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阅读教育实践探析

2020-01-02 17:07柳文华
新阅读 2020年9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媒介大学生

文/ 柳文华

阅读教育是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支撑。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水平会影响最终的建设与发展成果。开展阅读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在新的形势下,阅读教育的开展理念与方式应该做出调整,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完全摒弃传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教育效果,才能让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得到彰显。

开展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

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阅读的对象是各种书籍,而每本书籍的背后都蕴藏着作者在认识、思考、研究与探索中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学生在阅读时既可以获得知识,也能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感受他们的艰辛与执着。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具有差异的,即使阅读同样的书籍所获得的知识在广度与深度上也会有所不同,而开展阅读教育则是通过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阅读过程是复杂的,会伴随着学生生理、思维以及心理的相互作用,也会考验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感知能力、传递能力与处理能力,从这一层面分析,阅读教育中既需要感性地获取与体验,也需要理性地思考与质疑。

促进学生个体智力开发。智力包括多项内容,如思维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这些能力的开发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效果。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学生的智力水平会受到阅读能力的直接影响,阅读能力越强,智力开发程度就会越高,反之则越低。学生的阅读能力会随着阅历的增长而提升,而阅读教育是更具规划性与指导性的方式,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阅读教育中会引入丰富的阅读内容,这些内容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体会更多的智慧、接触更广的领域以及思考更深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大脑在频繁运转中变得更加活跃,为学生个体智力的更好开发奠定基础。

推动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很多前人先哲都将“读书”放在重要位置,认为“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带来精神上的享受。精神世界充盈程度会与品德塑造有着密切关联,一个精神充实的人也会具有高尚的品德。阅读教育能够推动学生良好品德塑造,正如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时,能让学生体悟古人的道德价值观,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无双,《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西游记》中的百折不挠等;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文学时,能让学生从书籍中找寻自己的影子,比如从《平凡的世界》找到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生活道路。良好品德需要在深思与体悟中得到塑造,而阅读则是获得深思与体悟的重要途径。

高校大学生阅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过于依靠电子媒介,阅读效率低下。在新媒体时代,阅读媒介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阅读方式逐渐边缘化,而依托电子媒介形成的手机阅读、电脑阅读等成为主流。阅读媒介的变化是技术发展使然,并且在电子媒介的促进下,不仅能让学生更为便捷地获得阅读内容,还能实现“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高校大学生阅读教育存在过于依靠电子媒介的问题,比如很多教师认为通过电子媒介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于是完全让学生独自进行阅读,而很少与学生交流以及进行指导。电子媒介固然具有多种优势,可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电子媒介中存在的不良信息可能会误导学生,让学生不能专注于阅读,从而造成阅读效率的低下。

阅读内容因循守旧,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教育的开展中,阅读内容需要进行严谨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教育的效果。阅读内容规划需要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考虑进去,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但是在一些高校中,阅读教育在“传播经典”的理念下仍旧将年代久远的古典名著作为重点,学生虽然也了解这些名著的价值,可在阅读时却提不起兴趣。出现这样的状况与高校对“经典”的理解有着很大关系,很多高校认为“经典”是指各种名著,而没有认识到当前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具有了成为“经典”的资格。在这个网络文学极具影响力的时代,学生对网络文学具有更高的阅读兴趣,而如何借助网络文学实现“传播经典”的目标是当前阅读教育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阅读缺乏持续性。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拥有大量的个人空间,但是用于阅读的时间却极为有限,虽然阅读教育也在不断开展,可是由于在课后时间缺乏对学生的引导,造成学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从而使阅读教育效率大打折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加强,但想要完全依靠这一点开展阅读教育是不现实的,仍旧需要高校给予多方面的干预。另外,大学生没有形成阅读习惯还与阅读教育考核体系的缺失有关,由于阅读教育水平对最终的成绩评定没有太大影响,于是就会削弱学生对阅读教育的关注度,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得过且过”。

阅读教育评价缺失,难以全面评判阅读效果。阅读教育评价体系是评判阅读效果的重要支撑,只有全面了解阅读效果,才能在接下来的阅读教育中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在实际情况中,阅读教育评价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学生评价的缺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是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一定了解,但是却不能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尽数呈现;第二,对教师的评价的缺失。教师是阅读教育的开展主体,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到阅读教育的成果。在实际情况中,对教师进行评价往往只是“走形式”,并且在评价中主要是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而没有从教育过程出发对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高校大学生阅读教育优化措施分析

合理搭配阅读方式,提升阅读效率。在电子媒介占据主导的时代,电子阅读虽然是主流阅读方式,但完全依赖这一种方式并不是明智之举,一方面这种阅读方式会出现不良信息误导大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这种阅读方式会让阅读变得“程式化”。教师要对这些情况进行深入考量,不能将阅读教育等同于书籍的一味阅读,正确的做法是将传统阅读方式与电子阅读方式进行合理搭配,其中,传统阅读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悟阅读内容的内涵;电子阅读方式有利于阅读内容的快速检索与查询,从而使阅读教育中能够迅速围绕阅读内容开展教学。阅读效率的提升并不等同于阅读速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

适当引入当前“火热”的作品,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教育的开展中,传统经典作品仍旧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但是要在引入方式上做出调整。考虑到大学生对网络文学的喜爱与欢迎,教师可以通过深入调研引入当前“火热”的文学作品,但在引入时需要对作品的价值导向进行审核,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喜好而盲目选择。像《悟空传》《盗墓笔记》《诛仙》等网络小说作品在大学生群体有着良好反响,教师可以将它们引入到阅读教育中,而在对这些作品进行品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阅读时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网络文学品鉴可以与传统文学品鉴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网络文学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学,从而使传统文学得到良好传播。

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首先,图书馆要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将学生的阅读效果与最终的成绩考核联系起来,从而成为阅读教育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撑;其次,图书馆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阅读需求,尤其是专业课程上需求更是要给予足够重视,因为阅读教育中不只局限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还会涉及其他多个领域;最后,图书馆要发挥良好引导作用,比如学生在通过电子媒介进行阅读时,需要建立监管系统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另外,图书馆要依托移动电子媒介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让学生能够利用手机等电子终端获得阅读内容。

建立多元阅读评价体系,全面了解阅读教育开展情况。阅读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阅读课程评价与阅读活动评价,其中阅读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达到,而阅读活动评价则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在学生评价中,书面考试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要进行有效结合,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而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该根据学生兴趣灵活选择,从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能在更好状态下得到评价;在教师评价中,高校除了要成立专项评价机构做出评价,还要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从而让教师的各方面情况得到明确呈现。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媒介大学生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