海浪一卷一卷地推上沙滩,把沙滩推得越来越亮,秦山岛开始在晨曦中变得灿烂。

太阳慢慢从海天之间升起来。只半个身子,天瞬时就红了半边,海瞬间便红了一片。天上的红,被云彩捋了去,海里的红,被波浪卷了去。朝霞以迷蒙的暖色调染着海滩的意境,于是,海滩显得明亮而艳丽,油画长卷一般,充满浪漫主义情调。有赶海的人、拾贝的人,走了进去,也被浸染成海滩的颜色,成了画面里的元素。

神路也亮了。密密匝匝的鹅卵石,像泰戈尔的诗句排列在海滩上,随手捡起一块,都能感觉到平仄和韵律。这些鹅卵石,和岛上的岩石一样,含有石英岩及大理岩成分,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潮水冲刷、磨砺下,慢慢变得圆润,七彩缤纷,慢慢变成一条蜿蜒绵长的海水潜径。

整座秦山岛最狭长的两端不过千米,而这条神路的长度居然有20公里。其实远远不止,那伸向大陆的部分,那潜入海底的部分,谁能测量得出?或许只有海水知道它的末端,或许只有历史知道它的起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条五彩斑斓的石径,是中国最长的海上神路,独步华夏,世界绝无仅有。

很多人走过这条神路,秦始皇走过,徐福走过,李商隐走过。李商隐当年看到这条神奇的海上之路曾写下诗句“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他把“神路”比作“石桥”,惊奇中透着感慨。徐福为什么没有寻到仙药,估计是没有矢志不渝地沿这条神路走下去。如果一直走下去,或许能得道成仙。

徐福就是秦山岛附近的人,自小痴迷秦山岛的美景,年轻时便致力于秦山岛的开发、宣传,不仅让世俗之人知道了秦山岛,也让秦始皇知道了秦山岛。于是,始皇千里迢迢登岛赏景,立碑以祀。

据说,伫立秦山岛,始皇曾经看见:茫茫大海之上,云遮雾绕,巨石嶙峋,琼田玉池,变幻莫测,犹如仙境。始皇惊诧不已,以为那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山。于是,始皇便降旨徐福,命他率三千童男童女,另带工匠、技师、谷物种子,寻找那座蓬莱仙山,采集长生不老仙草,供他延年益寿。

两千多年前,无人知晓那是海市蜃楼。秦山岛附近海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定的地球物理条件,产生了这种光学现象,始皇自然不懂。始皇更不懂的是,这种光学现象有着在同一地点重复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一致的特点。在后来的两千多年时间里,秦山岛附近的海域就出现过很多次海市蜃楼现象。

可惜徐福没能寻到仙境蓬莱,一去未返。《太平广记》中记载:“因遣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后不知所之。”徐福和他的船队下落不明。

有人说去了韩国,也有人说去了日本。其实,徐福究竟去了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文化使者,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在秦山岛,仿佛还能听见李白吟哦:“徐市載秦女,楼船几时回?”

猜你喜欢
始皇秦山徐福
徐福山绘画作品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徐福,中韩间两千年不衰的传说
当国歌响起
首届秦山核电优秀科技工作者
王翦将兵
下篇 今日巴清
因他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