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影响

2020-01-07 03:19郭照中刘英志古育娣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植骨种植体成功率

桑 卓,郭照中,刘英志,古育娣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口腔科,广东 深圳 518000)

牙齿缺失可能由龋齿、牙周病、意外事故等原因引发,不仅会对患者的发音、咀嚼功能带来不良影响,还会破坏面部美观,让缺失多颗牙齿的患者呈现老态[1]。目前,临床上多通过种植修复进行干预,即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牙根埋植到牙槽骨中,待自体骨与人工牙根发生骨结合后,利用修复基台对缺失牙齿进行修复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牙齿咀嚼功能,规避相邻牙齿损伤[2-3]。在牙种植中应用引导骨再生,能够通过膜在拔牙创与种植体间形成封闭空隙,防止软组织侵入,引导骨的再生,加快骨结合[4]。然而,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存在差异性,同时还会影响到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故需谨慎选择[5]。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收治的牙齿缺失患者82例,均为单颗牙缺失种植患者,缺牙区均存在骨缺损,愿意接受引导骨再生治疗。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神经性障碍疾病的患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7(43.85±5.62)岁,病程1~4(2.27±1.19)个月。前牙缺失16例,磨牙缺失14例,前磨牙缺失11例。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18~69(43.91±5.59)岁,病程1~4(2.29±1.21)个月。前牙缺失17例,磨牙缺失14例,前磨牙缺失10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口腔检查、X射线片检查与CT扫描,取得牙槽骨床厚度、牙槽骨厚度等信息,对患者硬组织及软组织缺损情况进行评估。依据常规手术步骤,将对应种植体植入,而后视需要,将骨材料植入,经0.9%氯化钠注射液将骨粉浸湿后放于种植体侧骨缺损区域,依据患者牙齿缺损情况(大小、形状等),观察组将Bio-gide膜材料,对照组将海奥口腔生物膜放置骨种植区域,引导骨再生,将修复膜置于创面,并将边缘覆盖2~3 mm,而后间断缝合,关闭创口。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2组修复6个月后植骨厚度、骨厚度及修复成功、修复失败和总满意率、并发症(包括面部肿胀、感染、膜暴露等)发生率。

修复成功、修复失败评定标准:通过X射线片检查与临床检查,确认种植体植入后稳定性良好,长出新生骨,且新生骨与自体骨成功结合为修复成功;未同自体骨结合,或缺损区并未长出新骨,并发症严重为修复失败。

患者满意度评定标准: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修复效果、稳定性、舒适程度等。总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1~84分为满意,≥85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植骨厚度、骨厚度及修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种植体松动、排斥反应、骨量不足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组别n植骨厚度骨厚度对照组412.25±0.362.24±0.42观察组412.42±0.372.57±0.72t2.1092.535P0.0380.013

表2 2组修复成功率、修复失败率的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满意度的比较

*P<0.05(χ2=4.100)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P<0.05(χ2=4.479)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引导骨再生技术具有成骨度高、耗时短、成骨度厚等优点,在牙种植口腔修复治疗中被较为广泛应用。该技术利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具有较快迁移速度,而成骨细胞具有较慢迁移速度的特点,在骨缺损位置放置修复膜材料,并通过膜有效、快速地创造出一个封闭性良好的口腔组织环境,对于口腔骨组织的加快生长具有重要意义[6]。引导骨再生技术能够通过膜在患者口腔骨缺损位置与软组织间形成一道生物屏障,防止口腔上皮细胞以及牙龈结缔组织细胞向牙缺损位置迁移,进而为骨细胞进入骨缺损位置提供便利,促进骨的再生[7]。

基于大部分牙齿缺失患者存在缺牙位置骨质缺损问题,而骨量不足易对种植修复治疗形成限制,临床上主张通过引导骨再生技术解决上述难题,以提高牙种植修复治疗应用率。早期牙种植修复过程中,曾使用钛膜或者聚四乙烯膜充当屏障膜,但无法被机体吸收,需二次手术取出,且易造成牙龈退缩,导致屏障膜暴露。而一旦出现膜暴露或者感染,则需将不成熟的膜去除掉,这又会导致骨的填充量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植骨厚度、骨厚度及修复成功率、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马杰[8]研究的效果一致,并提示相较于应用海奥口腔生物膜,Bio-gide膜材料对于改善植骨情况、增加植骨厚度和骨厚度及提高修复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供修复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海奥口腔生物膜属于双层可吸收胶原膜,虽生物相容性好、无细胞毒性,且不含化学交联剂,可有效降低排斥反应率,促进骨生长,但应用价值略低于Bio-gide膜[9]。Bio-gide膜在植入人体后6个月即被完全吸收,可确保大面积骨缺损获得更多新生骨,利于对牙齿空间稳定性的维持,且对缺损处植骨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牙种植修复成功率。另外,

应用Bio-gide膜材料修复过程中,血液能够通过骨组织与生物膜接触空间的空隙流到植骨生长处,可确保植骨营养充分,使得自体骨与新生骨结合紧密,更快、更好地促进种植牙修复,进而加快骨组织再生,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10]。

猜你喜欢
植骨种植体成功率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