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研究

2020-01-07 00:16
关键词:万古霉素革兰球菌

王 莹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天门 4317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25例,年龄范围在34~68岁之间,平均(49.8±5.79)岁;对照组男女例数非分别为24例、24例,年龄范围在35~69岁之间,平均(51.2±4.68)岁,本次研究患者家属均已知悉,并签署同意书,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万古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注射量为1 g/次,注射频率为12 h一次,治疗时间为7 d。观察组使用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注射量为0.6 g/次,注射频率为12 h一次,治疗时间为7d根据患者症状实际变化情况考虑是否继续给药,且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4天。在患者未服用抗生素且体温高于38℃时,将患者痰液送到检验科检查,观察患者治疗中身体健康水平变化情况,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将总有效率作为评价指标,(1)痊愈: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2)显效: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病原体检测3项恢复正常1项未达到正常水平。(3)有效: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略有好转,病原体检测中有1项以上未达到正常水平。(4)无效:患者用药后身体各项指标没有改变,病情没有好转。总有效等于有效、显效、痊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用(±s)和(n,%)分别代表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用t和x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部位及致病菌

分析观察组48例患者感染部位及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6.25%、35.42%,肺部和腹腔是最易感染部位,感染率分别为41.66%、27.08%。分析观察组48例患者感染部位及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2.08%、37.5%,肺部和腹腔是最易感染部位,感染率分别为39.58%、31.25%。

2.2 临床疗效对比

比较两组临床中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2.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8.65%高于对照组64.42%(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出现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为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4.17%,优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6例(12.5%)和血小板降低4例(8.33%),总不良反应率为20.83%(P<0.05)。停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均消失。

3 讨 论

近年来,在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时,大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弊端是容易产生多种抗生素相互作用,致病细菌耐药性增强,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复不愈,治疗难度越来越大,效果不明显,此外,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的情况较多,万古霉素的见效时间较短,药效持久,与其他抗生素不会出现交叉作用,但是随着临床应用增多,已经出现耐药性细菌。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的另一个弊端就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退的副作用,肾功能不全和听力减退的患者均不能使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是一种治疗炎症的新型药物,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相比更具有临床治疗优势,大多应用于肺部炎症治疗,临床上暂时未发现和其他药物交叉产生耐药性的情况,副作用较少。

研究96例患者显示,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所占比例最高,肺部和腹腔是最易感染部位,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总有效率87.5%高于使用万古霉素62.5%,细菌清除效率也具有优势。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发生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案例仅为2例远低于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10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17%低于20.83%(P<0.05)。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疗效良好,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并能有效清除致病细菌,更为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革兰球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
非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初始稳态谷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