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浙派中医名家楼英调治不孕症思想初探

2020-01-06 19:50陈赟王如烨赵颖章勤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督脉妇人不孕症

陈赟 王如烨 赵颖 章勤(指导)

1.杭州市中医院 杭州 310007 2.浙江中医药大学

楼英(1332—1400),字全善,一字公爽,又号全斋,明代萧山楼塔村人[1]。生于书香门第,医学世家,家中藏书万卷,自幼博览群书,后深研《周易》《内经》等前贤名著,悬壶于钱塘,名声远播[2]。楼氏学术造诣颇高,先后著有《医学纲目》《内经运气类注》及《仙岩文集》等医籍,尤以《医学纲目》四十卷影响最大。楼氏在《医学纲目》中首次将疾病按脏腑分纲别目,治疗上以分辨气血、表里、上下、脏腑为先,初见八纲辨证之雏形。楼氏治病,源于经典,借鉴各家,并结合自身经验,疗效确切;同时其身处萧山楼塔(属于今杭州市萧山区),因此其学术经验也体现了一部分明代浙派中医的诊疗特色。本文就楼氏所著《医学纲目》中有关不孕症的论述加以深入研究,归纳总结楼氏诊治不孕症的学术经验。

1 病因病机

不孕症,是指女子与配偶同居1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未孕者;或曾有过妊娠,未避孕1年未再受孕者[3]。前者为原发性不孕,中医称为“全不产”;后者为继发性不孕,中医称为“断绪”[4]。

《医学纲目》将不孕症归于卷之三十五“胎前病”中,在卷中楼氏不仅收集了如张仲景、李东垣、刘河间、朱丹溪、张洁古等医学大家有关不孕症的论述,还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对不孕症的病因病机、病证分型及证治方药加以分类、评价、补充与总结,内容丰富,论述详细,对后世认识及治疗不孕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概括卷中所论述的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气虚血少,难以摄精 楼氏在论述无法摄精成孕之因时,重视“血气亏虚”这一病因,其在《医学纲目·卷三十四·妇人通治方论》云:“妇人以血为主,血属阴,易于亏欠。”[5]789气血为女子之根本,若因各种原因导致气虚血少,女子之根本受损,则血气不和,阴阳不平,摄精成孕必然不易。楼氏借鉴丹溪言“今妇人之无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摄精也”[6]36,以及“阴阳不平,血气不和,疾病蜂起,焉能成胎”[6]37之说,认为气虚血少为不孕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

1.2 痰瘀气滞,血气不和 妇人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过度,或嗜食膏粱厚味,皆可致脾胃运化失司,气机运行失常,水湿内停而见痰湿,气机失调而见气滞,血行失常而见血瘀。痰湿、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又同为致病因素,为有形实邪,可阻滞胞脉,再致气机不畅,气滞内郁,则血气不和,胞脉失调,难以摄精成孕。楼氏借鉴《丹溪心法·子嗣》篇中“肥盛妇人……躯脂满溢,闭塞子宫”[7]所致不孕的论述,加以提炼,认为“妇人肥盛者,多不能孕育,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以致经事不行……肥人无子,宜先服调理药”[5]810。水湿内聚,形诸于外可见躯脂满溢,“脂膜”闭塞子宫,故致经事不行,经不调而孕难至。楼氏《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开篇言曰:“直至积去、滞行、虚回,然后血气和平,能孕子也。”[5]810可见楼氏认为“积”“滞”两者为重要病因,类于“痰湿、血瘀、气滞”之邪,其皆可使胞脉气血失调,血气失和,故而难以有孕。

1.3 寒热不调,成孕不易 妇人寒热不调,如若体质偏寒,多见于阳虚、阴寒之证,阳虚不能温养胞宫,阴寒内盛于冲任、胞脉,则摄精成孕必然不易;如若体质偏热,为阴虚、阳盛之质,阴虚则精亏血少,天癸乏源,冲任亏虚,子宫干涩,或阴虚生热,或素体热盛,热扰冲任,动血耗气,亦致成孕不易。不孕症的病因中必有寒热不调存在,从而阻碍血气运行,胞宫失于温煦故而无子。总而言之,楼氏认为寒热之偏盛偏衰皆可影响气血之调和,若寒热不调,气血失和,则成孕不易。

1.4 精气清冷,孕育难成 楼氏还在整篇论述之中,引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之说,可见楼氏在不孕症的辨治中,对于男子精气清冷而致的不孕已有进一步的认识。

2 治则治法

楼氏[5]810在《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开篇即提出:“胎前之道,始于求子。求子之法,莫先调经……直至积去、滞行、虚回,然后血气和平,能孕子也。”此段是楼氏调治不孕症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首次提出论治不孕症应以调经为前提。同时,楼氏亦提出调经需对虚实寒热,分而辨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治法。

2.1 养血益气法 女子以血为先天,血作为冲任胞脉的充盈之物,其盛衰尤为重要。此外,因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故养血需不忘益气,使气血充足,血气调和。养血益气法适用于因气血亏虚之证所致的不孕症。“瘦弱妇人,不能孕育,以子宫无血,精气不聚故也。”[5]810精血同源,若气血虚则精气亦亏,胞脉失养,胎孕难成。《医学纲目》中亦有言:“然欲得子者,必须调补阴血,使无亏欠,乃可推其有余,以成胎孕。”[5]811故养血益气为不孕症之首要治法,其调治首选四物汤,气虚较甚者,亦可添以党参、黄芪之补气之品。

2.2 行气祛瘀法 行气化瘀法是理气行滞、活血祛瘀的一种治疗方法,多适用于因气滞血瘀之证所致的不孕症。《医学纲目·卷三十五·胎前病》中记载论治一妇人之“全不产”以“荡胞汤”[5]811为主,方中以补血益气之黄芪、人参配合“丹皮、桃仁、赤芍药、川牛膝、虻虫、水蛭”等行气活血祛瘀之品,使其“必下积血及冷赤脓如小豆汁”,而后“积去”则血气平和,故而有子。

2.3 清热宁血法 热为阳邪,因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所致的血热之证,皆可扰动胞络血脉,引起不孕,故施以清热宁血之法,使胞宫血海得宁,则胎孕易成。楼氏在《医学纲目·卷三十五·胎前病》开篇言“脉证热者四物加芩、连”[5]810,选用黄芩、黄连等清热之品,以清血热、宁血海,治其血分妄动为法。清热凉血治疗阴虚血热之证,同时配合滋阴之品以达水火既济之效,卷中列有“增损三才丸”及“大补丸”,以麦冬、天冬、地骨皮等滋阴清热凉血之品为主,使血海宁静内守,冲任气血有常,则受妊有能。

2.4 养血暖宫法 若素体阳虚或实寒之邪客于冲任胞络,胞宫失于温养,则难成胎孕,养血温宫法常用于因寒所致之不孕症。楼氏在《医学纲目·胎前病》中举“紫石英方、秦桂丸”治妇人无子,方中选用“紫石英、肉桂”等温补暖宫之品。除论述暖宫之法外,楼氏亦在本卷中特别提及丹溪之 “秦桂丸论”。因自古大多医家认为胞宫寒冷为妇人无子之常见病因,故多以温热药论治,而丹溪之言认为论治不可一概而论,应慎用于瘦人多火者,故楼氏认为施以养血暖宫法时必先明确辨证方可予之。

2.5 化痰祛湿法 若妇人素体脾虚,或嗜食肥甘厚腻,则易内生湿邪。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阻滞冲任胞脉,使气血不畅,行诸于外则见躯脂满溢。化痰祛湿法即是以健脾化湿祛痰之品,治疗痰湿内阻引起的不孕症。楼氏[5]810论及:“妇人肥盛者,多不能孕育,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以致经事不行。”其遣方用药多以白术、半夏、香附、陈皮、茯苓等健脾理气化湿祛痰,使痰湿得祛,后天脾胃之运化有常,胞脉冲任气血调和,故而摄精成孕。

2.6 温通督脉法 楼氏在论及不孕症的外治法时,首句便引《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中“督脉生病,女子不孕”,体现出对督脉与脏腑、冲任、胞宫之间的联系的重视。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督脉得以温煦,阳升则化气利水,痰湿得温则化,瘀血浊邪得以温通,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女子以血为用,阴血得生则阴阳互根互用,故督脉在女子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经络上与任冲二脉起源相同,也体现在作为人体阴阳气血和调的根本枢纽。督脉经气虚衰、经络阻滞等病变,正是导致不孕及其他妇科病症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上应注重温养、温补、温通督脉。

3 分型论治

3.1 痰塞胞络型不孕 楼氏认为妇人肥盛而不孕者,宜先服调理药以健脾化痰、调和气血。其治疗肥人不孕的方法较为精妙,分为两步,先以丹溪植芝汤[5]810送服茂芝丸[5]810,10剂后改服用蠡斯丸[5]810。“丹溪植芝汤”方中以当归活血养血,川芎行气生血,白芍柔肝和血,在顾护营血的基础上以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利水健脾,香附理气解郁,取四物合二陈之意,养血与化痰并行,消补兼施;而“丹溪茂芝丸”的剂型为丸剂,功擅燥湿消痰,方以二陈汤为本健脾化痰,白术燥湿利水,神曲健脾和胃,佐以川芎、香附理气和血。嘱妇人每服植芝汤便送服茂芝丸80丸,共服10剂,服完后再服蠡斯丸。蠡斯丸方以附子、桂心、干姜、细辛温经通络散寒,厚朴、半夏理气燥湿,白薇清热凉血,以制前药燥烈之性,同时以人参、沙参补气养阴,茯苓健脾,牛膝、杜仲补益肝肾,秦艽祛湿和血,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楼氏认为妇人瘦者常阴虚血亏,用蠡斯丸可能会因其温热而伤血动血,故需慎用;若是肥人多湿者使用,加之其前已服用植芝汤、茂芝丸调和气血,则服之无妨。

3.2 阴虚血亏型不孕 楼氏认为妇人瘦弱而不能孕者,多由“子宫无血,精气不聚”[5]811所致,治疗以滋阴养血为主。其选增损三才丸[5]811为代表方,方中以门冬滋阴降火润燥,熟地滋肾水补阴,人参、茯苓补气健脾,远志、五味子滋肾安神,再加鹿角微微振督。全方滋阴降火、养血宁心,阴血充裕则能摄阳精,易于成孕。

3.3 瘀滞胞宫型不孕 对瘀滞胞宫之受孕难成者,楼氏以荡胞汤[5]811为代表方,祛瘀养血助孕。此方实为桃核承气汤合抵挡汤加减,方中朴硝、大黄、厚朴、桃仁泻下逐瘀,虻虫、水蛭破瘀下血,赤芍、丹皮清热凉血,当归补血活血,牛膝引血下行,附子、细辛、桂心温经通络,人参扶正固本,茯苓、陈皮健脾和中,以防峻下诸药伤及正气。此方量大力专,扶正祛邪并举,使积去而血气平和,孕育可得。

4 结语

楼英为继朱丹溪之后明代江浙地区医学名家,对内、外、妇、儿各科均有颇高的医学造诣及显著的临床疗效,民间曾有“神仙太公”之称。其治病辨证精当,加减得法,治疗有序,疗效卓著。本文通过对楼氏集毕生所学著得之《医学纲目》的深入研究学习,初步整理总结出其调治不孕症的经验和思路。楼氏[5]810提出:“胎前之道,始于求子。求子之法,莫先调经。”认为不孕症是由于气血不足、痰瘀气滞、寒热偏颇等因素引起气血失和,难以摄精成孕,同时与男方精气清冷等因素密切相关。治疗当以调和气血为则,辨证为先,通过养血益气、行气化瘀、温经暖宫、化痰祛湿、温通督脉诸法加以论治。文末分别列举痰塞胞络、阴虚血亏、瘀滞胞宫三证型,并对处方用药加以分析,进一步体现了明代浙派中医名家楼英治疗不孕症的治疗特色,希冀对同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督脉妇人不孕症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假排卵与不孕症
最方便的健身
犬人
犬 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