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校危机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研究

2020-01-06 22:26
科学咨询 2020年1期
关键词:天津市危机校园

安 鑫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222)

根据《天津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天津市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将达到58万人。天津市高等教育事业日趋发展,高等教育综合水平逐渐提高,而高校危机事件却层出不穷,高校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机制也存在很多弊端。

一、天津市高校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传播途径[1],改变了各地高校传统的信息传播生态格局。这对高校危机事件形成的网络舆情导向控制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天津市高校信息传播有了新的特点。

(一)随意性和多元化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中存在虚拟、互动、快速反应、无界性等特点,使天津市高校危机事件信息传播呈现多元、随意性的特征。多元性表现为微信、贴吧、论坛等交互性、集聚性自媒体平台使得校园内部危机事件发生后,危机信息会很快在各种平台蔓延、发酵。随意性体现在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民可以隐匿身份,网络中网民随意随性发言正成为“常态”。

(二)放大性和偏差性

高校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参与校园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接近媒体披露内幕的意识。当发生校园危机事件时,他们便成为危机事件的信息源头,并会不停的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然而,高校大学生并没有深入地探索社会,他们正处于思维和心理发展的塑造阶段,世界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在深层次上,一些学生缺乏相应的辨别是非、分明善恶的能力,容易冲动,未对信息的真实性及自己的传播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就将校园危机事件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而高校危机事件社会关注度较高,容易让一些不安分的人或团体利用,经过略微的渲染与包装后容易被社会大众所关注、传播并放大,从而引发更大的界别性群体事件,客观上放大了事件本身原有的危害程度,会使整个高校危机事件传播产生源头性的偏差。

(三)危机事件发酵快、影响恶劣

对天津市高校近年来典型校园危机事件进行搜索,网络上充斥着“校园贷”“强奸”“自杀”“抑郁跳楼”“实验室爆炸”等博人眼球的字眼,存在标签化解读和话题消费的嫌疑。但是校园危机事件一旦发生,经过媒体以及公众的大肆宣扬,使高校很快就会成为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处于网络舆论的“制高点”。这样不仅会使学校在校生的心态受到影响,校园的日常教学生活管理秩序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混乱和恐慌,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天津市的和谐与稳定。

二、天津市高校危机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弊端

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机制中无论是大学生、社会媒体、高校对危机事件的传播处理都存在一定问题,加快了危机事件传播。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成为高校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源头

高校学生具有很强自我判断意识和强烈的好奇心,关心和关注校园的一点一滴的动态,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对校园内发生的非常规事件有着极强好奇和敏感,“记者心理”使其不假思索的第一时间对校园危机事件进行曝光,但是在分辨性和自控性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缺乏对校园敏感事件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因此,当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大学生是校园危机事件的第一见证者和传播者,而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便是校园危机事件传播发酵的“源头活水”。

(二)社会媒体的大肆渲染引爆校园危机

当发生校园危机事件时社会关注度较高,并容易让一些不安分的人或团体利用,唯恐天下不乱,肆意的“添油加醋”,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部分社会媒体为了增加报纸、期刊和网站的曝光度,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假思索地对校园危机事件大肆渲染,加快危机事件的传播速度,再加上所谓的“意见领袖”的煽风点火,使高校敏感事件上升到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引起社会恐慌,最终引爆高校危机事件,使高校成为“口诛笔伐”之地。

(三)高校自媒体平台运用不充分

高校均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这些是校园内师生日常时刻关注的焦点。当发生校园危机事件时,高校的公关意识不强[2],部分高校没有能充分使用自媒体平台,导致危机事件处理进度信息更新慢,无法让学校内部师生第一时间了解真相,无法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事件动态,更无法形成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网络上针对危机事件谣言盛行,校园内部师生盲目跟从,社会舆论针锋相对,此时高校已经无法树立起官方媒体的形象,学校的自媒体平台更无权威可言,导致整个危机事件传播失去控制,破坏了高校的名声。

(四)高校缺乏完善的危机事件传播处置机制

发生校园危机事件后,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危机事件传播处置机制,是当前天津市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习惯性地成立专家调查组调查事件发生的原由,并疲于接受社会媒体的采访和与家长的周璇,应对网络和社会舆论压力,采取“回避”“互相推卸责任”“无问责”等方式,未能积极联合官方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向师生和社会发布事件进展的动态信息,消除网络的谣言和不实报道,未能及时调查出危机事件传播的“推泼助澜”者,导致了整个危机事件恶化。

三、有效的构建高校危机事件信息传播机制

(一)专题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大学生面对校园敏感事件分辨性和自控性上存在着不足,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不成熟,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专题素养教育,当知晓发生校园危机事件后,才能更加真实和理性地处理校园危机信息,做好信息传播的第一把关人。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必须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案例分析、模拟仿真等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大学生对校园敏感事件的正确认识和大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危机事件的能力,提高大学生面对校园危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效地平息校园危机事件。

(二)主流媒体牢控底线,引导正确舆论方向

发生校园危机事件后,网络上充斥着事件有关的音频和视频,部分媒体未加证实配有不实的文字解读,大肆渲染整个事件的危机感,使校园危机事件处置面临强大的外界压力。主流媒体应该尽快地去高校了解真相,以理性真实的态度报道事实的真相,并引导大家及时接触真相,打破谣言,维护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与高校形成危机事件信息发布的统一战线,跟进报道危机事件处理动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以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三)高校要做到“抢先发声、引导发声、权威发声”

高校要用好新闻发言人制度,对危机事件中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或争议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根据事件处置进程不定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快速回应各种质疑,并抢先运用校园自媒体如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及时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媒体公布事件处置的最新动态,成为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权威渠道,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和信任,实现信息的及时传播,并引导社会主流媒体和全校师生运用自媒体平台澄清事实的真相。危机事件平息后,高校要总结反思整个事件信息传播处理、舆论引导有无重大问题,提高学校危机事件信息处置的能力和信息沟通能力。

猜你喜欢
天津市危机校园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