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投资效益评估

2020-01-02 09:36许志燕车飞飞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果品效益造林

许志燕,车飞飞,王 燕

(1.山东荣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荣成 264300;2.山东省荣成市自然资源局,山东 荣成 264300;3.山东省泗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泗水273200)

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 (简称“SEAP”),于2010年7月启动实施,2016年7月竣工验收。SEAP布局于山东省的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和滨海盐碱地改良区,涉及9个市、28个县(市区),共完成投资102067.5万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美元,累计造林69155.3hm2,超额完成项目既定目标,世界银行竣工验收专家组给出了为数很少的“非常满意”的评价结论。

随着SEAP项目林后续经营管理的深入展开,项目的投资效益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尽管在SEAP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其投资效益进行了预测,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经营管理、林业政策、物价波动、劳动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可行性方案中的投资效益预测数据很难与实际完全相符。因此,必须通过样地监测与详查,建立起多立地条件、多树种、多造林模型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投资效益进行评估,确定更符合实际的后续经营方案。

1 研究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1.1 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

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又分为石灰岩山区和砂石山区,其中石灰岩山区有4个造林模型(S1-S4),主要造林树种有侧伯、山杏、刺槐、花椒、柿子等;砂石山区有4个造林模型(S5-S8),主要造林树种有黑松、板栗、桃、茶等;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共8个造林模型,造林密度在330~2500株/hm2,共造林36835.2hm2。该区涉及潍城、安丘、青州、诸城、曲阜、邹城、泗水、嘉祥、新泰、东平、乳山、东港、岚山、莒县、五莲、雪野、沂水、蒙阴。年降雨量在500~800mm;2016年8月,林分郁闭度在0.4~0.7。

1.1.2 滨海盐碱地改良区

滨海盐碱地改良区涉及滨城、无棣、惠民、沾化、昌邑、寒亭、高密、河口、垦利、利津,共有5个造林模型(Y1-Y5),主要树种有白蜡、白榆、柽柳、枣、黑杨、刺槐、竹柳等;造林密度在330~1100 株/hm2,共造林30080.1hm2。年降雨量在500~700mm;2016年8月,林分郁闭度在0.5~0.8。

1.2 研究方法

1.2.1 劳动力价格调查

于2010年、2013年、2015年分别调查 5个项目县(市、区),其中在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单位;在滨海盐碱地改良区选择有代表性的2个单位;在造林季节,采取随机采集的方法调查当地劳动力价格升降情况。

1.2.2 苗木价格调查

在项目建设期间,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实地调查造林苗木市场价的变动情况,记录用于项目主要造林树种苗木价格。

1.2.3 经营成本确定

建设期成本。由每年的财务决算报表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获得有关数据,经整理分析后,确定建设期单位投资成本。

后续经营期成本。项目后续经营期的经营成本(即各树种第7年至27年)包括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整形修枝、间伐、主伐、采摘、运输等组成。其经营费用采用连年(2008年至2016年)定点监测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求算出单位投资成本,并确定为未来后续经营期的投资成本。

1.2.4 产量测算

在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和滨海盐碱地改良区分别选择与项目造林模型、立地条件、经营方式相似的有代表性的非项目林样地12块(其中石灰岩山地和花岗岩山地各6块)和6块进行调查,其立木蓄积和果品产量分别代表其每个造林模型的产量。

1.2.5 投资基准参数

根据2018年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竣工报告与案例分析》,SEAP投资基本参数如下:

(1)贷款条件。贷款期为27年,其中宽限期为8年,先征费0.25%,贷款年利率直接用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每半年浮动一次。

(2)税费。税费按照项目林产品销售收入的0.8%计算。

(3)立木蓄积、果品和碳汇价格。各造林模型、主栽树种的立木蓄积、果品产量、碳汇量及其价格由28个项目单位采用样地调查所得,详见表2所示。

(4)财务基准贴现率按8%计算。

1.2.6 数据处理

使用sigmaplot图形软件作图,用SPSS 21数据分析软件对劳动力价格变化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项目净现值(NPV)计算用公式(1)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计算用公式(2)计算

式中:NPV—净现值;CI—现金流入;CO—现金流出;CI—现金流入;(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计算期;i0—基准折现率。

式中: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0)t——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

n——项目计算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项目投资

2.1.1 建设期投资成本

项目建设期实际完成投资102067.5万元人民币,完成协议投资76275.2万元人民币的134%。其中防护林营建子项目完成投资99043.6万元人民币、技术服务与项目管理子项目完成投资3023.9万元人民币。项目建设期实际完成投资情况详见表1。

(1)贷款资金。项目实际使用世界银行贷款60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39018.6万元),其中造营林使用世行贷款5759.2万美元,苗圃土建28.0万美元,物资设备采购62.7万美元,科研、咨询服务和考察培训135.1万美元,先征费15.0万美元。

(2)配套资金。项目累计完成配套资金63048.85万元,其中省级完成配套资金3600万元、市县33472万元、造林实体25976.85万元。

表1 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情况表

2.1.2 后续经营期成本

依据世界银行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的贷款协议规定,项目建设期为6年,后续经营期为21年,项目经营周期为27年。

根据SEAP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年度森林经营费用,按照2016年物价和劳动力价格,经测算,后续经营期成本313.77亿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项目总投资323.98亿元人民币,其中项目建设期成本10.21亿元人民币,后续经营期成本313.77亿元人民币,分别占项目营造林总成本的3.15%和96.85%

2.2 项目投资影响因子

项目建设期间,由于受汇率变化、当地劳动力价格上升、物价上涨(主要是苗木)等因素的影响,项目建设总投资大幅度增加。

2.2.1 美元汇率波动

项目执行期间,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大幅度波动,从2010年贷款签约时(参照2009年中期的汇率)的6.800下降到2013年的6.0969,之后汇率逐步反弹到2016年5月底的 6.5013,与2010年相比,汇率呈现较大的波动。项目执行期间各年度汇率变化情况详见图1。

由于美元汇率下降,导致项目竣工时实际使用世行贷款资金(加权平均汇率1:6.3063)的人民币数比计划世行贷款资金的人民币数减少2962.2万元,比计划(40800.0万元)减少了7.26%。为了保证项目质量,项目实际比计划配套资金(35475.2万元)增加投入1739.7万元,比计划增加了4.9%。

图1 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图

2.2.2 劳动成本增加

2010年至2016年度,项目区劳动力价格出现先稳定,后逐年攀升的趋势,其变动趋势详见图2。

图2 项目区劳动力价格变化趋势图

由图2可以看出,项目建设期间,当地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导致项目建设期劳务费成本大幅度增加。为了保证项目质量,按项目984.6万个总工日,劳动力价格综合平均上涨24元/天计算,项目实际比计划增加配套资金投入23630.4万元,比计划增加了66.61%。

2.2.3 苗木上涨

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用苗价格前两年基本保持不变,从第三年苗木价格开始上涨,其主要造林树种苗木价格变化情况详见图3。

图3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单价历年变化趋势图

由图3可知,项目建设期间苗木材料费成本大幅度增加。为了保证项目质量,按项目用苗量8518万株,苗木价格综合平均涨幅1.2元/株计算,项目实际比计划增加配套资金投入10248.29万元,比计划增加了28.89%。

2.3 项目产出测算

2.3.1 防护林林木蓄积量

根据项目的不同造林模型、不同主栽树种面积、林分生长量以及世界银行提供的经济分析应用软件,考虑项目经营期限等因素,按30年项目经营期,对项目林产生的立木蓄积量进行测算。经测算,项目营造的66915.3hm2防护林,其林分总蓄积量达658.39万 m3。

2.3.2 经济林果品产量

项目林果品收入主要包括山杏、花椒、柿子、板栗、桃、茶叶和枣等经济林果品的产量。通过测算,项目营造的36411.2hm2经济林,其果品总产量达47.45亿kg。

表2 各模型各树种蓄积量、果品产量及碳汇价值一览表

2.3.3 项目碳汇价值

项目创造的碳汇价值,是按照不同造林模型的防护林林木蓄积量进行测算的。按2015年世行最新计算标准:碳汇价值(元)=活立木蓄积量(m3)×1.83×(1000kg/m3)×190(元/1000kg),经测算,30 年碳汇产出为1200000万kg,其碳汇价值22.89亿元。项目各模型、树种林木蓄积量、果品产量及碳汇价值详见表2。

2.4 项目财务效益

根据项目建设期内各年度实际发生的投资额、项目林后期预计发生的管护费、化肥费用、劳务费等成本以及2015年省内活立木蓄积单价、果品价格和碳汇价值,对项目林活立木蓄积、果品产量和碳汇总量进行预测,按项目林产品税费率0.8%和财务基准贴现率8%计算,整个项目税费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5.8%,(略高于评估时的12.2%),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9.66亿元。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滨海盐碱地改良区以及整个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和税后净现值详见表3。

表3 项目财务分析效益汇总表

2.5 项目经济效益

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滨海盐碱地改良区以及整个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详见表4。整个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1%,比评估时的15.8%,上升了5.2个百分点,整个项目经济净现值17亿元,说明项目建设经济效益明显。如把项目的释放氧气、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计算在内则经济效益将会更加显著。

表4 项目经济分析效益汇总表

2.6 项目经济敏感性

在对各个造林模型进行经济敏感性分析时,考虑了以下因素:⑴活立木蓄积、果品及碳汇测算价值降低10%;⑵没有碳汇价值收益。测算结果表明:如果10%产品价格的降低就会降低经济内部收益率到13.6%。详见表5。

表5 项目经济敏感性分析效益汇总表

3 结论与讨论

(1)结果表明,该项目能盈利,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整个项目税费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5.8%,(略高于评估时的12.2%),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9.66亿元;整个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1%,比评估时的15.8%,上升了5.2个百分点,整个项目经济净现值17亿元,说明项目建设经济效益明显。

(2)研究表明,影响项目效益的因子较多。其中,汇率变化、劳动力增加、苗木价格上涨是影响项目建设总费用增加的主导因子。美元兑人民币从评估时的1:6.80到2013年的1:6.09,建设期平均人民币升值了7.26%,汇率变化是内资项目不具备的;劳动力上涨最多,比评估时增加了66.61%;项目苗木实际投资比评估增加投入10248.29万元,比评估时增加了28.89%。

(3)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活立木蓄积、果品产量及碳汇量、单位经营成本、投资是对项目效益影响的关键因素。如果活立木蓄积、果品及碳汇测算价值降低10%或没有碳汇价值收益,就会降低经济内部收益率到13.6%;各因素对项目效益的敏感度大小为:单位立木蓄积价格〉单位果品价格〉单位碳汇价格〉单位经营成本〉投资。

(4)试验表明,不同造林区域,其经济效益不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分别是18.9%和7.4806亿,滨海盐碱地改良区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分别是23.8%和9.6859亿。

(5)投资实效性分析方法不失为生态造林投资项目效益评价的一种方法。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能较准确测算出工业、农业、水电、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回报率,是目前常用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方法。但对于生态造林投资项目,单纯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测算项目投资效益是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投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SEAP共设计了13个造林模型,其效益除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包括防风、固沙、除尘、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吸碳排氧等方面。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SEAP中很多模型的IRR和NPV都是负值,不能准确测算出SEAP的实际投资效益。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生态造林项目中,可采用项目投资实效性分析方法,弥补现金流量分析方法的不足。

猜你喜欢
果品效益造林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