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9-12-30 15:32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预科生预科少数民族

姚 鹏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预科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末民国预科教育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预科教育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今民族预科教育的繁荣阶段。改革开放40年,民族预科教育在发展历史及定位、政策、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大学民族预科教育的学科理论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对民族预科教育理论进行探索,提出建立大学预科教育学。因为预科教育有自己的教育层次,属于特殊的教育类型,怎样建设大学预科教育学科理论,在第一届大学预科教育研讨会上就有讨论,有学者认为大学预科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应包括预科教育本质论、类型论、教学论、预科教育分支教育论、教育管理论等五方面的内容[1]。”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科理论的探索研究,才能使预科教育走得更远。

(二)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史

关于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史,吕炳丽从“清朝末期、民国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五个阶段进行论述:“民族预科教育的兴起和初步发展及相对应阶段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分析了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2]”。对我国大学预科进行深入考察的文章还有刘军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大学预科发展研究》。该文从“晚清、民国初年、1922—1949年深入考察了近代大学预科制度与实践的沿革,尤其以北京大学的预科为例探讨大学预科的作用及社会影响[3]”。林锋、席晓靖通过“国外和我国预科教育发展历史的对比,详细论述和总结出各类预科教育制度的共性与特性[4]”。

清朝末年把预科教育列入学制,标志着民族预科教育的兴起。斯日古楞认为“中国古代虽然已有预科教育的萌芽,但是直到清末才把预科教育列入学制。近代预科教育从独立设置到附设于大学直到走出历史舞台。探讨反思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的特点和意义,探寻对当今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借鉴意义[5]”。

冯建新对中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进行述评概括,认为“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特殊教育体制。在不同发展阶段,民族预科教育承担的历史任务是在不断变化[6]”。民族预科从清末发展以来,不断完善、不断变化,每个阶段有自己的特点。

(三)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

关于怎样准确给民族预科教育定位,林志杰以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为例,在《论中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途径——以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为例》一文中认为“只有坚持为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以平等教育作为价值取向,进行规模化集中办学,实施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水平,进而找准定位[7]”。

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主要有“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论”和“大学基础阶段教育论”两种观点,张广君从民族预科教育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预备性和过渡性以及民族预科学生心理的复杂性等特点出发,认为“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这样就保证了民族教育平等的健康发展[8]”。置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研究民族预科教育的卢炳惠认为“民族预科教育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专业人才的一项特殊措施和一大特色,尤其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平、经济发展和建设民主法制社会等问题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9]”。

由于当前民族预科生源质量趋好和专业选择的双向化,民族预科教育也面临新问题。张晓勤、欧阳常青认为必须认清“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才能在教学管理方面有针对性,课程设置才会更加合理[10]”,准确的定位是关键和核心。

另外,从学科出发定位民族预科教育的文章有琚静斋的《浅论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定位》[11]、刘端、卜爱华的《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思考》[12]和刘长莉的《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13]等。

(四)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

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及文化研究方面,敖俊梅的《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分析——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线》一书,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是否执行、如何实现其平等取向的整个运行过程为线,探究民族教育政策平等取向在实践中的演绎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思考民族教育政策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路径[14]”。展开论述的还有《中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政策的回顾——基于1950年以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研究》[15]和《试论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文化的形成》[16]两篇文章。宝乐日对“建国以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进行历史回顾,分析政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17]”。康晓卓玛对“建国以来的民族政策进行了初步整理,并对管理政策、学生政策、教师政策、经费政策等做了分类描述。最后介绍了我国预科教育的举办情况、预科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并简单解读了预科班和西藏班、新疆班的关系[18]”。同时提出“当前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存在的困惑,认为保稳定和培养人才同时进行,更好衔接高考体现的形式平等和预科教育追求的民族平等教育,对预科生的认识要有全新的观念[19]”。欧阳常青、王美珍以广西民族预科招生政策为例,对广西民族预科十年招生数据深入挖掘,认为“广西的民族预科招生政策是国家层面和地方政策的完美结合,体现民族招生政策的地方性和差异性,其他地区民族预科招生政策的改革可以借鉴[20]”。

(五)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研究

预科教育的学科理论建设、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民族政策的实施,都为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民大预科部编《预科教育50年》一书从“回顾与展望50年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提高民族预科教学质量、探讨民族预科教育实践、怎样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民族预科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21]”等方面总结中央民大预科教育的发展历史。高万能从“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预科教育的德育实效。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的民族预科校园文化、充分利用艺术教育杠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功率、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养成[22]”等方面讨论教育教学。中央民大宋太成主编的两辑民族预科教育论丛,分别探索了“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模式、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及教材改革、试论民族预科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民族预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23]”和“预科各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对策、预科班主任处理紧急事务的思考[24]”。2008年邓晓琳[25]和李春波出版了两本论文集,内容包括“民族预科教育建设与发展、各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民族预科学生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文章[26]”。

新疆地区的高校主要培养本校的民族预科生。纵论性的著作有武金峰的《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研究》,戴庆厦在序言中总结到本书很好探讨了“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及教育模式,探索了中等双语教育与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衔接问题[27]”。《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主要论述了“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及预科师资队伍建设、预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预科课程设置、教材建设、预科教育评价等问题[28]”。

易先培主编的《中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及民族班教育研究》一书从“模式构建、教育对象特点及课程构建理论与教学、教学优化、德育教育与管理、教育改革、理论与创新六个方面探讨中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及民族班教育[29]”。北京理工大学秦皇岛分校编的《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一书论述了“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目标探讨与实践、实践教学在各科教学中的运用、预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礼仪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30]”。

郭庆义、太学英主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与管理》从“四川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一线教师与管理者角度围绕少数民族预科课程教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班主任工作等内容进行探索。特别对藏文一类模式预科教育教学与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少数民族预科办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拓展少数民族预科办学途径、加强学科建设、有效促进教学与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与见解[31]”。太学英主编的《民族预科教育实践与探索》主要围绕“四川民族学院民族预科教育的实践、改革与发展展开,分为预科教学办学理念与定位、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预科教育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三大部分,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体现了教师对当前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思考与探索[32]”。

林志杰主编的关于广西民族预科教育研究探索的两本书分别为:《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广西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一书是“关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它收录了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教师们10年来的教育教学论文共61篇。总结了广西民族预科教育创办的历史与经验、办学机制与特色、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等,使其理论得以升华[33]”。《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广西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收录了“教师们3年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共47篇,立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广西模式’,对广西少数民族预科办学的实践与探索、特色与模式、改革与创新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34]”。

姚鹏等编著的《青海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探索》一书从青海预科教育的历史出发,探讨教学各科目中民族预科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35]。

除以上著作外,较为重要的论文有阿合买提江·依明江的《双语教育视角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以新疆高校为例》[36],朱新武、崔新丹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析——以新疆大学为例》[37],易红、赵江民的《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38],李波、陈玲的《办好预科教育是提高西藏高等教育质量的应然要求》[39],吉克跃林等的《民族预科教育研究——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理论与实践》[40],樊常宝的《广西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1]。崔英锦、吴林柏在《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育发展24年》一文中论述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以民族预科教育作为办学特色,通过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以“衔接性教学”为特色,合理建构课程体系等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取得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育的稳步发展[42]。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其价值观、行为和思想状况都有特殊的表现。“在新形势下,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加有效的教育管理预科生,探索民族预科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43]”。必须组织民族预科生新生开展好思想教育第一课,“和谐有序的组织环境是新生教育顺利高效开展的前提[44]”。秦昌宏、苏芮对全国的几个预科教育学院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当代预科学生的生活特点和心理特点,以预科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为主题,对预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心理特点以及学院管理特色,进行较深入地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45]”。

对高校民族预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对高校民族预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难点主要是因贫困面大、心理问题多、网络负面等因素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破解这些难题,广西高校民族预科教育通过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经济困难,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优化网络环境等办法加以解决[46]”。而新疆民族预科生的思想教育更为重要,因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民族意识相对较强、宗教情结相对较重、法纪观念相对较为淡薄、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等,对此应当加强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47]”。

关于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身份和思想状态与大学生有很多的不同,只要开办预科教育的院校都对此非常重视,以自己学院预科生为例进行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的文章有:王利民、国策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以大连民族学院预科教育为例》[48],张海梅、陈虹的《关于高校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以内蒙古某本科高校为例》[49]等。

综上,从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民族预科的定位、民族预科的政策、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的发展。整体来看,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今后民族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民族预科教育的学术研讨平台

定期召开学术会议是学术研究正常开展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预科教育处于探索阶段。为适应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1994年11月,国家教委民族教育司、国家民委教育司在武汉中南民族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基础课程教材修订会议。1996年5月,在广西民族学院举办了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工作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的后20年预科教育快速发展。每年召开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1998年以来,每年召开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会议,2004年10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第七次会议。2004年11月,在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召开全国第一届大学预科教育研讨会,2005年出版《大学预科教育研究——首届中国大学预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14年12月,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其主要工作包括组织研究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管理重大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民族预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稳定、民族预科教材建设、民族预科教学改革等具体工作,同时组织开展民族预科教育的学术研讨及信息交流。

2016年度预科指导委员会工作要点包括召开预科指导委员会2016年工作会议、完成民族预科教学大纲编写修订工作、完成结业会考科目考试大纲编写工作、组织开展预科基地办学情况普查和调研工作、组织开展2016年民族预科结业会考工作、组织召开民族预科教育工作座谈会、协助教育部开展教学大纲执行情况专项督导、召开全国民族预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召开全国民族预科德育工作研讨会、开展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学术科研和教学能力评比工作、组织民族预科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协助民族教育司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预科指导委员会对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2016年4月,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交流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改革举措。2017年3月,在吉首大学召开全国民族预科教育工作会议。2018年4月,在广西南宁举行全国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高层论坛,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探索了新时期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及创新,以及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关于预科教育分别召开的会议主题有“基础课程教材修订会议”“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会议”“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管理会议”“民族预科教育会议”等,会议地点在全国民族院校和培养预科学生的高校召开,有些学校召开过两次以上。

新世纪以来,除了固定的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预科指导委员会活动以外,还有《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等期刊专门开辟预科研究专栏,为宣传预科教育、研究预科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的前瞻

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预科教育快速发展,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

民族预科教育层次怎么界定,在预科教育界内有很多讨论,主要围绕预科教育是否为高等教育展开争论,但一直没有定论。大多数认为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或基础阶段,但也有持否定观点者认为,“民族预科班学生虽在高校学习,但预科生学习的知识主要为基础内容,没有接受大学专业教育,无高校学籍。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有完整的教育体制,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自己独立的一年或两年的学制[50]”。十九大召开后,面对新时期,面对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知识面较广的情况,民族预科教育办学定位应该有一个切实的转变,从补到预要有一个本质性转变。[51]上面观点完全都是事实,但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民族预科是国家民族政策的倾斜,是降分录取,完全是大学录取的程序。必须有明确的定位,特殊教育阶段的说法也没必要,确认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怎么“补”怎么“预”?科目不同、学生程度不同,教学方式相应不同。在预科学习就是为高等教育打好基础,哪方面不足补哪方面,因人因地而异。对于复杂的民族预科教育结构,要进行分类研究,因为“民族预科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结构,有大学预科和研究生预科,还有民族院校的预科和普通高等院校的预科,也有公立高校的预科基地和民办高校的预科基地,还有民族院校的一般预科。不同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要分类研究,不同的专业也要预科分类研究[52]”。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预科教学单位的定位应该区别对待。

(二)民族预科教育的差异性

民族预科教育本身存在差异性。首先是地区的差异,边疆地区的总体水平与内地相比,仍然较为落后。而同一所学校民族预科生生源差异也非常明显,东中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地区,一般二批学生成绩和边疆民族学生一批成绩类似有些甚至稍高。有些省份及学校仅招收本省的学生,不同州县不同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也有明显的差距。所以,客观存在差异性时我们就要尊重差异性。

民族预科就是在国家政策的照顾之下招生及培养。很明显,民族预科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还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民主法治社会建设,也是尊重差异性的体现。

总之,民族预科教育有很好的发展趋势,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尤其十九大之后,国家非常重视民族教育,而随着生源质量趋好、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民族预科招生优惠政策及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具有可行性,执行预科教育的主体师资力量需要配置合理、结构优化,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需要积极探索民族预科生的管理方法和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上述问题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猜你喜欢
预科生预科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大作家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大作家
跟踪导练(二)(6)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预科生导读服务初探
新疆高校加强预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