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学科竞赛团队构建探析

2020-01-07 06:51肖渝殷令菲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团队建设运行机制

肖渝 殷令菲

摘要:中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高校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学科竞赛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展,整个过程包括竞赛团队建设、竞赛组织筹备、培训辅导、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因素。从内部因素来讲,学科竞赛团队的建设极为重要,不仅关系到竞赛成绩更关系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成果。作者以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学科竞赛团队创行为例,探究学科竞赛团队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学科竞赛;团队建设;创新创业;运行机制

近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浪潮在各高校陆续掀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激励并保障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开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中强调各高校要在完成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1]等多个方面深入探索。

学科竞赛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在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系列化活动[2]。作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形式,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渐显现,并得到较快发展。2017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杭州发布2012-2016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并于2018年4月在武汉发布的我国首部《全国大学生竞赛白皮书(2012—2017)》,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和发挥学科竞赛类活动在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规范和引导[3]。

笔者在组织开展经管类学科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有参与激情但却没有持续动力;有参赛想法但却没有成熟作品,自然在比赛过程中也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要怎样提升经管类学科竞赛成绩,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团队建设尤其重要。团队建设不仅关系到竞赛成绩更关系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成果,但目前学科竞赛团队建设中也突显出一些具体的问题。

一、  高校学科竞赛团队存在的问题

(一)  同质化严重

在创业类竞赛中好的项目团队往往都是由多学科跨专业人员组成,但目前学生在团队组织过程中更多是在熟人关系下进行团队建设,因而更多陷入同学院、同专业学生组队,学科构成单一,团队在知识与专业结构方面同质化严重。由于存在资源一致性、梯队层次性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团队成员在后期项目选题、实施、报告撰写等方面必然会遇到瓶颈和专业短板,团队成员间信任度降低,团队合力难以形成,竞赛作品的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  团队组建临时性强

临时组建学科竞赛团队申报项目参加比赛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组建参赛团队往往是在接到某一竞赛通知后,一是临时寻找队友,团队组建未经过严格遴选,出现团队成员个人能力与团队需求匹配度不高情况,严重影响团队凝聚力。二是临时寻找项目。创业类竞赛项目上此问题较为突出,创业是一个将创意想法转变为实践的过程,创业类学科竞赛也越来越看重创业实践的过程。而在校大学生由于缺乏创业实践,为了参加比赛临时构想创业创意,编撰商业计划书,参赛项目缺乏商业逻辑,在整个比赛备赛过程中实践获得感较差,团队成员之间功利性较强,忽略了学科竞赛团队的内容,比赛团队也往往随着比赛结束而解散,团队和项目都缺乏延续性。

(三)  团队管理薄弱

临时性学科竞赛团队文化薄弱,只关注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没有团队文化的积累和提升,文化传承欠缺,项目延续和团队延续性成为问题。同时,团队领导者缺乏管理经验,弱化内部管理建设,忽略团队精神激励,忽视团队成员协助分工。造成团队组建、任务分配、绩效考核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科学性。每个学生初期只是凭借兴趣爱好参加,长时间下去动力缺失,直接导致效率下降,团队也无法维持。

二、  学科竞赛团队建设育人案例

“学科竞赛团队”是指以学科竞赛为驱动,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和科研目标而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强调协作性,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学习并完成竞赛项目实现团队目标[4]。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创行团队就是在此理念下建立的商业管理模式学科竞赛团队。团队建立十二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各类学科竞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训、选拔、学习机制。

(一)  团队选拔机制

学科竞赛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学生的自我驱动力在其中至关重要。西南民族大学创行团队一直堅持选择具有自我驱动力的大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平台培养为创新型人才。作为商业类学科竞赛团队,面向全校在面试方式上采用模拟企业面试方式进行人才选拔。通过三轮面试和两个月的实习考察,最终选拔出团队成员。从面试到实习以企业实操为标准,帮助面试者提前适应工作应聘场景。

2.1.1 三轮选拔

团队组建采用三轮选拔的形式进行,一面通过一对一面谈+AI智能面试对面试者性格、能力、经历进行大致了解,初步区分出技术性人才与综合性人才;二面通过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从案例出发考察学生的项目思维;三面通过自由组队,模拟项目选题与执行,最终完成实习生的选定。三轮选拔以“项目”为核心开展,较大程度考察了学生个人能力匹配度与参与意愿,保证了团队生源的质量。

2.1.2 实习轮岗

学生进入团队,并非就是团队正式成员,必须完成为期2个月的实习轮岗才能成为正式队员。创业做项目除了要有项目思维、基本的商业理论、产品技术还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耐力。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并不直接参与项目执行,更多是跟随项目经理坚持每天英语早读,完成每周一次案例分析汇报。在此过程中检验学生的毅力和自我驱动力。

(二)  团队运行机制

创行团队秉持以项目为主的运行理念,模拟公司的日常运营,通过指导团队成员开展社会创新项目,进行自我探索获得沉浸式学习成长。团队成员在团队中必须参与某个项目,同时也可以参与到某项行政工作中。

2.2.1 项目运行

项目是团队发展的核心,因此团队以项目为基础进行小组搭建,每个项目组6-8人。采用项目经理制度,即每个项目组由一名项目经理负责发展项目。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队员们根据各项目实际情况自主开展头脑风暴、实地调研、产品设计研发、商业推广、品牌传播等活动。

2.2.2 行政运行

团队架构由队长、核心层、管理层、队员组成。管理层由行政部门部长、项目经理组成,参与团队大事商议与组织。核心层和队长共同决定团队重要事项。行政工作主要分为人力学习与发展、公关、品牌、财务四个部分,人力学习与发展部门负责考核团队成员、建立学习体系、开展培训、激励队员;公关部门负责学校、校友、企业商业顾问的关系维护以及公众号运营;品牌部门负责团队活动及对外展示的视觉设计和培训;财务部门负责团队资金运转监督。

2.2.3 赛事运行

学科竞赛团队的目标是进行实践育人,但是其最直观的目标是参加竞赛并取得成绩,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自我认可的需要,还是对于校、院等各级行政机关的考核,在竞赛中实现团队展示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5]。团队根据教育部每年下发的学科竞赛排行榜,分析已运营项目情况,针对性参加到各项学科竞赛中。项目组进行集中2个月的集体备赛,通过集体备赛培养核心成员,传承项目及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荣誉感。

2.2.4 文化运行

文化是优秀企业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持久性,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实际行动有着正向的指导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创行团队从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探索团队的文化精神,希望通过价值认同实现共同进步。其团队的文化精神可以由9个词来概括:学习、思考、交流、信任、正直、生活、责任、包容、成长。这9个词贯穿队员的团队生涯和个人生活中,队员无论是在团队日常运营中还是项目执行中都秉持此理念。团队文化在促进队员成长的同时也不断被传承和创新。

(三)  团队学习机制

学生参加到学科竞赛团队都希望能够在团队中得到成长,这种成长除了比赛获得成绩,更体现在参与比赛过程中个人专业能力和技能的提升,而团队获得好的成绩也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提升,这个相互的过程,对团队凝聚和学生获得感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创行团队非常注重队员的成长,建立了相应的学习机制。

一是扩大指导老师队伍,建立校内行政指导老師、专业指导老师、校友及商业顾问三方覆盖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工作坊的形式,对共性内容做专业培训,包括商业画布、设计思维、职场礼仪、团队文化方面。二是根据个人兴趣,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假期通过线上MOOC学习的学习完成兴趣小组的技能学习。三是搭建学习资料,人力学习与发展部门搭建多层次的学习资料包,涵盖商业知识、项目宝典、思维方式等方面,队员根据个人情况各取所需,每一阶段结束后给予人力相应反馈即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 结语

学科竞赛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展,竞赛团队的建立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创行团队12年来,积极打造项目,并组织项目团队参加到各类学科竞赛中,曾获得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互联网+”全国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等诸多奖项。培养学生500余人,或出国留学或保研考研或就职世界500强企业,普遍获得了高质量就业。

当然,学科竞赛的整个过程不仅是竞赛团队建设、还涉及竞赛组织筹备、培训辅导、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只有协同多方力量,同向发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才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给清华大学学生创客重要回信精神[J].教育现代化,2015, 4:15.

[2] 刘芬. 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视角[J]. 科教论坛, 2013, 11: 147-148.

[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8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重磅发布.edu.gmw.cn/2019-02/25/content_32561045.htm. [2019年2月]

[4] 夏征. 基于精英领导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 6: 20-21.

[5] 聂磊,丁善婷,翟中生. 以竞赛为导向的创新团队实践育人机制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6, 10: 6-7.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5SSZH08)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团队建设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