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的高校港澳台学生工作探索

2020-01-06 21:03武宜笑王勤
人物画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

武宜笑 王勤

摘 要: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是港澳台青年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支撑,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文化认同对国家统一思想的发展、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及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文化认同视角,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个性化培养为手段、以充分就业为落点,探索高校的港澳台学生工作。

关键词:港澳台学生;文化认同;工作探索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充分体现国家对港澳台地区的重视,教育部开始实行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简称“高考联招”)。近四十年来,高考联招取得累累硕果,也获得了港澳台学生的认可。据统计,2019年共有4678名港澳台学生报考内地,参加联合招生考试的内地高校已超330所,港澳台学生数量的壮大使得港澳台学生队伍成为了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学校角度,探索和提升港澳台学生的文化认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认同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的认可,是一个民族的感情、精神和历史传统的反映,核心是对民族价值的认同。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在对中华文化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对伟大祖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优秀文化的认同。

(一)对发展党的国家统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国家统一思想的情感内涵是情感融通与文化认同。对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是港澳台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坚实根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前提。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是港澳台青年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支撑,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和处理国际诸多难题,我国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念,特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对侨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两岸四地经济、文化不断融合发展,中华民族荣辱与共、命运相连,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员,港澳台学生的凝聚共识、文化认同对构建命运共同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传承的观念,其最核心部分已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港澳台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尚不足。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生力军。认同才能传承,有传承才有创新。因此对港澳台学生甚至所有青年学生开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认同视角下的港澳台学生工作探索

(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学生情感融合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港澳台学生的规定》明确指出:对港澳台学生,思想品行上要积极引导,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适当照顾。针对港澳台学生,高校要趋同化负责其教育教学,一视同仁、保证质量;同时配备专任教师关注其思想品行、组织特色活动,给予他们适当照顾与关心。重视港澳台学生文化活动,组织各类联谊活动,增加情感交流;开展座谈会、参观历史文化景点等国情教育,加深内地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因素在其内心的涌流,充分汇聚各种资源推进情感融合,增强其文化认同意识。

(二)以个性化培养为手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个性化培养有助于加强港澳台学生对国家制度、校园文化的感知与理解,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促进文化认同感的建立与深化。港澳台学生与内地学生的教育经历、思维方式不同,高校在实施趋同化管理的同时,要根据港澳台学生学力情况和心理、文化特点,开设特色课程,开展个性化培养。尤其是港澳台新生,不易适应内地学习,高校要实施针对性教育,提供小班教学;为港澳台学生设有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提高学业能力;开设特色课程,增强国情教育;组织港澳台学生参加综合类学术竞赛、提供能力展示机会,安排专任教师指导与支持,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以充分就业为落点,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充分就业是帮助港澳台学生成长成才的一大重要举措。让港澳台学生真切实现自身发展,优越的社会制度、文化理念方能得到更多认同,文化认同随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共同提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高校要对在读港澳台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提供实习平台、梳理就业政策,帮助学生平稳实现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对愿意留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台毕业生,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产教命运共同体”,为港澳台生搭建就业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港澳台生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凌斌.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研究【J】.台湾研究,2014(5):10-11.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2-254.

【3】尹小恩.团结全体中华儿女 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J】.2020(1):17-20.

【4】孙德魁.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港澳台统战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容、特征与意义【J】.闽台关系研究,2020(2):26-36.

【5】郑自立,李桂梅.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群体统战工作的推进策略【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12):112-116.

【6】夏文芳,嚴月华.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启示—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54-58.

作者简介:

武宜笑(1989-),女(汉族),江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港澳台学生工作

通讯作者:

王勤(1974-),女(汉族),上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港澳台学生工作、翻译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
论社区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及路径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