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2020-01-05 09:41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农村

头 条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三农”目标要求,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化兜底保障。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持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4亿中国人的饭碗,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强农户社会化服务。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要 闻

◆国家继续实行夏粮最低收购价政策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2020年国家继续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油菜籽继续由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预计小麦收购量1400亿斤左右、早籼稻200亿斤左右、油菜籽240万吨左右。收购价格以稳为主,预计普通品种价格将围绕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上下波动。

◆农业农村部发布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置方案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全国“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农业农村部及各小麦主产省农业农村厅成立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置指挥工作专班,协调处置突发情况,对外公布应急值守电话。出现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跨区作业、机具供需严重失衡、极端天气造成大范围机收困难,农机加油紧张等7类突发情况,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围绕安全平稳、高质高效地组织完成“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大会战任务,切实保障农机在“三夏”农业生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千方百计加快农机作业进度、不误农时,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影响减到最小、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为夺取夏粮丰收、夯实秋粮生产基础提供坚实的机械化支撑。

◆我国注重以信息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普遍覆盖,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实现遥感监测、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乡村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网络扶贫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江苏以产业富民带动全面小康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农业产业富民工作座谈会强调,深化实施农业产业富民工作,要深刻认识农业产业富民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大产业带动大扶贫,强主体引领强产业,以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推动扶贫成效的高质量;认真总结农业产业富民工作成效,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还要“迈好步”,推动产业富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富民工作与苏北农房改善、低收入村集体经济发展、“万企联万村”等工作有效衔接,解决好苏北农房改善后产业发展问题,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发挥好农业产业富民挂钩团队作用,加强对重点县区产业规划项目、帮扶资源对接、市场推介服务等督查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重点县区重点打造1~2个特色产业集群,3~4个新兴特色产业,总结形成1~2个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模式。

◆江苏力促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江苏省召开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视频调度会,要求各地全力以赴抓好生猪、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进度要再加快,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苏南主销区要立足于自己养,千方百计提高地产生猪保有量;苏北苏中主产区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努力达到更高水平的恢复目标。销区和产区要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长久稳定的供需关系。潜力要再挖掘,推动空栏猪场有序复养、安全增养,加强区域内种猪、苗猪统筹调度,在发展大型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同时,加快推动家庭农场养猪,不断增加产能。防控要再严密,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有效防控疫情。环保要再落细,大力推进生猪健康养殖和产业绿色发展。

◆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启“快进模式”

江苏省农业农村系统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区域,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总投资60多亿元的495个在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预计6月上中旬水稻栽插时全部投入使用。2020年全省将再新建高标准农田36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万亩,建设田间硬质路4500公里、农桥8000座、泵站3000座。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实施“责任制、承诺制、奖惩制”三制联动措施,对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设区市、县(市、区),在激励考核中加分,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则采取约谈、通报批评,扣减下年度项目资金安排等措施进行处罚。江苏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式上加大创新力度。重点包括鼓励各地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试点;围绕“管得住、用得好”总体要求,推进形成建管并重新局面;鼓励各地通过财政补贴、先建后补等方式吸引镇村集体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建设;开展农田建设项目先建后补试点,引导鼓励地方财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等。

◆江苏启动秸秆禁烧巡查工作

江苏省2020年秸秆禁烧巡查全面启动,时间为夏季5月20日—6月30日,秋季10月10日—12月31日。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点公路沿线,高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周边,以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开展巡查,对露天焚烧垃圾荒草、枯枝落叶等行为及时发现、制止。对发现的秸秆焚烧火点将进行通报,并将各地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作为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考核的重要内容。

数 据

◆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16连丰”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16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近些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重大农业科研专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举措,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农村部携手电商平台打造100个示范县

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在2年内建成100个示范县,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便捷、顺畅、高效。“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正式启动,也拉开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加速互联网化的序幕,将进一步释放农产品电商的增长潜力。

◆我国农村网民数量突破2.5亿

近年来,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累计支持1180个示范县,实现对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有力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事业发展。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规模总体扩大8.4倍。到2019年底,全国农村网商达到1384万家。截至目前,农村网民数量突破2.5亿,网购已成为农民生活的常态。

◆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元

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元,退耕还草每亩退耕地补助850元。

◆江苏可溯源农产品市场主体达1.5万个

2019年,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7.4%,比上年度提高9.6个百分点;地产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9.6%,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监测等“一张网”管理。全省共有1.5万个可溯源农产品市场主体,累计出具追溯标签409.8万张次。

动 态

◆苏州发布全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苏州市政府在京召开联合发布会,共同发布《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试行)》,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体系。《指标体系》设定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城乡融合四个大项,构建起一、二、三级指标体系,涵盖大市级、县级市(区)、镇(涉农街道)三个行政层次。《指标体系》起点高、标准高、定位高,既有国际视野,又有苏南视角,充分体现了“谋在先、走在前”的使命担当,为江苏乃至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树了榜样”“探了路子”。

◆南京六合农村危房改造获国办通报表扬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荣登榜单。六合在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占全市近一半的情况下,5月底在全市率先完成542户年度改造任务,其中,新建翻建267户、维修加固275户。

◆扬州给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奖补

江苏省扬州市确定2020年度全市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名单,纳入建设计划的共有121个村庄。达到考核标准的每个村庄,市级财政将给予40万元奖补资金,各县(市、区)政府也将按照不低于市级奖补资金1:1的标准配套给予专项奖补,确保2020年实现美丽宜居村庄达标率达到省高质量发展指标要求。

◆泰兴精准助力返乡农民工就业

江苏省泰兴市近来采取“点对点”的就业服务模式,一方面针对部分有在家门口就业意向的返乡农民工,多方采集本地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优化招工服务,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留在家乡就业;另一方面,对于近期外出复工的返乡农民工,切实履行劳务输出地相关职责,认真评估返岗人员健康情况,同时与劳务输入地人社部门联系,建立返程返岗复工绿色通道,帮助返乡农民工快速外出就业。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