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圣经》汉、日译本“释译度”对比研究

2020-01-01 01:20黄文溥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圣经中度译本

郭 莉 黄文溥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1993 年美国哲学家、文化学家阿皮亚根据文化人类学中“深度描写”这一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提出“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概念和“深度语境化”(thick contextualization)的概念,指出文化人类学关照下的深度翻译的实质是“释译”。“释译”强调的是“释”的途径与方法,是对原文的解释性翻译。[1]132本研究认为,就文本解释程度而言,“释译度”即信息的阐释程度,指翻译过程中信息变形、信息增量等话语扩张的多寡程度,是一种话语模式重构的量化指征,具体可分为浅度释译、中度释译和深度释译三种类型。然而,目前关于“释译”的研究多谈“深度”而鲜论“浅度”“中度”,有一定的偏向性。释译策略之“深浅度”的规定性及描写性研究,将成为翻译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新约圣经》的希腊文、英文及汉、日译文进行对照研究,不局限于“深度翻译”这一概念,而从更广的视角来看文化典籍翻译中的“释译”策略,将它放在“浅度-中度-深度”的延伸轴上进行讨论。

1 研究对象

将《新约圣经》的同时代汉、日译本进行话语策略比照分析、梳理整合的研究在圣经学和翻译学研究中并不多见,这不仅有利于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文化典籍的翻译及研究也有借鉴作用。本文之所以选取汉、日语《新约圣经》的同时代译本:《圣经新译本》(2010 年版)和《新改译圣经》(2003年版)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两者均直接翻译自同一版本的The Greek New Testament,并非经由英文版圣经二次翻译,从而避免了第三种文化的介入和语言上、信息上更多的变形。在原始底本与神学观点上,两者高度相似甚至基本一致,且注重用词的现代化、易读性。极其相似的两者在“释译”策略的选择及话语重构的模式上大异其趣,具有高度的可比性。

2 汉、日译本中的“释译”策略分析

本研究从文本内与文本外两方面,分别对《新约圣经》汉、日两个译本的“释译”策略进行比照分类和梳理归纳,文本内的话语扩张为“浅度释译”和“中度释译”,文本外的信息增量则属于“深度释译”的范畴。

2.1 文本内“释译”策略研究

文本内“释译”策略是指,译者为了更丰富地传递文化信息、情感信息等,在译本正文中进行的语境化翻译补偿策略。本研究从隐性阐释、显性注释、互文应用等三个方面对《新约圣经》汉、日译本正文中的“浅度、中度”释译策略展开比较分析。

2.1.1 隐性阐释

隐性阐释指的是,为使译文通畅,便于理解,直接在译文正文中增加原文“有其意而无其词”的表达,多为出于译者读解能力的阐释性词句,但不作额外的解释或注释。

以所增加词句的修辞效果为依据,分为“浅度”和“中度”两种释译策略。模糊而简短的话语表达策略为“浅度释译”,清晰而具体的话语表达策略为“中度释译”。

(例1)约翰福音11 章33 节,希腊语原文圣经是

11 章38 节,希腊语原文圣经是

英 译:33When Jesus saw her weeping,and the Jews who had come along with her also weeping,he was deeply moved in spirit and troubled.38Jesus,once more deeply moved,came to the tomb.It was a cave with a stone laid across the entrance.(新国际版NIV)

汉译:33耶稣看见她在哭,和她一同来的犹太人也在哭,就心里激动,难过起来。38耶稣又再心里激动,来到坟墓前面,那坟墓是一个洞穴,洞口有块石头堵住。

日译:33そこでイエスは、彼女が泣き、彼女といっしょに来たユダヤ人たちも泣いているのをご覧になると、霊の憤りを覚え、心の動揺を感じて。38そこでイエスは、またも心のうちに憤りを覚えながら、墓に来られた。墓はほら穴であって、石がそこに立てかけてあった。

联系上下文,耶稣的情感对象其实是先后变化的,内心的感受也是丰富的。33 节,他看到众人伤心哭泣,不由心中难过,既有对掌握“死权”的撒旦的痛恨,又有对挚爱之人的怜悯;38 节,他看到一部分还在说风凉话的犹太人对神的“不信”,着实感到既悲哀又愤怒。汉译本的“激动”一词,是译者对耶稣复杂心理的一种战战兢兢的复形,涵盖各样可能的情绪,“浅度释译”效果明显。而日译本的“憤り(愤怒)”一词,具有强烈鲜明的感情色彩,突出表达了“不满”的情绪,具象了话语的情感传达效果,可以说是译者略带主观色彩的解释性翻译,从而更多地体现了译者主体间性,属于“中度释译”。

此例可看出中日译者在叙事模式、话语风格上的不同,中国译者的翻译较为平实、客观和理性;日本译者则相对使用了具有积极修辞效果的语词,译者的主体间性及身份建构各不相同。

2.1.2 显性注释

显性注释也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汉译本圣经在人名和地名处都下加横线,是一种很显性的标注,由于对原文的补充、改动和信息增量的程度不大,属于“浅度释译”的一种。这样的标注,对不熟悉中东文化的中国读者而言,既方便阅读,又易于理解。下加横线的作法在原文、英译本和日译本中都是未见的。

另一种是,汉译本圣经为帮助读者扫除理解障碍,或显明原文面貌,部分译文会附上注释,以括号及小字的形式对译文加以解释、补充或说明。汉译本正文中,这种明显添加文字注释的情况,属于“中度释译”策略。

如,(例2)约翰福音5 章3 节至5 节中间,没有第4 节。希腊语原文是:

汉译本是在正文处,用括号加小字的形式,补充标注出第3 节的后半部和第4 节。(有些抄本有以下一段:“他们等候水动,4 因为有主的使者按时下去搅动池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什么病,必得痊愈。”)

日译本则是在此卷福音书后面,添加注释:異本に三節後半、四節として、次の一部または全部を含むものがある。「彼らは水の動くのを待っていた。4主の使いが時々この池に降りて来て、水を動かすのであるが、水が動かされたあとで最初に入った者は、どのような病気にかかっている者でも癒されたからである。」

以上,汉、日译本均使用“显性注释”的方式予以信息补充,从而建构了相对完整的话语叙事模式。

又如,(例3)路加福音4 章21 节,希腊语原文是:

英译:and he began by saying to them, "Today this scripture is fulfilled in your hearing." (NIV)

汉译:他就对他们说:“这段经文今天应验在你们中间(“中间”原文作“耳中”)了。”

日译:イエスは人々にこう言って話し始められた。「きょう、聖書のこのみことばが、あなた方が聞いたとおり実現しました。」

(例4)路加福音4 章25 节,希腊语原文是:

英译:I assure you that there were many widows in Israel in Elijah's time,when the sky was shut for three and a half years and there was a severe famine throughout the land.(NIV)

汉译: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三年六个月不下雨(“不下雨”原文作“天闭塞”),遍地大起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

日译:わたしが言うのは真実のことです。エリヤの時代に、三年六ヶ月の間天が閉じて、全国に大飢饉が起こったとき、イスラエルにもやもめは多くいたが。

(例5)约翰福音19 章26 节,希腊语原文是:

英译:When Jesus saw his mother there,and the disciple Whom he Loved standing nearly,he said to his mother,"Dear woman,here is your son."

汉译:耶稣看见母亲,又看见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母亲(“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

日译:イエスは、母と、そばに立っている愛する弟子とを見て、母に「女の方。そこに、あなたの息子がいます」と言われた。

汉译本《圣经新译本》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括号里为原文直译,因直接表达会造成中文不流畅、不通顺或不易懂,所以用显性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综观以上,在显性注释方面的“中度释译”策略充分体现了译者客观严谨的翻译风格和翻译原则。而日译本《新改译圣经》似乎有意回避了这一释译策略。

2.1.3 互文应用

互文性,即一部作品在词句上与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具有相关性。互文的特点是,某个话语中会嵌入其他话语的成分,也就是某个篇章带来若干个前篇章的痕迹,给读者带来了历史的语境。[2]294此翻译方式类似归化译法,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原文信息合理的变形处理,可以说亦属“中度释译”策略。

(例6)约翰福音1 章1 节,希腊语原文是:

英译:“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and the Word was God.”(NIV)

汉译:“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日译:“初めに、ことばがあった。ことばは神とともにあった。ことばはかみであった。”

仿拟和暗引,是“微观互文性”常见的具体表现。[3]61希腊语原文意指“起初”,《新译本》仿拟为“太初”。同时,并非指一个字词(如英语的“Word”)而已,而是指信息。[4]103《新译本》仿拟为“道”。因道家称,宇宙初生成时,即杳杳冥冥、混沌未开之时,为“太初”,那时没有天地、万物,只有“道”。《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上两处的翻译策略可称为“名称互文”,其意义在于实现宗教术语的本土化。汉译本通过“仿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词汇,使译文在文字及内在意义方面与道家观念不谋而合,方便汉语读者接受基督教思想,或者说,使圣经译文对中国读者的影响方式和认知程度更接近圣经原文对西方读者的影响方式和认知程度。

2.2 文本外“释译”策略研究

文本外“释译”策略是指,译者为了读者更多了解源语言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在译文正文之外,添加边缘副文本信息,属于“深度释译”策略。汉、日译本的文本外“深度释译”策略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 文本外“深度释译”策略对比

从表1 可见,汉译者在文本外选择了更多样的“深度释译”策略,建构了一个更丰富厚重的话语叙事模式。

(1)序言目录

《新改译圣经》(2003 年版)前言部分有对翻译原则的说明,《圣经新译本》(2010 年版)正文之前,有序言、说明和目录。

(2)分段标题与平行经文

《圣经新译本》的华人译者根据每段经文的主题或重点,加上分段小标题,使段落清晰,方便读者记忆和理解经文,《新约》部分共有860 个分段标题,并非圣经的原文。日译本则不添加小标题,也不分段。在汉译本中,部分分段标题后面附有平行经文,显示在圣经其他地方有相同的记载,方便读者对照参考,在某种意义上,这亦是一种互文的形式。

(3)后记附图

《新改译圣经》(2003 年版)正文后有“后记”及“第三版后记”;《圣经新译本》(2010 年版)正文之后,有14 页附图,分别是:“古代世界、以色列十二支派分布图、以色列联合王国、以色列南北国、巴比伦国(主前六世纪)、波斯国(主前五至三世纪)、西流基王朝和多利买王朝(主前三至一世纪)、新约时代的巴勒斯坦、新约时代的耶路撒冷、保罗第一、二、三次宣教旅程、保罗往罗马的旅程、主后第一世纪教会公布图”等。

(4)导论、简介与注释

《圣经》之所以称为古代文化经典,不仅因为它是宗教典籍,更是史学、文学、哲学的著作,尤其是最后一篇《启示录》,既充满预言,又富于暗示,仅仅跨越语言的藩篱,而不作注释,对于充分理解、充分欣赏,乃至充分接受,也许还远远不够。圣经注释并非是为注释而注释,也不只是单纯地为了解释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为确立权威、抵制异端、传播信仰等特定的目的服务。

3 结 语

从《新约圣经》的汉、日两种译本《圣经新译本》和《新改译圣经》的“释译”策略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文本内翻译,两个译本均采用“浅度、中度”释译策略,但汉译本较日译本更倾向“中度释译”策略;文本外翻译,汉译本较日译本更多倾向“深度”释译策略。宗教典籍翻译中出现的信息变形、增量等大于原著的副文本现象,是译者鉴于文化传播的目的,在持守中性、客观的叙事模式的同时,于一定范围内对原著话语的扩张,是译者对翻译策略主动选择的结果。

猜你喜欢
圣经中度译本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小米手表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