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黄化现象及其管理措施

2020-01-07 10:30张健
中国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政和剪口福安

张健

福建省政和县茶业管理中心,福建 政和353600

政和县是福建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地理、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种茶,是政和大白茶品种的发源地,也是政和白茶、政和工夫红茶原产地。目前全县茶园面积7 300 多hm2,2019年茶叶产量1.5 万t,产值14.5 亿元,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由于政和茶园茶树树龄普遍偏大,近年来不同程度出现黄化现象,为茶园新发生的茶树生理性病害,在星溪乡、铁山镇、石屯镇、东平镇、熊山街道茶园均陆续呈点状发生。为做好茶树黄化现象管理,2019年3月上旬至2020年3月底对该现象主要发生点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茶树黄化症状表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一、茶园调查

2019年3月上旬,通过向茶农详细了解、实地查看,对各茶园黄化现象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掌握基本情况。其中星溪乡林屯村农户黄远銮的0.75 hm2茶园,坐北朝南,品种为福安大白茶,树龄40多年,发病茶树呈东西走向片状(上下游走向)分布,茶树70%以上罹病,病叶多发生在半木质化枝条叶片,黄化严重的茶树,整株叶片黄化;熊山街道新南庄宋健的2 hm2茶园,坐东朝西,品种为福安大白茶,树龄30多年,发病中心在山脚茶园,其中3 个梯层茶树全部黄化,随梯层升高,黄化程度有所减轻,病叶多发生在半木质化枝条叶片,黄化严重的茶树,整株叶片黄化并脱落;石屯镇松源村李金松的0.35 hm2茶园,坐北朝南,品种为福安大白茶,树龄也达30 多年,病叶以半木质化枝条叶片为主,黄化以点状分布,多点同时发生;铁山镇东干村魏日忠的0.2 hm2茶园,坐南朝北,品种为政和大白茶,于上世纪70年代种植,树势较衰弱,病叶主要集中在中下部老叶上,较均匀发生。这些茶园都属于种植年限较长的老茶园,且长期施用大量N、P、K 元素化肥。从发生季节看,春季高湿季节茶树黄化现象尤为严重,夏季停止黄化或症状减轻。严重的茶园黄化率达90%以上,部分茶园茶树成片黄化。

二、症状表现

茶树黄化现象初期表现为叶片中网状叶脉保持绿色,而其他部分呈点状不同程度地失去叶绿素,呈黄绿相间花叶症状,随着黄斑扩大,逐渐连片变黄[1],呈现整张叶片从棕黄—棕色—白色的变化过程,枝条顶端叶缘开始枯焦,叶质变脆易脱落。脱叶后的枝条自上而下枯死。

三、管理措施

2019月4月下旬春茶结束后,对黄化茶树采取“修剪+施用杀菌药剂+施肥”综合措施管理。

1.修剪

根据茶树黄化程度,对黄远銮、宋健、李金松茶园的福安大白茶离地40~45 cm进行修剪;对魏日忠的政和大白茶茶园茶树离地15~20 cm 修剪。修剪采用背负式锯片割灌机进行,剪去衰老树干和黄叶层枝条,做到剪口完整不开裂。茶树修剪后,避免了叶片黄化后光合作用低于补偿点而造成树体营养耗尽,影响茶树生长;同时茶树修剪后,打破茶树地上、地下部分的养分平衡,刺激茶芽萌发[2]。

2.剪口处理

在茶树修剪后,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止病菌从剪口侵染。

3.茶园施肥

为改良茶园土壤,恢复茶树长势,进行茶园有机肥、复合肥、微量元素搭配施用。施史丹利有机肥(有机质≥50%、N+P2O5+K2O≥5%)3 750 kg/hm2,48%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 = 24∶10∶14)375 kg/hm2,红牛牌唯美肥(S>18%,Mg>16%)375 kg/hm2。沿树冠边缘垂直下方开深15~20 cm施肥沟,施肥后覆土。

四、管理效果

通过修剪、施药、施肥等管理措施,茶树黄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2019年6月29日观察发现,茶芽萌发较快,叶色浓绿,芽梢肥壮(通过单芽打顶采摘称重,黄远銮、宋健、李金松3 户茶园福安大白茶平均百芽质量10.44 g,魏日忠茶园政和大白茶平均百芽质量11.43 g);树冠恢复较快,长势旺盛,剪口以上绿叶层平均厚度达到30 cm。2019年10月26日观察发现,秋梢叶色浓绿,茶芽较肥壮(通过单芽打顶采摘称重,黄远銮、宋健、李金松3 个茶园福安大白茶平均百芽质量9.38 g,魏日忠茶园政和大白茶平均百芽质量10.21 g);树势较旺盛,枝梢保持肥壮,经过树冠培养,剪口以上绿叶层平均厚度保持30 cm,树幅约75 cm,树冠采摘面基本恢复。2020年3月20日观察发现,采取管理措施的茶园,没有再出现黄化现象。

通过以上措施,茶树黄化现象得到控制,但茶树黄化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对应的技术措施,还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明确。

猜你喜欢
政和剪口福安
张福安作品
福安里4号
三种剪枝机伐条对桑树生长的影响及工效比较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成年采摘茶树如何修剪
方政和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
6年坎坷福安路,终于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