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北铁路教育及铁路文化遗产浅析

2019-12-28 00:59◎张
文化产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中东哈尔滨

◎张 雪

(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近代以来,铁路技术传到我国,凭借其先进性,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近代东北铁路建设也带动了铁路教育的兴起,特别是东北交通大学的建立。东北一大批现代化城镇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而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主要针对近代东北铁路教育及铁路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和论述[1]。

一、近代东北铁路建设及其影响

铁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往近代化的桥梁”。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具有运输量大、速度比较快、白天黑夜都可以运输、受气候因素影响小等优越性。中国东方铁路,简称“中东铁路”,中东铁路曾是沙俄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殖民工具。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将中东铁路归还给中国。在近代中国东北,铁路运输线为关内民众提供了方便,“关内”向“关外”的移民大量增加,使东北地区这片肥沃辽阔的土地得到开垦和开发。

1908年8月,清政府在立宪派的促动下在各省建立资议局,哈尔滨也成立了“自治会”。此外,随着铁路的修建,中东铁路招募了大量的劳动力,加快了东北地区特别是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土地的开发,也促进了东北地区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的发展。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一大批现代化城镇发展起来。作为中东铁路中心枢纽的哈尔滨更是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3],号称“东方莫斯科”。

二、近代铁路教育的兴起及发展

随着近代东北铁路的发展也衍生出了其他的相关行业,比如东北的铁路教育。由于铁路线本身作为新生产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要生由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即“人”来掌控它,继而“铁路基础教育”就愈发尤为重要。

(一)基础教育的兴起

在整个东北地区,由于修筑中东铁路,对铁路人才前所未有的需求。这一时期也建立了一批学校,例如1898年10月10日中东铁路工程局在哈尔滨香坊开办的第一所铁路小学校;1899年10月中东铁路工程局于哈尔滨开办的松花江小学;1903年12月开办的中东铁路第一新哈尔滨学校;1905年于哈尔滨开办的船坞小学;1906年6月由中东铁路局于香坊小北屯开办的阿列克谢约夫小学等。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有:1906年由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设立的临时电信学校;1920年1月创办的哈尔滨中央医院附设护士、助产士学校等。有些学校虽然时间很短,但这是北洋政府在东北地区创建的最早的一批铁路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洋军阀时期在铁路建设上的困境。

(二)东北交通大学的建立

随着铁路在东北地区的建设,由于对铁路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大,铁路学校相继创设,高等教育也已发端。在北洋军阀时代,中华民国交通部代理总长兼唐山交通大学校长常荫槐和张学良筹办创立了东北第一所国立大学——东北交通大学。1927年有学生90余名,1929年正式称为东北交通大学,专门培养铁路技术、管理人才,后来被合并到了东北大学,成为东北大学的交通学院,在学生全部毕业后,交通学院停办。

(三)近代东北教育的发展

在东北交通大学建起以后,铁路学校的影响不断扩大,1928年8月,在沈阳工业区创设了东北农业专科学校,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被分配到了机关单位,如铁路局和农矿厅等。由于学校的性质是试办,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被迫停办。东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设立,在东北地区掀起了创办高校之风。1927年在沈阳浑河北岸由冯庸创立的私立冯庸大学(于“九·一八”事变后划归入东北大学);1927年由张学良在北京东城府胡同段祺瑞公馆创立的同泽新民储才馆;1929年由省政府主导创建吉林大学;1929年在哈尔滨南岗吉林街由特区教育厅成立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东省特别区俄文师范专科学校等。这些新兴的铁路学校和其他类别的公立学校,在东北地区近代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东北铁路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中东铁路公园由哈尔滨市政府于2016年10月建成,前身是哈尔滨松花江江桥,该桥于2014年4月17日停止使用,现在成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中东铁路公园位于道里区森林街至大新街段,以中东铁路相关元素为主题,连接江南和江北,是市民休闲、观光和健身的好去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火车的历史,感受时代的变迁。从整体上讲,公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以“铁路与城市”为主题,保留铁路历史痕迹,通过铁路线东侧折线的路网形成绿色生活轴线,将铁路文化与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北区以“中东铁路文化展示”为主题。滨洲铁路桥、碉堡、老火车站造型的铁路博物馆、站亭、铁轨、蒸汽机车等中东铁路建筑及设施以及景墙、标志、雕塑与展示空间,都彰显了中东铁路建设发展历程与哈尔滨城市发展历史,让人们铭记历史、吸取经验与教训。作为黑龙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中东铁路公园在整体的布局、建筑物的雕塑以及各种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外型上,都汲取了中东铁路的要素和特点,营造了极具地区特色的文化主题公园,既满足了游客的观赏需求,又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奠定根基。

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第三次全国性历史文物普查中,黑龙江省文物部门已顺利完成了中东铁路遗产的初步调查与确认,其中包含中东铁路俱乐部、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原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旧址、中东铁路会办公馆旧址、松花江铁路大桥等,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遗产未能登记[4]。

四、结语

铁路作为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也是近现代社会中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动脉。中东铁路作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应在政策法规上应予以倾斜,大力扶持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提高民众铁路文化保护意识,使得文化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繁荣,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中东哈尔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刘派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