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研究

2020-01-03 02:04顾世民顾钧仪
外国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容忍度元认知学习策略

顾世民 顾钧仪

(1.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诺丁汉大学 教育学院, 英格兰 诺丁汉)

0 引言

1984年,黄晓华的论文被视为国内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开端,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一直是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成果比较丰富。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理念下,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非常重要,这仍是学界的共识,但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于元芳 等,2009:83-89;顾世民 等,2017:84-90),有必要对国内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做系统梳理和审慎思考,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明确方向。

我们在中国知网用“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学习者策略”“外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策略”作为关键词、主题词和全文检索,时间范围为198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刊范围为外语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共得文献312篇。根据研究内容,所得文献分为三类:语言学习策略本体内的研究、与语言技能或语言技能相关的策略研究、影响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研究。第一类文献我们已做专文梳理(顾世民 等,2017:84-90),第二类文献也已完成等待出版,本文就第三类文献进行评述,此类文献共40篇,本文就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描绘该领域研究的经纬,为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照。

1 “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发现

从国内文献看,影响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可分为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因素。

1.1 影响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环境因素

文秋芳(2004:28-32)认为,学习文化、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和学习任务等环境因素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其中,学习任务指教学大纲、学校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应完成的学习内容。

不同性质的任务导致不同的学习策略,同一性质的任务,由于难易程度的差别,也会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卢植(2002: 396-407)的研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学习任务对策略选择的影响。

饶振辉(2006:20-26)以县级普通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高三学生为受试调查学习环境对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发现不同学习环境中的课堂教学条件、课外学习氛围、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普通中学学生除了在记忆策略使用频率上高于重点中学学生外,认知策略、补偿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使用频率均低于重点中学学生。 这是目前能够检索到的唯一一篇关于外部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影响的实证性研究报告。

1.2 影响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学习者智力因素

赵平(2000:20-23)以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思辨方法讨论了多元智力对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结果的影响。马珂(2012:73-76)采用量化研究方法调查多元智力对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偏好的影响,数据显示,总体学习策略和总体多元智力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学习策略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讨论多元智力与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新颖的视角和思路,不同智力类型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探查。

1.3 影响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学习者非智力因素

国内关于影响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学习者非智力因素主要涉及学习动机、学习观念、认知风格、个性、歧义容忍度、自我效能感、归因、性别、焦虑等九个方面。

1.3.1 语言学习动机和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Gardner(1985:42-55)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学习该种语言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愿望、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四方面。据此,我们把学习语言的努力程度、语言学习的目标倾向归属为语言学习动机的范畴。

张文鹏(1998:25-27)的调查表明,策略运用频率与学习动机强度呈正相关。此外,张文鹏发现,完成学习任务的期盼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的学生,学习越努力,策略运用频率也越高;刘艳菊(2010:67)发现,具有不同强度、不同类型动机的学习者采用的学习策略不同,动机与元认知策略之间存在双向正相关。肖武云(2008:134-137)也发现元认知策略训练能较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江晓红(2003:69-72)(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发现,成就动机和各类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而且,高成就动机组的学生比低成就动机组的学生更多使用学习策略;中成就动机组比低成就动机组的学生更多使用除补偿策略以外的其他策略;高成就动机组比中成就动机组更多使用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且以上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王家明(2007:22-26)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掌握型目标倾向(mastery goal orientation)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社会策略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元认知策略呈显著正相关,与浅层策略和情感策略呈极显著负相关;表现型目标倾向(performance goal orientation)与浅层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呈极显著负相关;应试型目标倾向(test goal orientation)与情感策略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浅层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无显著相关性。

语言学习动机和策略使用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学习动机对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频率和策略种类产生影响;反过来,学习策略的使用也会影响学习动机。周慈波等(2012:52)发现,缺乏有效学习策略是导致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负动机的首要因素;苏琪(2015:53-60)认为,学习策略缺乏是诱发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研究印证了Oxford ( 2001:166-172) 的观点: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和效果会直接影响学习动机的强弱。

动机调节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也是国内研究的内容。动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是动态的,经常处于变化中,动机缺乏或动机降低、负动机或动机枯竭时有发生,学习者必须采取一定策略对动机进行调控。黄骞等(2014:173-178)发现,学生更多地通过唤起成绩和掌握目标来维持学习动机;李昆 (2009:305-313) 确认中国大学生使用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有八种:兴趣提升、表现目标唤起、掌握目标唤起、自我奖励、后果设想、任务价值提升、意志控制和自我效能提升。李昆 (2011:28-32) 通过后续研究发现,八种动机调控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操练策略和记忆策略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倾向于使用动机调控策略的学习者也倾向于使用各种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八种动机调控策略作为整体对元认知策略、操练策略和记忆策略有显著预测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研究者使用了不同的动机概念和研究框架,参考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体系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很难相互参考和印证。

1.3.2 自我效能感和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Bandura,1986:12-25)。张庆宗等人(2004:45)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运用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因此,张庆宗(2004:22)认为,要加强语言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增强学生运用具体学习策略的自我效能感。 顾世民等(2018:25)发现六类英语写作策略和绝大多数具体英语写作策略与三种写作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

1.3.3 语言学习观念和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语言学习观念也称语言学习信念、语言学习理念,对应的英文表达有learner's belief和learning belief,本文不作区分。中外研究者对于如何定义语言学习观念尚存分歧,对于“语言学习观念和语言学习策略具有相关性”已有共识,国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学习观念会影响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Horwitz,1987:260);国内研究者用翔实的调查数据证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并明确“观念对策略的使用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等” (文秋芳 等,1996:61-66)。

Horwitz (1987:260) 最早提出语言学习观念这一概念,其所指的语言学习观念包括外语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本质、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动机等五方面内容。张庆宗(2008:43-45)依照Horwitz的学习观念模型,以英语专业本科生为样本开展研究,发现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呈显著正相关,经常使用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会更好地激发动机并保持一定动机水平,外语学习难度与情感策略呈负相关。刘艳菊(2010:67)采用Horwitz学习观念模型,也有同样发现。

文秋芳 (2001:105-110) 认为,学习观念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通过自身体验或别人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看法体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观念,另一类为语言学习观念。管理观念指学生对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调控策略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管理观念的角度看,学习观念具有元认知的特性。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生对如何才能掌握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主张,包括形式操练观念、功能操练观念和依赖母语观念。文秋芳在此概念框架下考察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相关性在1996—1998年的历时变化,数据显示:管理观念/策略、形式操练观念/策略、功能操练观念/策略、依赖外母语观念/策略都呈现正相关。总体来看,四对观念/策略的关系都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周大军等 (2012:58-61) 以文秋芳的学习观念维度为依据,对不同学段的受试进行共时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观念确立和学习策略使用存在脱节现象,观念与策略的对应在初中层次是完全错位的;除功能操练观念与策略基本不存在相关外,其他各对应观念与策略之间在各年级几乎全部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但相关程度都不太高,且受其他因素影响。总体看,初中到大学各年级的总体观念与策略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趋势是逐年上升的。

李炯英(2002:42-49)把学习观念理解为“学习者对某些学习策略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认识或看法”,即所谓的学习策略观念。他以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为框架开展研究,发现社交策略、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在学好英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次是元认知策略,最不认可的是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卢萍等(2018:93-100)发现,有些情境中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和部分学习策略之间并非总是正向相关。

语言学习观念和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观念和策略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Ellis, 1999: 472-474), 如前所述,国内相关研究关注的只是语言学习观念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还没涉及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观念的影响和两者的交互关系。

1.3.4 认知风格和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类型、认知方式,偶有文献称之为感知模式(文秋芳,2004:28-32), 也有研究者把认知风格理解为学习风格、学习方式。认知风格常见分类方法有三种:(1)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分为场独立和场依赖两类;(2)根据关注整体信息与局部信息的不同偏好,分为分析型和全局型两类(Richards, 2005:108);(3)根据认知活动与人体感知器官的关系,把学习者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和触觉型 (Reid, 1987:87-111)。

陈会军等(2004:19-20)以第三种认知风格分类为维度,以非英语专业博士生为受试,探讨认知风格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发现认知风格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认知风格丰富的学习者使用策略的频率也较高。李燕(2009:54-58)以英语专业专科新生为研究对象,也有类似发现。

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能相互支持,也能相互冲突,并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两者相关性研究非常重要(Oxford,2003:58-67)。目前,国内针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很少,都关注学习风格对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影响,缺少对两者双向关系的探究。我们也发现,有些研究同时采用不同认知风格分类,其合理性有待于商榷,因为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同一个受试可能会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知风格类型。

1.3.5 个性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Junk(l913)提出内向型和外向型人格特质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学习研究领域。有研究者就性格特征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性格因素并不能最终决定语言习得水平的高低,无论是语言善学者还是非善学者都存在外向型和内向型的性格倾向,但研究者一致认为,性格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不同性格倾向学习者的策略使用偏好可能为有针对性的策略训练提供参考。

王保红(2010:105-109)指出,性格特征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内向学习者较多使用的学习策略依次为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而外向学习者更喜欢使用社交策略、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两者均喜欢使用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记忆策略的频率差别不大。吴丽林(2005:80-87)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样本,用混合研究方法观察不同性格倾向的英语善学者在三个学期里英语学习策略偏好的变化,发现性格倾向在某些学习策略选用上有偏好的表现,但在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学习期间这些偏好有所变化。吴丽林的研究过程非常细致,综合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数据也比较翔实,但同时使用了不同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框架,某些具体策略可能存在交错重合之处,会影响研究结论可信度。

1.3.6 歧义容忍度和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歧义容忍度 (tolerance of ambiguity) 也称含混容忍度或模糊容忍度,是Budner (1962:32-38)提出的概念。Ellis (1994:25-28) 认为歧义容忍度是一种人格特征,它包含不求助于权威人士而毫无困难地处理模糊现象的能力,即允许不确定性的存在;Brown (2002:216-271) 认为歧义容忍度是指外语学习者在认知上对与自己观念和知识结构相反的观念和假设的忍受程度,即认知上的一种不确定性。所以,有人把歧义容忍度归为个性的范畴,也有研究者认为它是认知风格的一种。

张庆宗(2004:457-461)的研究数据表明,歧义容忍度与学习策略运用显著正相关,高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能针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任务有选择地使用学习策略,歧义现象通常不会影响和抑制他们的学习;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对策略不加选择,使用策略时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常海潮(2012:81-88)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学习策略和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歧义容忍度与英语水平显著正相关,歧义容忍度对英语水平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歧义容忍度对学习策略具有预测作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在歧义容忍度和英语水平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歧义容忍度与英语水平的关系受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影响。

1.3.7 归因和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成功或失败作出的因果解释,学生一般把学习成败归结为四类因素: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Weiner,1986)。

江晓红(2003:69-72)发现,归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存在一个明显趋势,成功时,内部归因(能力、努力程度)与各类策略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失败时,内部归因与策略却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程度;成功时,运气归因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呈显著负相关。

1.3.8 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熊苏春(2012:66-71)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焦虑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数据显示大学生语言学习呈中度焦虑,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焦虑与策略使用呈负相关。这与非网络环境下两者相关性的研究发现基本没有区别。

1.3.9性别对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影响

有些研究者采用Oxford (1990:271-272,336) 量表,就性别对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陈会军等(2004:20)以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为受试,发现女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男生。张文鹏(1998:27)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也有同样发现。李盛曦(2010:11-23)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与高职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女生使用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司建国等(2005:23-27)以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女生使用各项策略的频率均高于男生,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上差异显著。

姚芬芳等 (2010:50-54) 根据中国学生学习特点对Oxford (1990) 量表稍作修改,调查英语专业本科生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发现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在策略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情感策略与性别的相关性最显著;女性学习策略使用意识明显强于男性;女性比男性运用社交策略的频次相对较多。袁凤识等 (2003:22-25) 也发现,女性比男生更喜欢使用社交策略。

李炯英等人(2002:42-49)采用Oxford (1990) 量表,分别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高职学生为受试,数据表明男生和女生在语言学习策略使用上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2 “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问题:

2.1整体研究质量不高

部分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缜密,有的缺少必要的问卷设计依据、信度、效度检验说明;有的虽有说明,但无数据佐证。有些研究的统计数据和研究发现缺少逻辑联系,个别文献的研究发现、研究结论相互抵触,自相矛盾。符合规范、讲究逻辑是科学研究最起码的要求。

2.2研究方法单一

除文秋芳等(2004:28-32)七篇文献采用思辨研究方法外,国内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其中,以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的定量研究23项,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与以“课堂观察和/或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质性研究结合使用的混合研究方法共四项。可见,量化研究仍占主导地位。研究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自身的正当性和局限性,关键在于能否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高度匹配,能否揭示真相和解决实际问题。就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因素与学习者的关系而言,多数非智力因素属于学习者内部因素,与学习者心理结构有关,单纯使用量化研究方法探究非智力因素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恐怕难以揭示真相,对于心理结构探查,某些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3 研究对象不均衡

在检索到的27篇实证研究文献中,研究对象分布如下: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研究11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六项、英语专业专科生(高职生)四项、非英语专业博士生一项、以大学不同类别学生为混合研究对象的研究两项、大学生和中学生为混合研究对象的研究一项、仅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两项。目前,涉及中学生的研究只有三项,还没有研究涉及初中以下学段的学习者。这可能与国内不同学段外语教学一直处于割裂状态、从未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完全一致的“一条龙”有关,也与对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不同要求有关。研究学习策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语言的教与学,因此,研究对象层次应该下移,每一个学段学生策略使用情况都应该受到关注,这样不仅能引导和帮助不同学段的学生更有效学习,也有助于发现中国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

2.4 研究内容不全面

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一样,相对于国内数量巨大、层次多样的外语学习群体,针对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的研究成果数量太少。有些研究并非专门针对“学习者非智力因素与语言学习策略相关性”展开,两者相关性只是语言学习策略整体研究的一项内容,有些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非智力因素还鲜有涉及(如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针对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外部因素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的不断融合,混合式学习已成常态,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这是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亟待探究的领域。

2.5 研究内容不系统

目前,这类研究主要关注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识别和相关程度的测量,对于各因素作用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内部机制和规律还是空白。另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和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各因素和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关系常常具有双向性和动态性特点,影响学习策略使用和选择的各种因素之间也存在类似关系,这已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共识。目前,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仍是影响因素对于学习策略使用的单向作用,反向作用和双向作用鲜有涉及,尚无研究者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情境中探查影响因素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关系。在系统论视角下,探索各因素是通过怎样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机制和规律,建构表达各影响因素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关系的模型应是今后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笔者试图利用Citespace呈现该研究话题的图谱,扩展了期刊范围和文献数量,还是没有明显研究热点。

2.6 研究的理论视角有待拓宽

认知心理学作为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已经局限了研究视野。学习策略意识的形成和策略的选择使用是学习者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判断在逐渐取得共识,社会文化理论应该成为观察和分析语言学习策略的理论框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中国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规律。此外,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且处于不断变化中,目前研究还处于探索2~3个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上,很难看清影响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的全貌,以动态系统理论为视角,通过建模的方式分析特定情境中学习策略同其他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当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3 结语

“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研究是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者和学习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国内研究者为此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多成果,也像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一样,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从本质上讲,绝大多数研究尚属先导性研究,还不能揭示我国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特征和一般性规律,针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不能“阵风过后”戛然而止。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继续加强语言学习策略的概念、性质、分类和内部结构等基础性研究,摒弃量化研究的迷信,采用与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相匹配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不光要进行具有探索意义的先导研究,也要开展验证式研究,通过元分析等综合性手段揭示我国语言学习者策略使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中,要针对各层次语言学习者采用多种方法、多个视角、多个维度的研究,探索各影响因素和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多重交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提高语言教与学的效果提供参考和依据。

猜你喜欢
容忍度元认知学习策略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探析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与词汇学习策略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构建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浅谈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
模糊容忍度与日语听力成绩的耦合分析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元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