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在双下肢骨折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20-01-02 06:26吴赛花
药品评价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双下肢肝素下肢

吴赛花

鹰潭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鹰潭 335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因为深静脉血液凝结造成的疾病,极易发生肢体肿胀与疼痛等症状,如果情况严重可能引发肺栓塞。在双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由于创伤和应激等因素的存在,使患者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加强双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是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1]。现阶段,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时,低分子肝素的应用较为理想,逐渐成为当前首选药物治疗方式,需要结合护理干预进行,以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现选取我院收治的双下肢骨折手术病例56例,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双下肢骨折手术病例56例,将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28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59岁;19例患者车祸造成,9例患者跌伤。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59.5岁;17例患者车祸造成,11例患者跌伤。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事故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时,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时,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利伐沙班治疗,即患者入院后,每天口服10mg利伐沙班(拜瑞妥,批准文号:2001H1452,生产企业:Bayer Pharma AG),患者术前12h应停止用药,术后6h每天持续进行10mg利伐沙班服用,直至术后12d。实验组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时,首先需要展开患者临床指标的监测,以便于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具体给药方法:患者入院后,每天在患者腹部位置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29,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皮下注射,剂量为2500IU,术前12h停药,完成手术治疗后,术后12h每天进行2500I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直至术后12d[2]。

1.2.2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临床治疗后,均应对其予以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

(1)术前护理,经过临床检查与询问病史的方式,评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强化高危人群的预防,如糖尿病与长期卧床患者等,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双下肢静脉检查。在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时,尽可能减少高胆固醇类食物量,可以避免患者排便不畅造成的下肢静脉受阻[3]。心理护理工作的展开,具体包括:向患者进行病情和手术方法的介绍,同时强化沟通和交流,判断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以便于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完成临床治疗。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对比 (例/%)

(2)术后护理:第一,术后评估,由于术后4d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期,约50%左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在手术后的24h发生,因此,强化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观察,通过对患肢感觉和皮肤温度的观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病情[4]。制定交接班体系,由护士人员检查患肢情况,观察其是否出现循环障碍情况,听取患者反馈,监测患者有无气短或咳嗽等临床症状。第二,下肢静脉的保护。患者输液操作过程,应尽可能降低扎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对于输液疗程相对较长患者,需要以静脉远端为主,预防相同部位、静脉的反复穿刺,以此提升静脉穿刺质量,避免造成血管损伤。第三,功能锻炼,在患者麻醉效果消失后,引导患者进行踝关节早日训练,即被动屈伸和下肢肌肉锻炼,具体方法为:腿部肌肉呈紧绷状态10s后放松,重复进行20次锻炼;抬高下肢至心脏平面的20cm处,为避免患者患肢外展幅度较大,应维持在15°~30°范围内;在患者恢复期,结合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由家属监督进行;指导患者展开踝关节、膝关节屈伸活动,预防压迫静脉阻碍回流。

1.3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进行χ2的检验。当P<0.05表明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症状。详见表1。

3 讨论

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析发现,其发展机制和血流缓慢等因素相关,在患者进行骨科手术以后,因术中静卧、术后卧床影响,呈现患肢制动,极易造成下肢静脉的减弱,最终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除此之外,在临床手术过程,对于止血带使用,或者下肢长时间旋转牵拉,均会造成间接损伤几率的上升,从而发生深静脉血栓[5]。结合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完成骨科手术以后,特别是在髋关节、膝关节的手术中,如果没有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高达39%~74%左右,诱发肺栓塞几率为0.17%~3.4%,可见,骨折手术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坚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对于可能发生血液回流因素进行预防,加强静脉回流,具体措施包括:对静脉受压原因进行分析,缩短手术过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尽可能短时间内完成主动肢体活动,合理使用间隙加压装置等。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效果相对比较显著,由于低分子肝素具有半衰期长的特点,所以对其予以皮下注射,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时间,以此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出血症状,部分研究报道显示[6],对于低分子肝素使用,可能会增加其出血风险,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因其累积效应的形成,使患者出血几率持续上升,对此,低分子肝素作为针剂,应该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如给药区发生皮下淤血斑,对患者带来心理恐慌,然而,因此低分子肝素的价格便宜,患者比较愿意接受。在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贯彻落实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从根本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双下肢骨折术后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双下肢肝素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