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措施

2019-12-30 09:39涂凌
市场观察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风险导向研究

涂凌

摘要:科学事业单位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科学事业承担着省和国家重要的科研项目工作,科技服务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我国较为重视科研事业的科研工作,对于科研单位的财政拨款数额也相对较大。因此,加强对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大大降低其内部投机行为,避免国家资产流失。本文结合我国的科学事业单位为例进行分析,从其内部控制角度探究科研单位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风险导向;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研究

一、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科学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事业单位的风险,避免由于不合理操作给事业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有一定的联系,内部控制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升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说内部控制实际上是对事业单位的风险控制,在如今的事业单位的风险控制中,以风险控制为导向,成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战略思路[1]。在如今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主要结合先进的管理设备、内控管理思想、技术等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流程进行规范性,促使提高内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降低单位的管理成本,科学服务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架构相对复杂,有在编人员、合同制员工等,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另外,其内部科研活动等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延迟性特点,导致其内部控制管理难度加大,因此针对科学事業单位内部的工作模式只有重视加强信息化内部控制,从而才能有效的提升其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单位工作的透明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失误,避免投机操作。通过内部控制对内部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实现岗位职责制,也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管控,可以有效的提升科研单位的工作质量。

二、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的部分科学事业单位对内控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部分事业单位片面觉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不大,导致其在工作中缺乏对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导致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容易造成科学服务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的局面[2]。另外,部分科学事业单位相关内控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这种认识没有看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内部控制只有全面、深化的开展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事业单位对内部的认识不足,导致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是导致科学事业单位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结合我国当前科学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内部管控工作涉及到多方面,如单位资金的控制、收支的控制、预算的工作等,因此事业单位要提升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质量需要一套完整的内部制度。但是当前的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工作者的内控意识不强,主要是因为科研人员将大部分精力用在科研上,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投入。但是内部控制也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由于没有一定的制度标准作为依据,科学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时,如财务控制等,多依据惯例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制度保障。另外,还有部分科学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采用生搬硬套其他单位的管理模式,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收效甚微。

三、科学事业单位优化内部控制的主要路径

(一)科学事业单位应重视培养优秀的内控人才

优秀的内控人才是科学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内控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内控工作开展的效率性和科学性,由于我国科学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时间相对较短,导致针对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人才相对缺乏,很少有既懂内部控制,同时又了解科学事业单位的人才。虽然我国现在有第三方咨询机构,但是这种咨询机构虽然对内部控制专业知识相对较为了解,但是其对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而且如果事业单位与第三方咨询机构内外配合,工作难度会加大,如果配合不好,内部控制工作依然无法有效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科学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培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才,从而适应单位的发展需要。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中需要的是既懂内控理论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内控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在配合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内部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另外,科学事业单位应重视对外部内控人才的吸纳和选拔,制定规范的考核流程。科学事业单位可以加强与高校教学的合作,将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作为高校财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直接去科学事业单位实习,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内控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是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率的关键。

(二)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健全风险评估和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是提升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率、降低单位风险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应以风险为导向,做好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事业单位内部应完善风险防控部门,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等各项经营活动的分析,如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对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节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3]。科学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审计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完善可以及时发现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环节的规范性进行监督,可以对事业单位资金的收支情况、采购活动等进行动态跟踪,保证科学事业单位的资金合理利用,促进单位的资金优化配置。加强对科学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可以提升其服务意识,促使其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积极按照管理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促使内部控制规范化。

(三)完善内部控制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积极性

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切实有效的开展,离不开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事业单位由于其没有经营压力,使部分员工产生懈怠情绪,进而影响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因此,作为科学事业单位应该对其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同时要重视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这关系到员工的绩效考核。预算管理工作也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应将预算的执行效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完善奖惩机制,对预算执行较好的部门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对于预算执行不规范的行为要采取惩罚措施,可以将员工的预算工作与薪资挂钩,以薪资待遇激励员工积极开展预算执行工作,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作的效率。科学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对预算环节加强控制,要落实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建立完整、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内控管理人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能力,创新工作方法,促使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序、高效的进行。

结语:加强对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的违纪行为。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加强内部管控力度,有助于提升资金利用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模式以及服务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其相适应。内部控制主要在于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调整、约束、控制,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科学事业单位应该将内部控制深化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层面,提升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为科学事业单位开展科研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妮. 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7(25):229.

[2]周泽仙. 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6).

[3]邝灿梅. 风险导向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3(3):426-428.

猜你喜欢
风险导向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的应用
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方法在央行内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