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2020-01-04 07:11陆辛
广西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同乐王琦东明

陆辛

1

龙头镇书记林东明在县里开完会刚回来,秘书王琦就跑来请示,说是今晚县文工团来演出,团长请镇领导上台讲几句开场白。林东明才想起有这回事,于是就说你就代表镇里讲几句吧,顺口溜也成。王琦挠了挠头说我不够格呀。林东明说你是镇党委镇政府两办主任,你不够格谁够格。王琦为难地笑了笑,走了。王琦是镇里的才子,前年考上公务员分配来的,林东明有意让他多露面,好替自己分担分担。

天要下雨先打雷,演出是为配合全县种植甘蔗大会战大造声势来的,开场时王琦遵命代表镇里致辞,念了四句顺口溜作开场白:种蔗会战战鼓响,摩拳擦掌斗志昂,振兴糖业闯新路,甜蜜事业放光芒。虽然简短却很有鼓动性,全场观众的掌声顿时就热烈地响起来,林东明和镇领导们坐在观众中给文工团捧场。这台节目几天前在县里开会时看过,算不上精彩,说是种蔗大会战专题晚会,却只有主持人的串词、开场歌舞和个别表演贴近主题,其余都是些搞笑的小品和老得掉牙的“踢死狗”,不过观众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毕竟是乡下,一年到头真正的表演难得看上几回,大喇叭还没响,舞台前早就挤得水泄不通。

林东明眼睛盯着台上,心里想的却是明天几位头头开会的事,主题也是种蔗大会战。前几天县党委扩大会上,县委提出了“振兴糖业,争创辉煌”的口号,把发展糖业当作振兴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种蔗自然是重中之重了。

晚会一结束,林东明让副镇长刘同乐去陪演员们吃夜宵,自己回房间休息。前天会上李县长和张书记再三强调,各乡镇要拿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耕地来种蔗,才能满足糖厂新榨季的需求,乡镇头头都得立军令状,否则就来个一票否决。各乡镇首脑一下子压力倍增。同是官场苦行僧,西部五乡镇头头更感到困难重重,小组讨论时你看我我看你,臉上愁云密布,连一向爱打头炮的木棉乡书记王昌林这回也三缄其口。主要原因是西部的群众对种蔗不感冒,感冒的是种桑养蚕,村看村户看户规模可观,一下子改种蔗谈何容易。林东明原来在东部明凤乡当乡长,三年前调到龙头,希望他打开西部种蔗新局面,可三年过去几乎没有进展。昨天李县长找他谈话,问他对立军令状有什么想法,他说回去跟班子认真研究,一定给县里一个满意的答复。见他有点吞吞吐吐,李县长颇为不满地说西部不要拖全县的后腿啊,我对龙头向来是寄予厚望的。李县长是农大种蔗出身,刚空降来的张书记是他同班同学,两个种蔗的搞到一起,恨不得空气都变成甜的。

次日上午,林东明的办公室一开始就烟雾缭绕,大家被硬邦邦的种蔗任务难住了。林东明表情严峻地说上面强调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耕地要种蔗,才能满足糖厂扩建后的需求,否则人家合资方不在协议书上签字,李县长放狠话叫我们不要拖全县的后腿,这份军令状怎么立,各位要充分发表意见。

说到军令状,一向心直口快的武装部长邓超立也哑炮了,他是农垦部队转业回来的,当过营长,马肚一条肠,说话从不拐弯,这回等抽完半包红塔山才开腔,说这个糖厂连年亏损,干吗还指望这棵空心树长人参果。口气很冲,放了一炮便合上了嘴。

坐窗前的宣委莫丹英也说东部有的群众叫它坑农厂,头年砍的蔗第三年才拿到蔗款,为何还要扩建,真让人搞不懂。

林东明一听,连忙摆手说糖厂的事我们管不着,那是县里考虑的事,我们只管把蔗种好就行了。

他何尝不知糖厂是个烂摊子,但他不能讲,此时更不该说,这是官场苦行僧们默认的规矩。糖厂经营不善,这些年吓跑了几位来投资的老板,二百多号工人老大哥成了工人大老爷,下乡运蔗的伸手向蔗农要好处费,不然掉头开车就走,在车间的磨洋工迟到早退没人管,嘴上却说什么不为资本家卖命。这块鸡肋搞苦了好几任县长,这回是省糖业总公司来承包,公司副总就是新县委领导的夫人,这烂摊子该收拾收拾了。

林东明做事心切,他碰了碰身边的刘同乐,催他快开金口。刘同乐是本地人,给三任镇长当过副手,遇事不轻易发声,紧要关头往往沉得住气,凡事总要在心里过滤几遍才表态。见林东明提醒自己,刘同乐这才发话说压力确实不小,这回县里决心打财政翻身仗,我们必须努力配合,我的意见是先摸清各村桑地有多少、粮地有多少,同时摸清群众的意愿,才好向县里拍胸膛立军令状,这些年什么样的大会战没搞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形成合力就好办。

到底当了几任副班长,一下就说到点子上,和这样的同志搭档,正班长的担子会减轻好多。可林东明嫌刘同乐讲得有些笼统,索性挑开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种蔗与种桑的矛盾,和以往不同,这回是两难,如何化两难为双赢是关键,万一群众不愿种蔗,我们怎么办?

林东明这样一说,难点就显露出来了,冷场了几分钟,刘同乐说还是先摸底清楚才好作决定,现在讲什么都为时尚早。邓超立也说一时拿不出妙招,观望一下其他乡怎么落实,我们再跟进也不迟。

林东明见他们说得有理,就宣布散会,让王琦通知全镇包村干部下午开会,明确任务分头行动。

2

这天一大早,大院里的摩托车都响了起来,十五名包村干部各自奔向自己包干的行政村。林东明包的是樟木村,离镇上二十多里,和王琦包的古竹村相邻,因为摩托车发动机坏了,他只好搭王琦的顺风车。

在乡镇,每回中心工作都直接让包村干部一竿插到底,联系加督促,早已习以为常。自从林东明来到龙头,包村功能多了不少,每个包村干部包干一个村,而五位镇领导既包村又包片,加上驻村法官、驻村警察、乡教育组和卫生防疫齐抓共管,方方面面有声有色。林东明要求每个包村干部要用三分之一时间下村,自己更是每周一、三、五下村雷打不动,平时不见影子,有事电话里说。人们背后都叫他“下村迷”,久而久之,这诨名也传到老婆那里。

前晚睡觉时,当县医院妇产科主任的老婆问他到底还迷到什么时候,他笑着哄老婆说乡下空气好,至少能多活十年八年,气得老婆转过身去不再理他,让他度过了一个无趣的良宵。当初他从财政局被抽到东部明凤乡任挂职副乡长,三年后当选正乡长,加上龙头这三年,三三得九,儿子都上大一了。其实他何止迷上乡下的新鲜空气,更割舍不下的是心里那份使命感啊。偶尔和财政局老同事小聚,都说与其在底下当鸡首,不如回来当牛后,这官场苦行僧,几时才修成正果?他总笑而不答。

在樟木村下车,王琦奔古竹村去了。一到村主任卜正宗家,那只大黑狗朝他汪汪欢叫了几声,便摇着尾巴领他进门。卜正宗正跟老婆忙着给蚕茧装袋打包,一见林东明便说林书记,你何必老远来一趟,那两个数字我短信汇报不行吗,来回跑路多辛苦。林东明放下黑公文包,拿起勺瓢说我要的数字要精准到户,你短信说不清楚的。说完就动手帮干活,叫卜正宗打手机通知人,每个月来几次,几乎和走亲戚那样亲热了。

洁白的蚕茧很饱满,一袋袋靠墙码着等茧商来收购,这里就成了全村的蚕茧代收点。卜正宗为人精明公道,养蚕户都信赖他,一年过手几万斤蚕茧,既为大家尽义务又赚点提成,这对于月报酬只有七八百元的村干来说算是一点补偿。林东明心里明白,总是让他们吃家粮敲庙钟,太为难人家了,他甚至想过建立一个基金,提高村干待遇,才能稳住这支队伍,村干不稳,农村难稳啊。

卜正宗打完手机进来说八个村民小组长都通知了,中午都过来向你当面汇报。说完打发老婆去煮饭,自己和林东明边干边聊。

卜正宗说林书记,你要这两个数字做什么用,是不是上面又有新精神?

林东明说县里要搞种植甘蔗大会战,实现以糖兴县的大目标,要我们先了解全镇耕地有多大潜力。

卜正宗听了苦笑说种蔗?现在大家都把心思用在种桑养蚕上,哪里还想种蔗。

林东明说多条财路不好吗?

卜正宗却说讲得好听是财路,搞不好变成灾路,种蔗的苦头尝够了。

林东明知道他讲的是当年糖厂坑农的事,心里变沉重起来,政府失信,要挽回影响谈何容易,但他还是耐心地说当年糖厂内部管理不善造成了恶果,如今害群之马早清除了,加上这回是省糖业总公司来承包,岂能让旧事重演。

卜正宗一脸怀疑地说清除了旧的,谁能保证不冒出新的?

卜正宗平时好抬杠,知道一时难说服他,林东明便换个话题,关切地问今年茧价。

说到茧价卜正宗兴趣就来了,说今年每斤收购价是二十五元,大户收入不下三万,小户也有一万多,去年更好,每斤卖到二十八元。

林东明赞许说种桑养蚕这条路走对了,不过丝厂出问题怎么办,茧商压价怎么办,要小心哑巴吃黄连啊,凡事不能总见子打子。

卜正宗被他点中了要害,求助地说是啊,有一年我们只卖九块钱一斤,真是亏到家了,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

林东明这些年虽然对茧价很关心,可他还是被卜正宗问住了,市场经济是只无形的手啊,如何让养蚕户不挨宰或是少挨宰,资本论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党校教授也没教会他。他去年去南边考察遇到一位种果大户,荔枝丰收却被果商联合压价,弄得叫苦连天,丰收的红利都让人家拿走了,看来谁掌握价格谁才掌握主动权。于是他便对卜正宗说老卜,如果养蚕的联合起来制定价格,谁还能宰你们?

卜正宗一听连忙追问说怎么联合?

林东明说我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不过可以跟人家外地学,外地有种花协会种果协会,制定个章程就好办了。

卜正宗却说不懂行情,协会有个鸟用。

林东明笑了笑说现在是信息时代,丝厂收多少蚕茧出什么价钱网上都有,如果再搞个协会微信群情报共享,还愁不懂行情吗。

卜正宗听了乐得直拍大腿。

中饭后,八个村民小组长都来了,都带来了桑地粮地的统计报表,林东明粗略浏览一下,一再强调数字的精准度,直到他们都打了保证他才放下心来,然后便向他们传达种蔗大会战的精神,他们和卜正宗一样对种蔗热情不高,于是林东明说大家对种蔗有顾虑可以理解,从前确实做得不好,可大家应该允许政府改正错误嘛,这回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种蔗可以享受多种政策补贴,不种将来会后悔的。

组长们一听是姜太公钓鱼,都表示回去发动群众,林东明随即把有关政策材料发给他们,解答一番之后才把他们送走。这时已经是午后了,林東明让卜正宗用摩托车送他去牛头村,那也是他包片分内的点。

这一路桑田茂盛绿风拂面,卜正宗眉飞色舞大谈其种桑养蚕的大好形势,林东明忍不住泼冷水说老卜,福兮祸所伏,现在是经济全球化,万一丝厂那头肚子痛,这头难免要拉稀,两手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年金融危机,不知拖垮了多少企业。卜正宗听了惊出一身冷汗。

到了牛头村村主任牛尚荣家,卜正宗就回去了, 包村干部罗自凤也正向各村民小组长传达种蔗大会战精神,情形跟卜正宗那边差不多。不久王琦也赶过来,说古竹村情况也不太妙。见太阳快下山,林东明说了声打道回府,便跨上王琦摩托车的后座。

3

林东明回到镇里时,刘同乐正在办公室等他,说县种蔗指挥部来电话,要求五天内上报种蔗面积。林东明喝完一大盅开水,没好气地说怎么搞的,上次开会定的是二十天后上报。刘同乐说蔗指办是根据省糖总的要求催报的,人家要纳入全年规划。林东明叹口气说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就最后那天报,要不就给它报个风数。刘同乐听出他的牢骚,心里也有同感。所谓的风数,其实是下面应付上面上报的虚数,不报不行,反正很少下来核查,就算核查也可以改口说调整,虚晃一枪就过去了。难怪人常说上面一动嘴下面跑断腿,这种风气太损人了。

这样做事,哪谈得上精准呢?精准二字,说来好听,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林东明不由得心中感慨万分。

接着刘同乐谈起他那个包片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然后,他通报个路上听到的信息,说邻县正在引进两家新丝厂,林东明听了心头一动,说这对养蚕户绝对是个利好的消息。本县为什么不引进丝厂?难道这不是很好的财税来源?刘同乐说可能是害怕污染。林东明反问说糖厂不也污染吗?二人正在议论这些,邓超立、莫丹英也回来了,林东明说看来我们不仅要动员群众种蔗,还要保护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次日上午包村干部集中会议室开会,讨论如何落实种蔗任务。林东明在开场白里说习总书记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老板,我们是人民群众的打工仔,现在要动员老板种蔗,是考验我们对老板忠诚的时候了。

林东明的话既风趣又严肃,引来了一片笑声,可笑声过后却没人再开口,见冷场太久,林东明只好指定罗自凤先发言,罗是农推站站长,平时不太说话,见书记点了名她才说我发现牛头村有零星蔗地,长势很好,都是套种的,不过都是果蔗,不是糖蔗。

大家一下子哄笑起来,果蔗糖蔗两回事,这明明是牛头不对马嘴嘛。

王琦也说古竹村也有人种果蔗,面积不大,也是套种的。

这时刘同乐回忆说,大集体时代就有人种果蔗了,多在自留地里种,生产队也种一些,那时水果品种少,都是外面来收购,现在不来了,种果蔗的也就少了。

林东明眼前一亮,饶有兴趣地问罗站长,纯种与套种相比哪种效果好些?

罗自凤说纯种产量高些,但是套种通风透光好,单株比纯种优质,套种便于轮作,对保护土壤肥力大有好处,粮蔗套种、菜蔗套种、烟蔗套种,都值得推广。

林东明又问桑蔗套种行吗?

罗自凤说完全可行,桑叶茂盛期采叶养蚕,蚕虫吐丝期给桑树剪枝,促进甘蔗生长,等进入甘蔗收获期,桑树正好抽枝长叶,只要把周期调整好,一切都不成问题。

听完罗自凤一席话,林东明豁然开朗,跟刘同乐交换几句便宣布散会,让罗自凤带他们几个到牛头村实地查看。

半个钟头后他们几部摩托车来到罗自凤说的那块蔗地,户主牛本能正给套种的烟叶打顶,见到镇领导便停下来跟他们打招呼。

林东明绕地头转了一周,赞不绝口地说牛哥,你的甘蔗和烟叶长得真好,有什么好经验啊?

牛本能说没什么鸟经验,勤快点就是了。

林东明又说果蔗能收三四千斤吧,卖三千块不成问题吧?

牛本能说得个鸟,能卖两千块就不错了。

刘同乐插嘴说如果改种糖蔗,你愿不愿意?

牛本能笑了笑说蠢鸟才想种糖蔗,那年我种了三亩,砍蔗堆路边二十天糖厂才运走,我给父亲守孝才三天呢,打死我也不再种了。

林东明赶紧说牛哥,要是随砍随运你种不种?

牛本能摇头说,随砍随运?哪个鸟人敢保证啰,到时候又白等我去找谁问数?

林东明信誓旦旦地说我来跟你签合同,到时候如果做不到,我这个书记自动下台。

牛本能却说这鸟话没有用的,你不在龙头当书记,换个地方照样当,挨坑的还不是平头百姓。

见牛本能开口一个鸟闭口一个鸟,林东明索性说牛哥,如果我做不到,我认罚,两个月工资全给你,怎么样?

牛本能这才哈哈大笑说一言为定。

林东明他们转身刚离开,牛本能追上来说书记,我们村去年受水灾,我家房子快倒了,听说镇里有改造危房的补助,定下来了没有?林东明说正在研究,很快就要落实。牛本能这才回到地里。

离开牛本能来到红松岭。林东明叫大家下车,以商量的口吻说看来要完成种蔗任务,首先得挽回当年失信造成的影响,重建我们在群众中的信誉,重建信誉光凭嘴巴是不行的,关键是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各位有什么办法,拿出来大家合计合计。

话声一落,邓超立扔掉手中的烟屁股,蛮有把握地说我认为目前最快当稳妥的办法是挂钩,将种蔗和有关惠农项目挂钩,和硬化村路挂钩,和危房改造挂钩,甚至和沼气项目低保安排挂钩,验收合格兑现承诺,既完成任务,群众又得好处,到时候信誉也就回来了。

邓超立话音一落,刘同乐立刻附和表态说老邓讲得对,我看目前也只好先这样办。在场的莫丹英他们都表示赞成。

回到镇里,林东明整夜翻来覆去地考虑邓超立的挂钩方案,他之所以没有立即表态,完全出于对这一方案有所质疑。挂钩虽然算不上什么创新,严格地说它属于应急的旁门左道之术,但具有一定的对冲功能不可忽视。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的兴家之道,做事先问合算不合算。从某种意义上讲挂钩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运用得当事半功倍。他还想到,光给县里立军令状还不够,还得向农户立军令状,这样才能打消“牛本能们”的顾虑。经验告诉他,只要做到精準挂钩,再难的事也会迎刃而解。这些年“精准”二字总挂在心头会上说会后讲,做事不精准后患无穷啊。

想到这里,心里算是有了谱,刚想合上双眼入睡,手机却响了,一接听,原来是王昌林打来的,大吐苦水说他正为群众不愿种蔗伤脑筋,龙头镇有什么好措施别保密啊,同是官场苦行僧要互相关照啊。林东明打着呵欠说我正想向你老兄请教呢。王昌林说了句请教个鸟便挂机了。王昌林这一打扰,把林东明的睡意全赶跑了,于是索性坐起来抽支烟,心想王昌林一向挺干练,如果不是焦头烂额断不会找上门来的。王昌林也和自己一样从机关抽来挂职,比自己大三四岁,原先在商业局物价股当股长,往常去县里开会两人没少交流心得。上回吃饭,王昌林向自己流露打退堂鼓的念头,说在下面泡八九年了,当官当到头了,真想回县里弄个闲职当当算了。是啊,全县当年下来挂职的只剩下他们两位了,这把交椅越来越不好坐了。是不是也建议王昌林试一下挂钩的套路?林东明想想觉得不妥,便打消这个念头。西部五乡镇数龙头镇最大,这回种蔗面积占五乡镇的三分之一,看来都唯龙头镇马首是瞻,而蛇大窿也大,龙头镇比他们更难啊,万一挂钩这个方子药不对症,岂不是害了人家?

4

思前想后,林东明和刘同乐商定拍板,采纳邓超立的挂钩方案,临时成立惠农项目办公室,由邓超立、莫丹英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尽快把挂钩精准落实到位。邓超立、莫丹英也不含糊,得了令箭立即召开包村干部和全镇村干联席会议,布置惠农项目与种蔗项目相挂钩,反复强调要按林书记定的调子实行精准挂钩,验收不合格绝不兑现,同时立下军令状,给群众一颗定心丸。罗自凤也在会上作套种轮作的技术辅导,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牛本能得知危房改造要和种蔗挂钩,二话没说决定把四块责任地都改种甘蔗。这天他正打算去村主任家签协议,没想到村主任牛尚荣却陪同林东明和罗自凤、王琦上门来了,林东明说牛哥,那天在你家蔗地我们讲过要一言为定,你还记不记得。牛本能说当然记得。林东明说那我们现在就来签协议吧。罗自凤当场拿出协议书摆在桌子上,牛本能在协议书上签名,林东明却在协议书的空白处写道:如不能完全履行协议,本人认罚两个月工资。牛本能看过一脸吃惊地说林书记,那天是开玩笑,不算数吧。

林东明正色说书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王琦当场把这些拍成视频马上发了出去,牛尚荣问牛本能当真要图林书记两个月工资?牛本能连忙说哪里,我不过是和书记赌一回真心不真心。

这一赌,包村干部们竟纷纷效法,赌出一派新气象,钩挂了,蔗种了,皆大欢喜,林东明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用不着多久,一片片甘蔗林拔地而起,连空气都是甜的了。王昌林的木棉乡和那几个乡镇也侦察到龙头镇的挂钩做法,也跟着照抄作业依样画葫芦地行动起来。

不久上级组织部派乡书记外出考察,林东明也在其中。临走那晚,卜正宗来汇报说樟木村的养蚕协会有眉目了,请林书记审一审协会章程草稿,是自己儿子在网上弄到的。林东明看后,划去养蚕二字改成种养二字,见卜正宗大惑不解,便解释说协会是会员的利益共同体,把种的养的都归进来不更好吗,越有利益大家才心更齐的呀。卜正宗才恍然大悟,接着林东明又圈圈点点了些字眼,才交给卜正宗。卜正宗满心欢喜地接过章程草稿,说全体协会会员都搞了桑蔗套种,争取双丰收,说完就告辞了。

第二天出行前林东明特地交代王琦,要他抽空到卜正宗那里走一趟,为他那个种养协会鼓吹鼓吹,把各村都带动起来,然后才登上考察团的大巴。

5

和以往不同,这回考察的是与绿色生态农业相关的内容,有大型集约化养猪企业,有热带水果的深加工企业,有公司加农户传统油茶项目,行程安排得很满。那天去参观一个全封闭养牛场,林东明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全是栏养,全是以发酵的蔗叶加配合饲料快速育肥,从崽牛到成品牛只用半年,肉质鲜美胜过传统放牧。龙头镇六万亩套种蔗地,每年养万把头成品牛就是近五千万产值啊,一条好端端的财路躺在脚下哪里去找?正想得甜水,手机的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电话是王琦打来的,向他报告两条信息,第一是已经有九个村决定成立种养协会,农户参与十分踊跃,这完全超出自己的预料,他感到很兴奋。第二是县蔗指副指挥长孔天任下来检查种蔗情况,在抽查卜正宗那个村时,对他们的桑蔗套种大为光火,顿时勒令拔掉桑枝补种甘蔗,群众十分不满,邓超立当场就顶牛说拔桑枝是坑农,从前糖厂坑农事件不能再重演,孔副指挥却甩下一句谁干扰县里的战略部署后果自负就走了。两条信息一好一坏一喜一忧,心想邓超立勇气可嘉,似乎欠点冷静。他拨打邓超立的手机,可是对方关机,他又拨打刘同乐的手机,接听的却是刘的老婆,说刘正高烧住院。他忙问候了几句,暗暗为刘同乐担心。还有三天考察行程,这三天比三年还长啊,他为自己立的军令状担忧起来。

孔天任这番折腾让林东明有一种受伤的感觉,当初自己还在县财政局当预算股长时,孔某人正好在县糖厂任主管生产和调度的副厂长,坑农事件后才调到县经委当个副科长。时过境迁,总该有点长进吧,可从前坑农,如今还是坑农,初心何在?使命何在?

那晚回到鎮里,放下行李包林东明就把邓超立找来,急切地问起他和孔副指挥长冲突的事。邓超立说,他孔天任蛮不讲理,不但勒令拔掉发芽的桑枝,还指责我们搞套种是虚报种蔗面积骗取补贴,我才跟他闹起来的。林东明了解邓超立的火爆脾气,得理不让人,于是就说原则上你是对的,不过不该在群众面前闹,要策略一点。邓超立听了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

这时住隔壁的刘同乐听到动静推门进来,林东明忙问起他的病情,刘同乐说重感冒而已,那天和罗自凤去马鞍村推广土豆套种技术淋了场雨,回来就发高烧,现在没事了。林东明这才放心,跟他们谈起引进肉牛项目的想法,聊得正起兴,王琦拿手机跑进来,说是让他们看正热播的视频。

视频上很热闹,一是邻近的板腊乡群众抵制孔天任拔桑枝的场面,一是群众到县信访局上访强烈要求制止坑农。真是大路不平众人啃。林东明看了这些,痛心地说,群众不愿干的事我们不能做,政府违约、违法、失信都是低级错误,再犯下去就难向群众交代了,习总书记反反复复讲要以人民为中心,有些人就是不往心里记。

拔桑枝事件一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 没想到龙头镇也成了全县的新闻眼,他们的“蔗+X”的套种模式上了电视,种养协会也上了报,蚕房里的访谈节目点击率居高不下,田间地头拍的视频就更不用说了。林东明想,会不会是王琦鼓捣出的鬼点子,人怕出名猪怕壮,虽然不是自吹自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何况龙头镇还有不少短板。

6

流水不改旧时没,林东明依然隔三岔五下村,三个多月了,甘蔗长得齐头高了,那些套种作物也都生机勃勃,那些拔节的桑枝也齐腰高了,绿得发亮的桑叶有小巴掌大了。天公作美风调雨顺,没什么比这欣欣向荣的风景更叫人开心的了。

那天在卜正宗家看蚕虫吐丝,那些可爱的小虫白胖透明,变戏法似的吐着洁白的细丝一圈一圈地缠绕着自己,令人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名句,原来作茧自缚也是一种牺牲,他为蚕的奉献精神感动着。这时刘同乐来电说李县长下来检查工作,正在办公室等他,他只好离开卜家的蚕房往回赶。

李县长的到来让林东明有点忐忑不安,上回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报规划时林东明把龙头镇的总产值增幅定为百分之六点五,比全县平均增幅低零点三个百分点,是否拖了全县后腿?他和刘同乐仔细估算过,种蔗、养蚕、套种作物,还有正在引进的肉牛项目,满打满算也就是二点八个亿,这个估算是很客观的。领导对这类数字很敏感,那天他汇报时李县长脸色特别凝重,对养蚕似乎特别在意。如果不是这些,或许是别的什么吧。

回到镇里把摩托车一停,一路小跑上二楼,一进办公室就被李县长按在沙发上,笑着说我每次下来你总是在下面转,是不是有意和我玩捉迷藏。林东明也幽默地说领导搞突然袭击,下面防不胜防啊。说得在座的都笑了。见林东明掏出小本本,李县长摆手说同乐刚才汇报过了,这两天在西部转了一下,总体上看龙头镇的形势最好,你们报的百分之六点五增幅县里是认可的,今天我来是向你传达另一件事,前天常委开人事会,决定免去孔天任县蔗指副指挥长的职务,由你接任,主管全面,副县级,已经上报市委了。

林东明一怔,老半天才喃喃地说容我考虑考虑,龙头还有些事没做好。

李县长说组织上决定,不容考虑了,临危受命,担子不轻啊,你走后刘同乐同志全面主持龙头镇的工作,他也是把好手嘛。

李县长因为要去市里开紧急会议,说完就起身下楼,林东明送他到小车旁,他拍拍林东明的肩膀,沧桑而贴己地说东明啊,上来帮老哥一把啊。

林东明服从地点了点头,目送李县长的小车远去,临危受命四个字沉甸甸压在心头,到底危在何方,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周后任命书下达,十天后所有工作交接完毕。这一天林东明最后一次下村回来,饭堂炒了几个小菜,让几位领导座谈座谈。

一开始刘同乐就举起酒杯说衷心祝贺我们的官场苦行僧修得正果。林东明摆摆手说什么正果啊,前面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还是在龙头好,还是我们这个班子好。莫丹英也红着眼睛动情地说我们也舍不得让你走。邓超立不满意这种情绪,瓮声瓮气说人往高处走这很正常的,舍不得也要舍,干杯,为我们的班长送行。

斟上第二杯时,刘同乐又说我听小道传闻,省糖总变卦了,国际糖价下跌,库存积压严重,要停掉县糖厂扩建项目,不知是真是假。

林东明点头说有这回事,我上周从蔗指办秘书那里知道的,不过你们要保密先不要外传。

邓超立将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叩,牙根痒痒地说省糖总简直是扯淡,当初再三催报种蔗面积,如今想变卦就变卦,这不明摆着坑下面吗。

莫丹英也气呼呼说难道让我们白忙半年不成?扩种的十几万亩甘蔗谁来消化?

林东明这才想起李县长临危受命的话,叹了口气说这就是我的任务了。常务副指挥长这碗干饭不好吃啊。说完举杯一饮而尽壮壮底气似的。

大家怔怔地看着他,谁也不出声。王琦过去给他斟满酒杯说书记,这项目越看越像突然停在半空中的过山车,悬啊。

过山车——这比方太酷了,要不怎么说是临危受命呢,开弓没有回头箭,林东明又干下一杯。

这顿饭大家话少酒也少,五味杂陈,心里都不好受。林东明回到房间,打手机告诉老婆他调县蔗指的事,老婆只回答“知道了”三个字就挂机了,懒懒的很像无所谓,令他怅然若失。

这一夜,背靠床头他毫无睡意,他想抽支烟却又忍住了。几天来在下面转村,脑子里全是临危受命这四个字,动员群众种蔗可以用掛钩来解决,而以后砍蔗往哪里运?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个履新的常务副指挥长,几个月后要交出什么样的答卷?脑勺枕着床靠上沿,硬硬的抵得脖子生疼,他习惯地用力拧了拧,脖子咯的一声,刹那间脑际闪出“碰硬”两个字,千方百计都想过,唯有横下一条心去“碰硬”,哪怕与省糖总对簿公堂,也要向这个庞然大物讨回公道,你的行情大还是我的民情大?民情大过天啊。看来这只出头鸟非自己莫属了,只有这样,牛本能们才不会再失望,自己给群众立下的军令状才不会变成一张废纸。铁肩使命,没退路了。想到这,心中陡然生出一股力量,迅速化成强悍的豪气上下贯通着贲张着,仿佛一身都是胆了。

所有的忧虑和顾忌终于一扫而光,从床靠上滑下来,脑瓜压上枕头不久便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坐在高入云端的过山车上,疯狂旋转急剧攀升坠落,人们在尖叫声中摇晃着颠簸着。这斗胆者最惊险的游戏啊,亢奋的灵魂一次次忽上忽下追风赶雷地翻转在苍穹深谷之间,一阵阵抑制不住的怦怦心跳像一面激越的军鼓撞击胸膛,逼着你一往无前地冒着风险而又周而复始地演练轮回,这玩命的过山车啊……

责任编辑  李路平

猜你喜欢
同乐王琦东明
人鸥同乐
裘东明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老少同乐
《皇帝的新装》后传
沈腾:我俩是拆不散的“冤家”
再谈高考物理规范答题问题お
兔猴同乐
“夏洛”沈腾“一次就好”: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副局长自杀,匿名举报信泰山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