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0-01-07 02:14廖秋华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探究性趣味性生物

廖秋华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学 福建长汀 366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赖于像生物这样的实践性学科。但生物教师目前普遍对生物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着重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增强演示实验的探究性

生物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大都是已知实验结果再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的[1]。这样的验证性实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做实验的兴趣。而且,验证类的实验往往只重视能否得到已知的实验结果,却不注重探究的过程,会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应该同时注意实验的验证和探究过程。

比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检验光合作用产生释放氧气”实验时,可以将验证产生氧气的实验改成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到底都产生了哪些物质,并提示学生从元素的成分出发。此外,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用一些仪器和物质来检验自己的猜想。

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是单纯接受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和结论,而是在分析问题后提出假设,并验证猜想。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增强实验的探究性,而不是一味地告诉学生结果,然后让学生验证结果。

二、提升生物实验活动的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才能让初中生喜欢和接受,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2]。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选取一些有趣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验,促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既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比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来猜测环境因素有哪些,然后各自验证自己的猜想。鼠妇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请学生演示鼠妇的运动,提升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分组实验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小组活动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尤其是在学习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时。同时,有些生物实验,学生难以独立操作完成。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可以让他们取长补短,有利于实验的正常开展。此外,小组共同合作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为学生在小组中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积极讨论彼此的看法,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主动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给予小组一定的指导,提升生物实验课堂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观察血细胞”实验时,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引导小组学生共同记录血细胞的内容。又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观察鸡卵”实验时,也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鸡卵的构成及鸡卵和其他生物卵细胞的异同。

四、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手段走进了课堂。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主动学习这些技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去。在生物课堂上,有些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实际实验过程也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利用多媒体投影等技术,对实验进行模拟演示。学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清楚地看到实验该有的现象及具体操作步骤,充分理解实验的步骤,并最大程度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错误。

比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实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演示实验过程,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关键步骤,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但是,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不要滥用这些高新技术手段,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五、结束语

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教师的讲授关系十分密切。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以学生为主,多给学生操作和练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性趣味性生物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