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

2020-01-07 00:16王雪梅
关键词:持续性产妇血糖

王雪梅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刘家庄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23)

妊娠期妇女患糖尿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于妊娠期妇女来说需要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为良好的妊娠结局奠定基础。持续性护理体现了对患者的持续关注,本着人本理念细化护理方法[1],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因此本研究尝试以持续性护理干预手段作为基础,采用分组比对方式展开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参与本次研究,时间范围确定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按照患者进入医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29.65±2.1)岁,经产妇33例、初产妇21例;常规组患者平均年龄(28.77±2.3)岁,经产妇30例、初产妇24例,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成立专门的护理干预小组:产科医生1名、产科护士4名,小组成员均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2]。(2)建立产妇档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结合确诊病例建立起产妇档案,并定期进行血糖水平检查。(3)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多了解疾病知识,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感,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4)饮食护理:产妇要有和自身病情相符合的饮食计划,一般建议多使用高蛋白与高维生素的食物,饮食热量要低[3]。(5)药物护理:遵医嘱精准控制胰岛素使用量,观察和记录产妇的血糖情况。(6)运动指导:餐后1 h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时长控制在30 min左右,避免空腹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2 结 果

2.1 患者血糖水平的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结果不突出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且观察组血糖水平整体上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比常规组患者低,研究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 论

本研究选择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参与本次研究,时间范围确定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按照患者进入医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n=54)参与持续性护理干预活动,常规组(n=54)参与一般性护理干预活动,对比两组患者在参与护理工作之后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几率。研究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结果不突出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且观察组血糖水平整体上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比常规组患者低,研究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持续性护理工作中病情有所好转,血糖水平下降显著且并发症发生几率在逐渐降低,利于优化产妇妊娠结局,因此该护理模式也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持续性产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什么是HPV持续性感染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