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

2020-01-02 06:26陈霞
药品评价 2019年17期
关键词:异丙酚七氟醚国药准字

陈霞

江西省南丰县中医院,江西 抚州 344500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麻醉,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对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均是采用七氟醚吸入、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1]。为了积极寻求更加安全的麻醉形式,特将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8.5±24.5)岁。观察组:24例,男12例,女1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9.0±25.0)岁。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情)对比,结果呈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并接受手术治疗;②知晓本次研究详情,并自愿参与其中。排除标准:①严重脑、心、肝、肾、血管纪斌者;②药物禁忌症者;③精神障碍者;④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术前,两组患者均禁食禁饮8h,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 054172;规格:2mL:100ug),静脉注射,剂量为0.3μg/kg,2~3min之后,对患者注射异丙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 010368;规格:10mL:0.1g),注射计量为2mg/kg。待到患者意识消失之后,对患者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注射液(浙江仙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 099186;规格:5mL:50mg),注射计量为0.8mg/kg。待到患者肌肉放松之后,即可对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患者在麻醉诱导之前,进行纯氧吸入,使其血氧饱和度为100%。之后,采用循环回路的形式,对患者进行七氟醚(上海恒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070172;规格:120mL/瓶)麻醉诱导,现通入3~5min的7%七氟醚,并将呼吸囊内的空气进行排出。之后,将麻醉气体充满到呼吸回路通道中[2]。之后,对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剂量为0.3μg/kg,2~3min之后,将呼吸回路的面罩罩在患者面上,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患者在进行深呼吸的同时,给予7%的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并将氧流量控制在8L/min。

1.4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对入室、插管时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进行监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统计两组患者麻醉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利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两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共包括计算力和注意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记忆力。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早期认知功能越完善[3]。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四项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四项指标对比()

表2 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对比[()min]

表2 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对比[()min]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表4 MMSE评分对比[()分]

表4 MMSE评分对比[()分]

1.5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入室时、拔管时SBP、DBP、HR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插管时刻的SBP、DBP、HR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如下表3所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MMSE评分对比如下表4所示: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基本相同,对比结果P>0.05;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3d,观察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患者MMSE评分基本相同,P>0.05。

3 讨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是一种新的吸入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诱导迅速、溶解度低、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征,同时在研究中发现,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具有吸收快、清除迅速等优势[4]。但是在对患者进行吸入麻醉的过程中,七氟醚可对患者机体内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进行一定的抑制,进而对突触后胆碱能的传递进行了有效的阻断,在增加了患者体内多巴胺的释放,以至于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了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5]。且伴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异丙酚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主要是通过静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该麻醉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患者苏醒平稳,且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并且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的过程中,将其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可进一步减轻插管期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麻醉深度[4]。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吸入麻醉模式下,患者的苏醒较为迅速。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对手术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中,七氟醚吸入麻醉和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基本相同,但七氟醚吸入麻醉下,患者苏醒较为迅速。而异丙酚静脉麻醉导致的不良反应较低,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麻醉诱导方式。

猜你喜欢
异丙酚七氟醚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欧乃派克通过药品广告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