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2020-01-06 07:50赵蕊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0年9期
关键词:道光鸦片皇后

赵蕊

作为清朝皇帝之一,道光既不是开国之主,也不是亡国之君;算不上昏君,但也鲜有作为。可谓存在感极低,平庸中的平庸,似乎无法作为后世茶余饭后的谈资。

说起道光其人,只隐约记得他是个极为节俭的皇帝。道光继承皇位之前就是个很勤俭的皇子,即位之初,他便发表了《御制声色货利谕》,这是表达他节约理想的宣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义轻利,不蓄私财;二是停止各省进贡;三是不再增减宫殿楼阁。

道光曾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在他看来,如果百姓富足了,皇帝自然不会穷;如果百姓穷苦不堪,皇帝也不会富裕。

从这点来看,道光的初衷是好的,而且比起当时的一些贪官污吏,道光的言行也是很一致的。《满清外史》记载: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每浣为一旬,三浣即一个月,也就是说,道光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不仅如此,衣服破了以后他也不舍得扔,交给内务府缝缝补补又能继续穿。后来,他在与大臣交流打补丁的问题后,嫌内务府打补丁要的银子太多,便让后妃们帮他缝补,手艺差些也无所谓,反正不花钱就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百官见皇帝如此,他们也不得不跟风,于是故意在衣服上打上补丁,甚至花钱买破衣烂衫,只为穿给皇帝看。一时间,京城里旧衣服成了抢手货,还有抢不到的,只好自己把衣服做旧。看到满朝文武皆旧衣,道光还以为自己勤俭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心中大感欣慰,殊不知大多数人不过是作秀罢了,背地里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真正节俭的,除了道光又能有几个人呢?

道光不仅在穿衣上节俭,在其他方面也一样。他曾规定除了太后、皇帝和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甚至道光自己后来也只吃素。嫔妃平时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如此看来,皇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光鲜艳丽早已不复存在。幸亏皇后是个得力的贤内助,这才把日子给过了下去。

道光的皇后十分贤德,因此他对皇后也非常敬重。有一次,适逢皇后寿辰,满朝亲贵重臣献上寿礼,给皇后拜完寿自然留下赴宴。人人心中暗想,皇家御宴该是何等的排场,不料开宴后每人只有一碗面。这也是寒酸得很别致了。

后来道光或许也觉得这样不好看,抑或是因为他对皇后的感情非常深厚,于是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头猪。满朝文武一片欢呼,而最高兴的应该是皇后,因为道光曾明确规定:皇帝生日的万寿节、皇后生日的千秋节,以及除夕、元旦、上元、冬至等节日的庆贺礼仪筵宴都停止举行。如此看来,道光不仅为皇后办寿宴,还特批宰了两头猪,这已经是破了例了。

勤俭节约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道光的节俭似乎有些过犹不及,看起来更像是抠门了。而道光之所以如此,除却其自身所堅持的理念外,还有几分不得已的意味。皇帝的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奢华舒适,平时的各种开销就不必说了,遇上天灾人祸也少不了从国库拨款,再赶上个别贪官污吏,当时的监察机制又十分不完善,贪腐是很难杜绝的。

不仅如此,从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清政府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几乎耗尽了康乾盛世所积累的家底。等到道光即位时,财源已经非常有限,偏又生财无道,于是道光只好节俭。就个人德行而言,节俭是理应被赞扬的;但对于国家而言,节俭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使得国库越发空虚。立国近二百年的清王朝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而恰在这时,已经步入工业化社会的英国打起了中国的主意。

闭关锁国的清朝在当时是根本不把英国当回事的,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被鸦片打开了国门。鸦片并非在道光年间才流入中国的,只是此前并没有认识到它的危害性。道光在位期间,农民起义时有发生,而政府军队平日里不仅不认真训练,甚至吸食鸦片,以至于面对起义军时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直到这时,道光才意识到鸦片的危害,然而禁烟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无法遏制鸦片。于是道光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林则徐果然不负众望,而虎门销烟也确实是令人扬眉吐气的一件事。在那之后,鸦片被暂时销毁了,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甚至最终演变为第一次鸦片战争。

战争打响,一开始道光并没有慌乱,没把英国当回事,心中还有几分必胜的信心。然而当英国主力舰队一路北上却没遭到任何阻力时,道光终于意识到腐朽的清王朝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般强大。由于清朝没有强大的海军,一万多公里的海防线便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洞,根本无法阻止英国人。当英国人的舰队已达天津附近时,道光不得不在慌忙之中将林则徐撤职,并派人与英国人谈判。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不陌生,这次战争是以《南京条约》的签订而结束的。战争结束了,但丧权辱国的条约还在继续签订。之后,道光又与英国人签了《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美国人和法国人见识了清王朝的作风,摸透了清政府的脾气,也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他们的目的,于是忙不迭地趁火打劫,直接对道光提出要签约,否则就兵戎相见。

道光刚刚在英国人那里吃了大亏,以为这些白种人都是同样的强悍,这一次,他再没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连一兵一卒也没派出,便直接与美国人和法国人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在当政的30年中,道光事必躬亲,但毫无起色;勤政图治,却鲜有作为。道光以节俭著称,但光节俭无法使国家富强,更无法抵挡外来的侵略者。

作为一国之君,不在国家兴盛上寻找出路,仅仅是在平凡小事上斤斤计较,甚至以此为荣,这样怎么可能节俭出一个强国盛世呢?正如近人蔡东藩评价道光说:“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道光一生节俭,却败了一个国家。

猜你喜欢
道光鸦片皇后
一道光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日天皇退位后皇后或改称“上皇后”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阿富汗鸦片年产量创新高
皇后不能自称“哀家”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