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作用

2020-01-07 00:16王春梅
关键词:成功率入院心肌梗死

王春梅

(合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200)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病症的代表,具有常见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和情绪波动、饮食不良及体力劳动过度等因素存在相关性。一旦发病,患者表现为呕吐、突发性胸痛、发热及出汗,重症时则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该部分患者需立即入院急救,保证其生命安全[1]。本课题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时段内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课题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时段内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纳入A组(n=37)、B组(n=37)。A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7;最小年龄为61岁,最大年龄为88岁,平均数为(75.6±3.4)岁。B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8:19;最小年龄为62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数为(76.5±3.7)岁。数据间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即立即出诊和急救,对患者予以初步评估,再依据机体生命体征变化,施以常规吸氧治疗,构建静脉通路,合理使用血管扩张剂或镇静剂;明确患者并发症,充足做好急诊准备。

B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项:(1)急救期间,应时刻确保患者情绪平稳,静脉通路构建时应满足穿刺精准、快速的原则,再结合患者躯体状况构建多条静脉通路,辅之心理情绪干预,若患者表现为意识清晰,但伴有轻微焦虑,则应以温柔和蔼的语言和患者间予以沟通,在安抚其情绪的同时,便于急诊工作的顺利施行。若患者表现为恐惧,则应在明确急救方式、流程及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和家属间的协同鼓励,帮助患者战胜疾病。(2)转运期间,应以躯体状况、现场状况为准绳,拟定最佳转运计划;抬担架过程中确保匀速,切勿出现撞击行为,及时和医院进行沟通,传递患者信息[2]。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急救时间及转运成功率。即急诊时间包括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统计软件为参照,对本文涉及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予以统计处理。前者用“±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后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患者急救时间

A组出诊时间为(67.74±5.89)min、急救时间为(40.18±4.14)min、入院时间为(3.63±0.87)h;B组出诊时间为(49.52±5.25)min、急救时间为(21.29±3.43)min、入院时间为(2.10±0.96)h。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2.2 评估患者转运成功率

B组转运成功率为100.00%(37/37),A组转运成功率为89.19%(33/37),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现代常见、急性症候群,具有起病迅速、进展快、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仅会对抢救成功率造成影响,还会威胁机体生命健康。个体化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护理核心,再依据个体间的差别而拟定的多元化护理方案,既可减轻机体负面情绪,使之能够在正确认识疾病的前提下,提高治疗依从性,还可有利于急诊抢救的顺利施行,提高抢救成功率[3]。本课题可知,A组急救时间较长于B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B组转运成功率为100.00%,A组为89.19%,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既可缩短急诊时间,还可提高转运成功率,应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成功率入院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