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0-01-07 10:30杨青
中国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富阳茶园茶叶

杨青

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311400

杭州市富阳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属浙西北山地丘陵区,富春江横贯市境腹地。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 ℃,降雨量1 460 mm,日照时间1 995 h,无霜期231 d左右;土壤以黄泥土和乌沙土为主,pH 值5~6,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

茶业是富阳农业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扁形绿茶是富阳的主导产品。为推进名优茶的发展,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品质立茶,科技兴茶,文化美茶,品牌强茶”的发展理念[1],加强品牌建设,重点发展龙井茶和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安顶云雾茶,持续发展以龙井43 品种为主的新茶园,同时研制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茶——“公望红”。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富阳的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笔者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富阳茶叶生产的现状,并对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富阳约有茶园4 473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3 353 hm2;茶树品种以龙井43为主,约占75%。2019年茶叶总产量2 374.49 t,总产值达5.89 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 762.80 t,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96%;红茶产量4.87 t,产值636.48 万元。茶园面积较2009年增636.7 hm2,总产值较2009年增40 761.42 万元;名优茶产量增262.9 t,产值增4 0761.42万元。

其中富春街道、银湖街道、春建乡、里山镇、渔山乡、新登镇、胥口镇是富阳重点产茶乡镇(街道),全区无公害茶园面积2 486 hm2,全自动茶叶炒制机31 528台。

二、产业优势

1.地理优势

富阳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山地和水资源丰富,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并紧邻西湖龙井茶产区,是传统扁形绿茶产区,龙井茶生产优势明显[1]。

2.品种优势

富阳是全国最早种植和繁育龙井43 品种的地区,良种繁育技术和种植技术优势明显[2]。多年来,富阳十分重视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目前无性系良种率达75%以上,其中80%以上为龙井43,该品种发芽早,制扁形绿茶品质优,在富阳已形成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3.加工优势

富阳拥有一大批技术精湛且经验丰富的茶叶加工人员,加工能力和加工技术水平全省领先。2019年纯加工户和加工企业(不包括自有茶园的茶叶企业)的年加工产值达3.5 亿元以上。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发展,龙井茶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对全区茶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非常显著。同时,茶叶加工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周边效益明显,每年收购外地鲜叶达200 多t,鲜叶收购范围已覆盖温州、丽水、衢州、金华、湖州、安徽等地。

4.市场优势

2019年,富春街道拔山茶叶交易市场交易额达3 亿元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杭州、上海、江苏、北京、山东、福建等地,另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网络销售,真正做到了产销两旺;同时,该交易市场集中销售鲜叶、干茶、茶机和茶产业相关产品等,集聚效应明显。

三、存在问题

1.品牌效应不强

富阳茶园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企业少,茶农品牌意识不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富阳茶叶品牌建设做了大量推进工作,茶叶品牌多次获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知名度仍不够高;且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大量毛茶直接被外地茶商收购;另外,茶农生产各自为政,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不高,造成产品品质不够统一,品牌效应不明显。

2.加工优势减弱

目前富阳扁形绿茶青锅加工设备主要以单机全自动龙井茶炒制机为主,该机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管理相对方便。但该机无法实现降温炒制,无法满足高档龙井茶机制过程中“高温杀青、低温长炒”的工艺要求,茶叶品质达不到理想水平,导致原有的加工优势正逐步减弱。

3.劳动力成本高

茶叶生产用工都以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为主。但随着农村劳动力逐年老龄化,以及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生产用工又相对集中,用工紧缺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上涨,也导致部分低档鲜叶留养不采,茶园效益明显下降[3]。

4.加工场地狭小

富阳茶叶加工以一家一户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统一、规范的加工场地较少,加上宅基地等多因素限制,绝大部分茶叶加工只能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无法真正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加工,难以达到规模化生产。

5.茶农收入单一

富阳茶产业以传统的茶产品生产和经营为主,缺乏延伸产业和衍生产品,虽然已在推进相关的生态、运动、休闲、观光、旅游等延伸产业,但相对点少面窄,未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大产业格局。

四、发展对策

1.推进公共品牌,增强市场优势

品牌即名片,也是推动茶产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做强茶品牌是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富阳的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虽然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较大,但与当地蒸蒸日上的茶产业仍不相适应。因此,应以“安顶云雾茶”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拓宽对外宣传途径,不断提升富阳茶叶的知名度,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2.提升市场集聚,扩大市场容量

作为富阳目前最具规模的茶叶交易集聚地,拔山茶叶交易市场2019年干茶和鲜叶交易额达到3亿元以上。同时,该市场也集聚了茶机及相关设施设备的交易。目前该茶叶交易市场占地仅2 000 m2,面积小且设施简陋,外地客商难以常驻,现有的环境已远远满足不了逐年增长的交易需求,严重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急待改建以提升交易容量及其集聚效应,这对推动富阳茶产业的发展将起关键性作用。

3.发展生态茶园,提升质量安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茶园”将是今后茶产业的立足之本。通过茶园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化肥减量等手段,保持茶园生态平衡和茶园生物多样性,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茶园良性循环,着力提升富阳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改进设备工艺,提高质量水平

富阳以扁形绿茶生产为主,扁形绿茶全自动炒制机具有功效高、加工速度快、人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要进一步改进现有加工设备,配套相应的加工工艺,优化操作方法,提升加工品质,使加工品质达到或接近传统风格。

5.倾斜相关政策,提升生产能力

富阳茶叶加工户数多、技术水平高、加工数量大一直是富阳区茶产业的主要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绝大部分加工户的加工场地狭小,难以扩大生产。针对这一现状需合理政策倾斜,扩大加工场地,改变家庭作坊式加工模式向专业化加工和加工企业转变,促进茶叶加工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有效提高茶叶生产能力及水平。

6.推进休闲产业,提高综合实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茶作为绿色健康饮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4],茶事、茶艺等与茶相关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为都市人所接受。围绕绿色休闲综合产业,以丘陵山地茶园为依托,加快改造、提升茶园园相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将富阳茶产业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向生态、健康、休闲等方向拓展,一产和三产有效融合,让更多消费者亲身体验、参与其中,不断提升富阳茶产业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可有效促进富阳茶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富阳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中心小学 做“孝善”德育 办“温暖”学校
跟我说两句
茶园飘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