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0-01-03 03:39王立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冠心病实验组

王立刚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599)

目前阶段,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所以冠心病临床发病概率也明显提高[1]。另外,冠心病的病死率也很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医学临床研究中,为了对冠心病发生发展进行控制,需深入探讨并分析对冠心病发病产生影响的因素。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冠心病存在一定关联。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40例患者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按照疾病类型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4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照组(2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验组20例患者年龄为51~72(58.75±2.73)岁,男女分别为10例(50%)、10例(50%)。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为54~75(58.80±2.69)岁,男女分别为13例(65%)、7例(35%)。纳入依据:①年龄在51~75岁;②自愿参与研究。排除依据:①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②肝肾功能不全;③不同意本次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接受治疗的第2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对静脉血进行采集,剂量为5 mL[2]。随后,将采集到的静脉血放置于分离胶促凝管内,并向检验室送入接受检测。经过离心处理后将血清分离,要求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检测工作。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需要使用循环酶的方法,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型号为AU5811(贝克曼制造),同时配备配套试剂、校准品。

1.3 评价指标:对实验组、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文中涉及的有关数据在计算以及整理时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为数据表现形式,χ2和t值为数据检验形式,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后,如P<0.05说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结果分析了解到,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对照组高,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所谓的冠心病,具体指的就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亦或是出现闭塞,进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或者是坏死所引起的心脏疾病[3]。在众多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吸烟等等,会严重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部的功能性或者是器质性发生变化,并破坏其完整性与平滑性[4]。在受损的内皮位置长期沉积脂质,巨噬细胞就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进行吞噬,进而生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另外,血小板会黏附在此处并释放出大量的生长因子,使得平滑肌细胞不断增殖,对脂质进行吞噬,最终生成肌源性泡沫细胞。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则会导致泡沫细胞的崩解,这样一来就会生成粥样斑块[5]。在患者机体受到损伤亦或是有危险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出现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的情况,暴露血管壁胶原纤维,使得凝血系统被激活,最终在血栓的影响下出现管腔狭窄或者是闭塞的现象,产生心肌缺血坏死的情况。

表1 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属于含硫氨基酸,属于人体内蛋氨酸代谢形成的中间产物,并不会参与到蛋白质合成当中。根据既有研究成果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的机制集中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很容易氧化并出现氧化应激。在氧自由基增多的情况下,会对内皮细胞造成直接损伤,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进一步损伤内膜[6]。另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对人体内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导致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严重影响血管舒张功能作用的发挥,甚至会对血管内皮带来损伤。第二,平滑肌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对脂质进行吞噬并生成泡沫细胞。第三,血小板被活化,使得血小板黏附并聚集。与此同时,对凝血因子活性产生严重干扰,加快腹壁血栓的形成速度。根据以上机制的研究与分析,不管是单独作用亦或是协同作用,均会对血管造成损伤,致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相关研究报道中指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会增加冠心病的临床发病概率,且每提高5μmol/L,患者死亡概率就会增加1.52倍。也就是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那么患有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高[7]。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证实,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冠心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应被当做预测冠心病危险的主要指标。除此之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伴随病变位置和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也就是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有关联,可以对病变的严重性做出评估。

综上所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发生与发展中始终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和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为此,在临床诊断冠心病过程中,对冠心病危险进行分层、评估病情方面均可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基本指标。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冠心病实验组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