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0-01-05 23:16康林善妙学春
科技和产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昌融合旅游

康林善, 妙学春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系, 甘肃 金昌 737100)

产业融合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产业演进的新趋势,对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重塑产业形态,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推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将会提升体育的聚合力、文化的影响力和旅游的竞争力。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明确指出,“要促进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金昌市作为缘矿兴企、因企建市的工业城市,面临着资源依赖、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单一、接续产业缺乏、环境压力加大等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为了破解资源型工业城市发展困局,金昌市立足于市民,服务于市民,“以花为媒”让健身健康成为生活的标配,积极探索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拟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实践的理论逻辑,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新路径。

1 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东临武威,西接张掖,南依祁连山脉,北靠巴丹吉林沙漠,是镶嵌在丝绸之路黄金段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著名的镍都,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是中西文化的辐射之地,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碰撞之地[2]。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金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悠久辉煌的历史,留下了历史沿革和自然风情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资源,造就了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马家窑文化、沙井文化、红色文化、现代工业文明、民族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和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特别是反映2 000多年前神秘消失的古罗马军团历史的骊靬文化,它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明证,是丝绸古道上的“活化石”。

金昌南枕祁连雪山,北拥瀚海大漠,从南到北150公里的区域内,罕见地集聚了雪山冰川、森林马场、平原草甸、戈壁绿洲、沙漠湖泊等五彩斑斓的地理景象[3]。在这条线上,点缀着草原文化、马家窑文化、沙井文化、红色文化、现代工业文明、民族宗教文化等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着神秘骊靬、圣容古刹、汉明长城、三角城遗址、北武当山、紫金苑、金水湖、植物园、玫瑰谷、龙首湖、金川公司科技馆等丰富多样的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的差异化自然人文景观,为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近年来,金昌市紧紧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紫金花城、神秘骊靬”两大景区,着力宣传“中国镍都、神秘骊靬、紫金花城、沙海乐园”四个形象品牌,推出“紫金赏花、骊靬揭秘、祁连揽胜、工矿探奇、乡村寻美、沙漠历险”六张体育文化旅游特色名片。组织举办了中国·金昌骊靬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金昌青少年国际生存训练营、金昌国际马拉松赛、香草文化旅游节、特种旅游文化节暨西部汽车露营大会、冬季自驾游旅游节、冰雪(冰雕)文化艺术节、花城论剑国际武术大赛、“薰衣草之约”集体婚礼等体育文化旅游活动,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2 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受全球市场疲软和国内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影响,有色冶金行业持续低迷,金昌市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下行压力增大。金昌市的主要工业产品镍,价格从2007年的最高时48万元/吨,一路下跌,2016年最低时仅为6.46万元/吨,距离每吨10万元的盈亏平衡线相去甚远。金昌市的GDP及GDP增长速度持续走低,GDP增长速度从2012年的16.54下降到2018年的8.9,2017年甚至低至1.9。

金昌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困境,主动探索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努力摆脱对资源的单纯依赖,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38.3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1.22亿元,年均增速9.25%;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13年的6.3:72.7∶21调整为2018年的7.2∶54.5∶38.3,第三产业占到近四成。体育、文化、旅游都具有精神文化属性,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产业关联性。[3]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是低碳、绿色、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金昌市紧紧围绕独特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以花为媒”另辟蹊径,逐步构建了“体育+”和“+体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双向融合发展机制,产生了1+1+1 > 3 的聚合效应。

2.1 体育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空间延展

金昌市围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布局了紫金花海、风沙大漠旅游区、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和南坝滑雪场等项目,规划建设了金昌市体育产业园,成功举办了中国·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金昌国际马拉松、全国毽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形成了以大型体育赛事为驱动力,推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塑造品牌赛事的良好格局。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6年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名单中,甘肃省3个县区——酒泉市肃州区、玉门市、金昌市金川区,被命名为“河西走廊(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

中国·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学生、国际组织代表参加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拔河、沙漠10公里越野等比赛项目和花卉创意、搭建帐篷、火星基地等体验项目[6],已成为全国青少年体能训练、能力提升的品牌活动,有力地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青少年生存训练营从2012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7届,7年来共有来自35个国家、国内32个省市的青少年参加,总计参与人数达到5.7万余人。活动线路在2016、2017年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已成为国内外青少年中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金昌国际马拉松赛、沙漠马拉松赛、全国毽球公开赛、国际武术交流等大型赛事,受到了省内外体育爱好者的追捧,市区酒店宾馆一度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各大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带动了金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金昌的对外知名度。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群众对身心健康、休闲养生的追求越来越高。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金昌将依托地域、气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动休闲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力争让“运动健康之城”成为金昌的又一张新名片。

2.2 文化产业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品质提升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是体育产业的重要法宝。金昌市相继建成骊靬文化产业园、文化一条街、读者小镇、边洼里民俗文化产业园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围绕打造“紫金花城·浪漫金昌”城市品牌形象,推动民间民俗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培育形成春节文化活动月、广场文化艺术节、少儿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节、节会文化等文化活动品牌的扶持力度,筹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带动社会文化消费,激活地方文化产业。创编《骊靬神韵》、《花语者》等精品演艺剧目,创作旅游宣传片、歌曲MV,举办书画摄影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推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借助《天将雄狮》、《骊靬情》、《者来·来者》、《金昌的花海》、《金骆驼》等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公映,宣传金昌体育文化旅游,提升品质内涵。[3]

2.3 旅游产业促进体育文化产业融合的市场拓展

金昌市紧紧围绕香草花卉产业,另辟蹊径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破解既无名山大川又缺名胜古迹的难题,打造出“西部花城”的美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吃、厕、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薄弱环节,完善重点景区厕所、停车场、服务中心、导览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开通兰州——金昌旅游专列,建成旅游厕所13所,游客集散中心、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各1家,评选出“金昌旅游特色餐饮名店”20家,乡村旅游餐饮示范店10家。引导市场研发香草花卉、有色冶金、骊靬文化、陶艺花饰等文化旅游商品20种,扶持文化旅游商品生产营销企业45家,培育研发文化旅游商品20个系列100余种,兑现引客入金旅游优惠政策补贴资金198.47万元。金昌市旅游企业呈现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的态势,旅游产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拓展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3]

3 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3.1 “文化+旅游”审美教育模式

金昌市按照全域旅游和景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地域内独特的古堡、雪山、沙漠、绿洲等文化元素,整合骊靬古城、圣容古刹、汉明长城、三角城遗址、北武当山、金川公司科技馆等历史人文遗迹,进行符号化、情景化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样式,构建具有差异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审美教育模式。

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则融”的原则,统筹指导全市的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建成紫金苑、龙首湖、北部绿色生态景观区、花文化博览馆、玫瑰谷、植物园等景点。实施市区立体绿化、街景花坛等景城一体化项目,形成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花中的景观效果,营造市民享、游客赏、慢生活、细阅读的体育文化旅游氛围,“金昌蓝”“紫金花”成为城市最靓丽的名片。

紫金花城景区,已经形成以紫金苑为核心,北部绿色生态景观区、玫瑰谷、植物园、龙首湖、金水湖等城市景观和景区珠联璧合、联动发展的良好布局,形成了“四季有花、处处有景、人在景中、城在花中”的景城一体化效果[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花文化博览馆就是传播花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赏花之余,金昌市积极对市民和游客普及花文化,让花的艺术落地生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做足“花样”文章,使城市有了个性、多了魅力。

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使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美丽的花海,也使城市的建设治理水平和整体的形象品味大幅度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城市人气和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提高,形成了“市民享、游客赏、慢生活、细阅读”的体育文化旅游环境,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3]。

3.2 “体育+旅游”休闲娱乐模式

随着国家“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以及“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提出,冰雪运动等特色体育项目逐渐受到追捧,成为新的体育旅游消费热点。金昌市立足冰雪资源优势,精心谋划冰雪产业发展,做好冰雪文章,厚植冰雪文化,培育冰雪品牌,做大冰雪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冰雪体育旅游的需求,带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同频共振的“体育+旅游”休闲娱乐模式。

金昌市南坝滑雪场的建成运营,填补了金昌冬季冰雪体育文化旅游项目的空白,标志着全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开始由夏季观光游迈向冬夏综合型体验游。项目总占地面积147亩,雪道总长1 000多米,总造雪面积10万平方米,设高山滑雪、雪地摩托越野、儿童雪橇、雪地飞碟、冰雪迷宫、雪雕等特色冰雪运动项目,日可接待游客2 000余人。配套建设有3 500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务大厅,能满足游客餐饮、住宿、健身、休闲、购物、娱乐等各项需求,是一个集冰雪娱乐、房车住宿、特色餐饮、森林探险及户外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圣地。

金昌市通过打造冰雪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培育冰雪体育文化,展现冰雪运动魅力,辐射带动周边冰雪运动发展,推动了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3.3 “文化+体育”社交生活模式

体育产业是一个文化性较强的行业,具有较强的精神文化特征,以文化为逻辑的产业间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7]。只有深入挖掘体育产业的文化内涵,展示其特色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8]。近年来,金昌市以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以文化内涵、文化构思、文化形象增强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互动发展的“文化+体育”社交生活模式。

中国·金昌青少年生存训练营活动,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为宗旨,通过沙漠探险、火星基地历奇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在户外运动中强身健体,在团队协作中砥砺品格,在互学互帮中提升素质,已成为全国青少年体能训练、能力提升的品牌活动和让世界了解金昌、让金昌走向世界的精品项目,受到国内外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

青少年生存训练营从2012年开始举办以来,不仅成为青少年锻炼意志、超越自我,开拓视野、收获友谊的人生成长记忆,而且也成为领略镍都工业基地人文历史,畅游紫金花城浪漫胜景,揭秘古罗马人骊靬遗韵,感受巴丹吉林沙漠自然景观,体验火星1号基地非凡神奇,品尝西北特色美食的精品体育文化项目。

3.4 “体育+文化+旅游”情感升华模式

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集聚共享能够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金昌市以马拉松品牌赛事为平台,整合体育IP、文化IP、旅游IP,提升金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体育+文化+旅游”情感升华模式。

马拉松作为一项挑战人类极限、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的现代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金昌国际马拉松赛自2016年成功举办以来,赛事级别和规模逐年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成为市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传递体育精神、展示金昌城市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9]。金昌国际马拉松赛对区域文化和生态特色进行全面整合,赛道途经金昌市人民文化广场、紫金苑、金昌植物园、金水湖、西湖公园、矿山公园等多处景区,充分展示金昌独特的西部花城景色、戈壁矿山景观、良好营商投资环境和 “全国文明城市”名片。通过高质量办好金昌国际马拉松赛,凝聚金昌人民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宣传金昌,推介金昌,成为展示金昌新发展、城市新形象的大众体育文化旅游盛宴。

4 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但产业发展滞后

金昌市既有体现古代文明的骊靬古城、汉明长城、圣容寺唐塔、明代永昌钟鼓楼等历史古迹,又有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点石成金”的镍钴工业文明和现代戈壁节水观光农业;既有圣容寺、云庄寺、亥姆寺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又有巴丹吉林沙漠历险等探险体验资源;既有金川峡、北海子公园、窟窿峡、祁连积雪、茫茫草原、大漠风光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资源;既有悲壮的西路军红色革命文化,又有温馨的现代农家庭院。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但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正在经历“从无到有的蜕变”,支柱产业和龙头项目尚未形成,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偏低,发展速度比较滞后,缺乏比较知名的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品牌。

4.2 生态环境脆弱,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难度较大

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尤其是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多为历史上留下来的长城、古城、寺庙等遗迹,主要以夯土结构为主,风化十分严重,遗迹破坏严重,导致项目开发建设难度较大,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5 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近年来,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态势明显,逐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审美教育、“体育+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社交生活、“体育+文化+旅游”情感升华等融合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总体看来,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融合动力不强、体制机制不畅、融合领域不广、业态简单相加等相关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融合发展的实现策略。

5.1 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加强政府对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建立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体育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行业管理部门,综合联动,转变职能,研究指导产业融合政策,统筹解决重大问题,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体育文化旅游综合功能的彰显,推动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建立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探索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行业自律。

5.2 以文化认同体验为核心,打造独特的品牌IP

文化认同体验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追我和确认的过程,是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高级阶段[10]。文化要素充裕性和强渗透性的特点[7],能丰富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打造立足大众,服务于大众,依托金昌独特的差异化人文自然景观,开发能够突出赛事体验、文化体验、旅游体验和情感体验的独特品牌IP,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提高产业的流量和附加值。

5.3 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体育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逐步打破了资本对传统产业投资的偏爱,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备受市场青睐。加强对康体娱乐、文化休闲等环节供给的投入,增加对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体育文化旅游产品服务品质,不断创新投资增加产品迭代,提高产品消费的附加值,布局体育文化旅游全产业链。

政府需加大融资方式,建立多元资金渠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PPP融资模式等多种方式,解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民间及国外资本投资,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体育文化旅游发展投入机制,推广股份制和效益驱动的产业投资机制,以“谁投资、谁开发、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外商、个体私营企业和相关产业投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完善开发资本结构,完善区域内竞争机制。

猜你喜欢
金昌融合旅游
张金昌简介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金昌浩、王正油画作品选
《融合》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正手击球弹性动作解析(三)
驾驭各式击球点(一)正手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