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2020-01-08 11:51张春英
科学咨询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家长学校

张春英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 江苏昆山 215300)

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是当代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陶行知曾提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了解劳动者之甘苦。”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指出:“劳动是社会人所必须进行的活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劳动,培养儿童既要有哲学家的头脑,也要有农夫的手脚,只有通过劳动人的身心,才能得到锻炼,并且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使劳动教育重新被人们所重视。但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如今,人工智能逐渐替代传统体力劳动,劳动形态发生剧烈变化,身体力行的劳动地位日趋降低。因此,劳动教育理念也日渐薄弱。在现如今的家庭中,各种智能工具已经代替了传统工具。如扫地机器人、电动拖把、洗碗机等。生活在高速运转的社会中,家长在家庭中的劳动也会更倾向于智能化,导致学生没机会进行劳动教育。

2.学校教育的忽视。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在学校里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知识性学习上。虽然,现在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包含着劳技课和综合实践课。但是,这些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走进劳动教育课堂,或听到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理论灌输,或自己进行自习。而学校也没有配备专门的课程教师,更没有对这些课程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兼课。因而,教师对劳动教育没得引起重视。

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形式单一,教师主要以班级常规卫生管理为主,劳动值日便成为学生被动的职责,并经常作为惩罚或规训学生的手段之一,这无意中给学生传达了一种劳动可耻、劳动辛苦的观念。

3.家庭教育的缺失。在这个“你追我赶”的时代,不少家长片面强调学业,甚至完全包办,不让子女做任何家务事,孩子只有一个任务,即学习。这样,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薄弱,更甚者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劳动意识。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更有家长为了孩子的劳动问题特地找我反映,孩子因为要帮班级劳动,而影响她的作业速度和效率,希望教师能减轻,甚至不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劳动任务。通过教师再三劝说,家长最终也不过是勉强答应,可见家长的错误思想根深蒂固。同时,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在教育学生劳动的同时,也要转变家长对劳动的错误观念。

二、解决劳动教育问题的策略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使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强调了生产劳动在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应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那么,针对以上问题,如何进行劳动教育呢?

1.思想观念大转变。劳动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家长和教师常会错误引导学生,在考试压力下视学习为第一要务,并没有认识到劳动对人成才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没给学生充分的劳动实践机会,甚至借劳动为惩罚手段,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大大削弱了学生劳动的动机,弱化了劳动需求,导致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因此,转变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至关重要。

(1)加强师资力量。学校应重视劳动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是转变教育理念、改善劳动教育现状的首要任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或聘请能工巧匠进校园担任兼职教师,或组建一支本校劳动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为学生配备专业人员指导,加强学习培训,促使教师转变劳动教育观念,以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

(2)树立正确观念。教师正确的劳动教育思想观念的引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转变“分数第一”的顽固思想,通过劳动课程或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并把劳动融入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形成“劳动最光荣”的理念。

(3)正确引导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家长对劳动的轻视必然会导致孩子对劳动的错误观念。要想转变,必须从源头抓起,把错误观念连根拔起,让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影响孩子,树立孩子的正确价值观。但家长的“分数成才观”需要学校或教师的引导来转变。比如,开展家长会、专家专题讲座、家长学校的开办,甚至可以利用公共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普及等。

(4)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黑板报、橱窗宣传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表彰学校中的劳动小能手,进行与劳动相关的演讲比赛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转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2.理论实践相结合。“手脑并用”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目标之一,也是其劳动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学校如果在劳动教育中仅重理论,而轻实践,无疑是纸上谈兵。传统的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捆绑了学生的双手,如果能“推翻”教室的围墙,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让学生“走出去”,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劳动体验和实践,获得生动鲜活的经验和感受,才能扎根在自己的心中。比如,让学生去农田耕地种菜,走进厨房做饭,拿起针线缝衣服等等。学生学技能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能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分享、感恩等能力。

3.家庭社会齐助力。家庭和社会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延伸与应用的阵地,只有三方的教育相互配合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劳动教育的最佳效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状况需要家长的鼓励与支持,监督与反馈。家庭劳动既能解决学校因条件限制,而无法使每位学生参与实践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学校资源有限,需要社会资源来支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能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形成教育合力。比如,端午节时,让学生走进社区向爷爷奶奶学习包裹粽子的方法,其乐融融,欢聚一堂;重阳节时,让学生走进敬老院扫扫地,除除草,为老人送去温暖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劳动家长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