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2019-12-28 02:06王小波
丝路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数学素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王小波

摘 要:高中学生数学素质是学习主体以先天自身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运用的活动中,通过主体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不断训练,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素质 思维能力 语言能力

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教学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传统的观点看,学科素养就是学科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拥有的知识与思维模式,数学素养则是学科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拥有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并不是单独地对学生发生作用,只有当教学素养与学科素养互动时,尤其是教学素养与学科素养进行改造和重构后,才能显现为教育素养。那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在这里我们也做了些思考。

一、通过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来面对全体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熟练掌握上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才能得到加强,分析问题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方法、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数学课堂还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地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練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课堂教学过程绝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过程,也不只是教师向学生“奉送”知识的过程,而应成为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教师应努力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激发起思维欲望。具体地说,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例如,教师可根据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进行 “空间几何体”第一节“旋转体”的结构特征时,当我和学生探究出旋转体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对旋转体概念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旋转体概念作一个旋转体的图形,看谁做得又好又有创意。” 学生们兴致盎然,个个投入了紧张的创作之中,很多学生设计出的几何图形新颖、独特、精巧、别致,使我感到震惊,最后我还让学生评出了最佳作图和最佳创意……课堂的氛围活跃、和谐了,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

三、加强学生思想方法的引导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心理学表明创新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智力品质。在科学技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民族创造水平如何,已成为决定其荣辱兴衰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应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学习函数时与商品销售相联系,培养学生用函数的思想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淑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

猜你喜欢
数学素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拉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素质的探讨
数学概念变式教学设计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