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88 在新疆阿拉尔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20-01-08 07:49张荣庆王艳敦磊
中国棉花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棉阿拉尔棉株

张荣庆,王艳,敦磊,3*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新疆阿拉尔843000;

2.新疆中棉种业有限公司,新疆阿克苏843000;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2018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引种备案, 开始在新疆棉区推广种植中棉所88。 该品种连年在南北疆多点示范种植,综合表现丰产性好、品质优,符合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得到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的认可。

1 种植表现

1.1 田间农艺性状

中棉所88 出苗快,整齐度较好,整个生育期长势稳健。 在阿拉尔地区生育期平均128 d。 株型筒形,偏紧凑,茎秆粗壮有茸毛,不倒伏宜机采。 株高68.8 cm,叶缺刻深、色深绿,果枝Ⅱ式,第一果枝节位5.2,单株果枝7.9 个。 单株成铃7.6 个,铃卵圆形,铃重5.6 g,霜前花率98.1%,衣分42.5%,籽指10.2 g。

1.2 纤维品质表现

吐絮集中、畅,不夹壳,含絮力强,不掉絮,棉纤维洁白有丝光,2017 年对各点棉花纤维进行取样检测,经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中棉所88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 mm,整齐度指数87.1%,断裂比强度30.8 cN·tex-1,马克隆值4.4。

1.3 产量抗性表现

2017―2019 年,在阿拉尔地区示范种植,单株结铃性好, 平均667 m2产籽棉458 kg; 丰产潜力大, 在水肥充足、 管理精细的地块籽棉单产超过500 kg。 该品种田间抗病能力强,综合多点田间表现, 该品种枯萎病病指平均5.4、 黄萎病病指平均23.3,属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

2 种植模式和产量结构

采用膜下加压滴灌一膜6 行机采棉模式种植,行距配置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株距10 cm,理论密度每667 m2种植17 545 株,实际收获密度每667 m21.0 万~1.2 万株, 平均单株结铃7~8 个,整株平均铃重5.8 g。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前准备及播种

在地表以下5 cm 处地温连续3 d 稳定在15 ℃以上, 阿拉尔地区4 月1 日―15 日为适宜播种时期。 整地质量按“齐、平、墒、碎、净、齐”标准操作[1],清理回收残膜、残茬,整地后每667 m2可用33%的二甲戊灵乳油200~250 mL, 兑水30 kg 喷雾后耙耱,使药液混入土壤表层。使用棉花精量播种技术,能一次完成铺膜、 铺滴灌带和播种一体化作业,播种深度一般2~3 cm,覆土厚度0.5~1.0 cm,要求1 000 m 播行垂直误差不超过20 cm,下籽均匀、深浅一致、每穴1 粒种子,空穴率≤3%,错位率≤1%。

3.2 中耕散墒

幼苗期用机械中耕2~3 次,耕深10~15 cm,降雨后应及时中耕,应达到行间土壤松碎,不压苗、伤苗,培育壮苗。

3.3 肥水管理

播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 每667 m2施用磷酸二铵25 kg、尿素10 kg、硫酸钾10 kg,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20 kg。全生育期滴水7~9 次,6 月中上旬棉田进入初花期滴第一水,间隔7~10 d 滴水肥1 次,8 月25 日左右滴最后1 次水。 追肥采用随水滴施的方法,以尿素、磷酸一铵和硫酸钾为主,根据田间黄萎病情搭配施用黄腐酸钾、枯草芽孢杆菌等调节肥。

合理施肥, 用量坚持施足基肥轻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叶面微肥(以硼肥、锰肥、锌肥为主),棉花生长期注意增施钾肥,防止铃期棉株氮素含量过高,增强抗倒、抗病能力,同时防治棉铃期早衰[2]。

3.4 化学调控

依据生育期确定化调时间,根据气候、品种、土壤肥力及墒情确定用量,全生育期本着“少量多次、轻控勤控、前轻后重”原则进行5~6 次化控,合理控制棉花株型,防止棉株生长过旺,避免枝叶过密、郁闭,降低田间湿度[3]。

蕾期每667 m2用98%甲哌鎓0.8~1.5 g,兑水30 kg 喷洒棉株。 初花期每667 m2用98%甲哌鎓2~3 g,兑水30 kg 喷洒棉株。 盛花期每667 m2用98%甲哌鎓3~5 g,兑水40 kg 喷洒棉株。 化学封顶后7~10 d, 每667 m2用98%甲哌鎓10~15 g,兑水40 kg,棉株上中下喷洒均匀。

3.5 打顶

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 月15 日前打顶结束;打掉一叶一心,将打下的顶心带到田外处理。

3.6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棉所88 号的主要病害是枯萎病和黄萎病,主要虫害是棉蚜、棉蓟马、棉叶螨、棉铃虫。 在棉花黄萎病重病田进行合理深翻(60~70 cm),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 头水时每667 m2随水滴施枯草芽孢杆菌0.5 kg 或黄腐酸钾2 kg,或黄萎病初发时喷施化学药剂(爱苗、扬彩、秀特、氨基寡糖素、根力多)2~3 次, 可预防或防治黄萎病, 防效50%~70%[4]。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天敌生存条件,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5]。

3.7 脱叶催熟

在最低气温不低于12℃,喷药后连续7~10 d不低于18 ℃,棉花上部棉铃铃期50 d 以上且吐絮率达到50%,采收前30 d 喷施为宜,喷施时间9 月20~25 日[6]。 每667 m2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35~40 g)+助剂30 mL, 兑水30 kg 对棉株上中下叶片均匀喷雾。在清晨或傍晚空气湿度较高时喷施为宜,若喷后6 h 内下雨应重新喷施,后期旺长的棉花再喷施2 次。

3.8 机械采收

喷施脱叶剂30 d 后, 棉花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95%以上时进行机械采收。 一般晴天采收,下雨天或露水过重时不应采收。 棉花采净率应大于95%,含杂率小于10%,损失率不超过4%,回潮率不大于12%。

3.9 冬灌备耕

机采结束后应及时粉碎棉杆、收净滴灌带和清除田间残膜,集中送至回收场所,洁净土壤,以防土地污染,及时秋翻冬灌。

猜你喜欢
中棉阿拉尔棉株
档案见证历史 承载“中棉所精神”
抗病棉花品种中棉所143
不死的慈善家
不死的慈善家
阿拉尔的梧桐树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新疆南疆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特征及其品质分析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
略论民国时期河南美棉的引种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