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2020-01-02 09:36杨传强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乔木林蓄积清查

张 芬,杨传强,赵 青,王 丽,刘 政

(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 济南250014)

森林资源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1]。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森林法》赋予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国家统一获取并公布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生态建设成效的法定依据,是国家考核各省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客观评价全国及各省林业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全省林地、森林、林木等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准确查清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分析研究间隔期内森林生态系统现状和变化状况,摸索变化规律,预估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综合评价森林资源质量与生态状况,对国家和我省制定调整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我省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生态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 数据获取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7年清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6]88号)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7年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7]35号)要求,山东省于2017年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本次清查为山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清查体系与第八次清查保持一致。地面固定样地布设的总体范围、样地数量、样地形状、样地面积、样木定位方式等未变动,全省复查地面固定样地9646个。这些样地是以全省为总体,按点间距4km×4km在1:5万地形图上布设的面积为1亩(667m2)的正方形样地。调查过程首先对样地周界、样木位置和胸径位置设置固定标志进行复位,然后在调查软件移动端中填写地利用与覆盖、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三大类上百项因子,最后在调查软件桌面系统做数据处理、数据检查、数据汇总统计等工作。

2 山东省森林资源现状

2.1 各类林地面积

全省土地总面积1522.21万hm2。其中林地面积349.34万hm2,占22.95%;非林地面积1172.87万hm2,占77.05%。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152.66万hm2,占43.70%;灌木林地125.92万 hm2,占36.05%(其中特殊灌木林地113.85万hm2,占90.41%;一般灌木林地12.07万 hm2,占9.59%);疏林地3.67万hm2,占1.05%;未成林造林地21.63万 hm2,占6.19%;苗圃地12.7万 hm2,占3.64%;迹地3.17万hm2,占0.91%(采伐迹地2.23万 hm2,占70.35%;火烧迹地0.32万hm2,占10.09%;其它迹地0.62万hm2,占19.56%);宜林地29.56万 hm2,占8.46%(造林失败地2.07万hm2,占7.00%;规划造林地25.89万 hm2,占87.59%;其它宜林地1.60万 hm2,占5.41%)。各类林地面积结构见图1。

图1 各类林地面积结构

2.2 各类林木积蓄

全省活立木总蓄积13040.49万m3。其中森林蓄积 9161.49万 m3,占70.26%;疏林蓄积 60.18万m3,占0.46%;散生木蓄积 326.27万 m3,占2.50%;四旁树蓄积3492.55万m3,占26.78%。各类林木蓄积结构见图2。

图2 活立木总蓄积结构图

2.3 树种结构

树种结构是反映乔木林树种组成的指标。在本次清查中,依据乔木林中单个树种蓄积所占比例将树种结构划为七种类型,即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叶相对纯林、阔叶相对纯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

全省乔木林以阔叶纯林所占面积比例最大,达到55.38%;其次是针叶纯林,占15.90%。天然林中针叶纯林比例最高达到38.46%,人工林中阔叶纯林比例最高达到58.76%,这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平原地区早期大力发展杨树造成的。乔木林各树种结构详见表1。

表1 乔木林树种结构面积统计表

2.4 乔木林龄组结构

全省乔木林按龄组结构划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其中,幼龄林面积82.55万hm2,蓄积3566.94万m3;中龄林面积37.41万hm2,蓄积2893.22万m3,二者面积和蓄积占全省比重较大,面积占78.58%,蓄积占70.52%。而近熟林面积10.98万hm2,蓄积866.91万m3;成熟林面积16.29万hm2,蓄积1284.54万m3;过熟林面积5.43万hm2,蓄积549.88万m3,面积和蓄积占比重较小。全省乔木林地各龄组面积、蓄积比重见图3。

图3 乔木林各龄组面积和蓄积结构图

2.5 乔木林林种结构

全省乔木林中四种不同林种的面积和蓄积分别为防护林面积71.67万hm2,蓄积3279.50万m3;特用林面积6.70万hm2,蓄积386.00万m3;用材林面积71.43万hm2,蓄积5392.74万m3;经济林面积2.86万hm2,蓄积103.25万m3。全省乔木林以防护林和用材林为主。乔木林各林种面积、蓄积结构见图4。

图4 乔木林各林种面积和蓄积结构图

3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3.1 森林面积蓄积变化分析

清查间隔期内,全省森林面积由前期的254.60万hm2增至本期的266.51万hm2,五年净增11.91万hm2,年均净增2.38万hm2,年均净增0.91%。其中:乔木林净减11.49万hm2,特殊灌木林净增23.40万hm2;天然林净增 0.32万 hm2,人工林净增11.59万hm2。

森林蓄积由前期的8919.79万m3增至本期的9161.49万 m3,5年净增 241.70万 m3,年均净增48.34万m3,年均净增率0.53%。

森林覆盖率由前期的16.73%增至本期的17.51%,间隔期内净增0.78%。

山东省森林资源变化总趋势是:林地面积与森林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活立木总蓄积与森林蓄积持续增加,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中乔木林面积比重减少,特殊灌木林面积比重增加,是因为山东省在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民生林业建设,经济果品产业和绿化苗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森林面积蓄积变化动态详见表2。

表2 森林面积蓄积变化动态表

3.2 地类转化分析

清查间隔期内,全省新增森林面积71.28万hm3,其中由非林地转入49.78万 hm3,占69.84%;由未成林造林地和其它林地转入21.50万hm3,占30.16%。

同期有59.37万hm3森林转变为其它地类,其中转变为耕地30.49万hm3,占51.35%;转为非林地13.82万hm3,占23.28%;转为迹地、未成林造林地等其它林地15.06万hm3,占25.37%。森林面积转移动态详见表3。

表3 森林面积转移动态表

山东省属平原少林省,平原地区林地和非林地之间转换变化频繁,林地稳定性较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农民在耕地上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造成耕地和林地之间变化频繁;二是山东省经济发展快,基本建设项目多,平原地区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三是生态建设需要,通过规划调整使林地和非林地之间发生转换。其它规划调整、人为经营活动和自然因素和其它人为因素等也是造成地类转化的主要原因。

3.3 乔木林树种结构动态

清查间隔期内,针叶林面积增加1.56万hm2,蓄积增加344.44万m3;针阔混交林面积减少1.43万hm2,蓄积增加67.06万m3;阔叶林面积减少11.62万hm2,蓄积减少169.80万m3。乔木林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面积比由前期的20.75∶4.57∶74.68变为本期的23.33∶3.98∶72.69,蓄积比由前期的11.26∶2.83∶85.91变为后期的14.72∶3.48∶81.80,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面积比重增加,阔叶林面积比重有所下降。

本期针叶林面积和蓄积都有所增长,主要是由于清查期间山东省开展了长江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造林绿化。而阔叶林面积和蓄积减少则是因为杨树林受木材价格下降、病虫害危害、村庄拆并进行土地整理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同种植农作物相比其比价效益明显下降,农民对耕地上和房前屋后栽植的杨树进行采伐造成的。杨树比例下降,针叶林面积比例增加,树种组成不断丰富,树种结构得到优化。

4 结语

本次清查结果表明:5年来,山东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管理力度、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资源不断增加,面积和蓄积都有所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0.78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有所改善,树种结构得到优化,森林质量稳步提升,森林结构不断优化;森林资源构成特点明显,民生林业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形成了重要产业基地,为民生林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乔木林蓄积清查
新罗区大池镇乔木林碳储量估算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清查的组织开展与实施对策*――以H高校为例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抚远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山东省乔木林资源现状分析
森林资源清查复位调查的几种简易提速调查方法
“倒轧法”在清产核资中的运用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林分特征值六株木法测定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