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新时代转变及其对教师的影响与要求

2020-01-05 05:38张娜
音乐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教师

张娜

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高校中约有75%以上的比例开设了与音乐相关的艺术课程,课程设置也从单一的音乐欣赏向音乐知识、音乐理论、音乐实践等方面过渡和扩展,使用的教材也日益丰富。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不管在公共音乐还是在专业音乐领域都出现了多元化的教育变革,这些变革反过来对于高校音乐教师来说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

当今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围绕西方传统音乐展开的乐理、视唱、大小调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复调、和声和相关的曲式体系等一系列与音乐相关的技能。然而,音乐文化和音乐技能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中不仅应该让学生具备音乐本体性知识,还应该对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夯实音乐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摆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自觉地将关注点不仅放在为什么教、怎样教的层面,而且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音乐的本质出发,着重将问题放在教什么这个重要问题上。从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看,无视或忽略了音乐的文化与人文精神,造成了教育对象的缺场,由此导致了过于偏重音乐技能的灌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节,过分强调技术理性,过分关注技能学习,使得人文精神和人的个性发展受到忽略和抑制,这实际上否定了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忽视学生的人本价值,割裂了音乐的文化整体性,从而导致了音乐教育中专业技能超越和掩盖了艺术人文性。

二、高校音乐教育新时代转变

(一)以西方音乐范式置于音乐教育中心的高校音乐教育

以西方音乐范式置于音乐教育中心的高校音乐教育,是遵循实用与功能的教育哲学,是为音乐而音乐,将西方的艺术性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中心地位,这种理念与哲学深刻地反映在高校音乐教育政策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授课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西方传统音乐理论的阐述方向。这样的音乐教育理念使得高校音乐的文化特性和其他社会功能受到了忽视和割裂,单纯地将音乐作为一种客体性存在,使得音乐与当下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娱乐、审美、交流、表达、感知、适应、延续等多种不同的功能和作用,音乐作为人的活动和组织的产物,其自身的美不能由其自身界定,只能借助其赖以存在的文化载体反观,必须以整体性认知实现对音乐的全面理解。

(二)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认知核心的理念转变

不同的音乐文化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因而音乐文化多样性源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多元文化音乐源于丰富的多样化的人的实践,因而音乐教育应该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中,将音乐视为一种特定的人类思想与行为表达方式,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认知核心的理念,不仅实现了对音乐艺术审美的关注,而且实现了对诸如传统、宗教、民俗、地理等音乐文化要素的全面关注,从而实现了对音乐的更为全面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三、高校音樂教育新时代转变对教师的影响

新时代这一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变,对高校音乐教师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新的教师音乐教育模式

新时代这一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变,向教师提供了一种音乐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转型的契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正处于向多元化音乐教育转变的新时代,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都被广泛地引入课堂中来,这种基于音乐实践和多元音乐文化所构建起来的音乐教学情境,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模式。

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入和引进全球性的多元文化音乐,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多元音乐视野,通过体验和感受不同音乐的文化,来领悟音乐的本质和真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观摩、聆听和体验,有助于学生对多元的音乐文化进行更为广泛的接触、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表达和见解。

(二)多元维度的音乐理解思维

在以往传统高校音乐教育观念下,教师将音乐视为一个具有内在不变的整体向学生展示和剖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止于此。而新时代的音乐教育理念激发的是学生对音乐本质的思考。

为此,高校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就必须注重音乐文化与音乐实践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明了音乐的全部内容,包括社会文化、语言环境、民族信仰、集体情感等音乐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载体,因此要做到对音乐的真正认知和理解,只有从多元的维度去观察。

(三)综合的音乐文化认知教习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音乐教育的方法体系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得到了推崇和恪守,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将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论运用到音乐教育这种文化领域,很明显在这种音乐教育模式下对其他地区音乐的情况和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误读和误解的情况,这样必然无法做到以音乐本身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看待音乐本身。

音乐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文化现象,与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建立在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上,将音乐课程视为综合的音乐文化课程来进行认知和教习,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具有文化性、思想性的音乐课程,帮助学生通过全面的音乐课程习得而成为一个有文化自信和完整音乐素养的人。

四、高校音乐教育新时代转变对教师的要求

新时代这一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变,对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一)面向现实生活,反观生活体验

现实生活既是音乐的本源,又是音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该遵循音乐的本质,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自觉地面向现实生活,将音乐视为一个多维的音乐文化综合体,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去进行研究和思考,对日常生活和音乐体验进行反观,从而转变和提升自己的音乐思维理念,增强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和体验领悟能力。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洞悉和掌握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理性地构建和创造性地创设符合音乐本质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行为分析等浅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对隐藏在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进行诠释和解读。

(二)尊重多元文化,理解音乐内涵

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一种社会事实和客观存在,文化本身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它是既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在音乐领域中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十分强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是最能体现文化特色的载体,世界上几百个民族、不同国家和区域,都有其特定文化的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只是这众多音乐大家庭中的一员,对此高校音乐教育中不能拿单一的西方古典音乐而作为音乐本身,这样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内涵,对不同文化的音乐保持一个尊敬和尊重的态度,是高校音乐教师在讲授音乐课程时必须要有的一个基本态度,这也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三)培养批判意识,开放教学过程

以实践为核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开放的音乐教育,它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这里的批判不是吹毛求疵式的指责,而是一种理性的积极的理解和认同,学生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反思和转换思维视角,进而实现对音乐的多维度综合理解和认同。为此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指向文化性认识,而不是传统的基于音乐作品本身的纯粹的音乐技术或音乐技巧的认识,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主要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欣赏、阅读、反思等来主动地获取对音乐文化的认识,而不是通过表演或演奏等技术性的示范使学生获得技术性感知。

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的歌唱、演奏、欣賞、表演等不同的音乐体验,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开阔其视野,增强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作为教师,通过本国、他国等多国家、多地区不同的民族音乐材料,让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对之进行鉴赏、辨识和互动,帮助学生把握不同音乐文化的独特内涵,将音乐的学习和文化的了解相结合,通过不同音乐形式的接触和了解,加深对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创设特定的人文文化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的融合把握音乐最为本质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具有本土化、校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文化自信,夯实音乐的文化底蕴。

本文系2018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地方戏曲音乐创新发展研究”(2018B21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晶晶:《“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音乐生活》2020年第9期。

[2]田莉:《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考》,《音乐生活》2020年第9期。

[3]魏艳:《音乐教育普通高校通识发展概览》,《音乐生活》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音乐
音乐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秋夜的音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