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地黄丸的家族谱

2020-01-04 01:44王培珍编辑苏二
科学生活 2019年11期
关键词:杞菊知柏六味地黄

文/王培珍 编辑/苏二

如今,医药超市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都市的大街小巷,药品零距离摆在了我们面前。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不少人走进医药超市,面对形形色色的药品,依旧会一头雾水。

在琳琅满目的中成药中,有一个补肾功能最为突出的地黄丸家族。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地黄丸的家族谱。这一系列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还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都是在地黄丸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同名“地黄丸”,但其组方、功效、主治各不相同,故在临床用药时,应辨证施治选择服用。

◆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临床上最为常用,原名“地黄丸”,是中医补益剂中滋补肾阴的代表方。最早载于北宋医学名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用于治疗小儿肾虚诸证。方中把熟地、山萸肉、山药归为一组,称为“三补”,而将泽泻、丹皮、茯苓列为“三泻”。六药配伍,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全,肝、脾、肾三阴并补,补泻兼施,共奏滋补肝肾之效。故费伯雄《医方论》赞:“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六味地黄丸被誉为“王道之方”,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涩精、补脾、清肝,适用于治疗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的头晕耳鸣、骨蒸潮热、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口燥咽干、消渴等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炎、更年期综合征等见有上述症状者,选用六味地黄丸较为适宜。

◆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原名滋阴八味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两者清肾中伏火,泻肝火,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常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对阴虚内热之人极为有益。

◆ 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和菊花,前者甘平质润,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后者善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八味药物配伍组合共同发挥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对于肝肾阴虚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昏花等头、眼部疾患有一定疗效。

◆ 明目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眼部疾患的蒺藜、石决明和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等,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明目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引起的多种眼目疾病,如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 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滋补肾阴,配麦冬以养阴清肺,解热除烦,配五味子以敛肺涩精,八药共奏滋肾养肺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肺肾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等症,对于因咳久伤阴或消耗性疾病所致的咽干、口干、咳喘、痰中带血等病症疗效更佳。

◆ 归芍地黄丸

归芍地黄丸方中用六味地黄丸配以补血活血、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以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软、足跟疼痛等。

◆ 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了温热的肉桂和附子,是地黄丸家族中唯一适于阴阳两虚者服用的中成药,具有温补肾阳、兼补肾阴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或阳痿、滑精等。

总的来说,“地黄丸”家族庞大,适应证各有不同。六味地黄丸是千年不衰的名方,后又经历代医家的加加减减,衍生出了地黄丸系列,他们都在补肾上着眼,又通过药物及药量的增减而各有偏重。了解地黄丸家族后,在临床用药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服药期间,忌吃寒凉、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感冒发热时不宜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者应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猜你喜欢
杞菊知柏六味地黄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六味地黄丸的现实应用
杞菊茶改善肤质
我家秘方
知柏地黄丸中2种成分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知柏地黄汤对UU感染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yt-c、AIF表达的影响
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
知柏地黄丸临床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