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1-08 13:2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日语日本

(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1)

0 引言

在学习语言时,学生通常会陷入种种误区,例如认为掌握一门语言的有效方法应该是识记该语言体系的单词和语法。但是从实践中来看,仅仅是具备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学习日语与中文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日本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是由日本的文化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所导致的。例如日语复杂的动词变形、日语的尊他语和自谦语,还有日语句子的谓语后置等等。要想真正的掌握日语,就必须理解到日本的文化形式和语言习惯,学习日本人的思维习惯。真正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体会,才能够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说,文化课程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日本语言文化课程的理论发展

我国的文化语言学正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家需要各种语言方面的人才。我国语言学迅速崛起,各类大学纷纷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语言与文化”等相关课程。在此期间,国家还先后举行了多次专业学术研讨会进行语言学习的研究工作。

在日语语言文化教育方面,随着社会的迫切需要和教学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日语语言的教育活动,并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议。与此同时,在《日语教学大纲》中也对日语语言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要不断扩充文化知识,提高基本功底。注重文化内容的补充,并不断地提高日语实践能力。同时指出在进行日语语言的教学工作中要以学生的学术兴趣为出发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改革教学方法为重要形式,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由此得知,我国在日语教学方面有着明确的改革方向,在确保学生基本功扎实的同时,还应当适当引入语言文化教学。

2 当前大学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文化要素导入

近年来日语语言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在,在具体实践的层面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我国高校已经认识到日语文化对学习日语语言的支持作用,这在时间的课程安排中也能够得到体现。但是,在课程设计的导入环节中,缺少铺垫,文化内容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文化方面的内容显得非常僵硬。文化背景和语言知识并没有做到有效融合,课程所占比例较少,甚至被一笔带过。这种文化背景和语言课程的相互独立性,显得课程内容死板僵硬,文化背景的融入也并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这些与课程内容毫无关联的文化背景的引入,独立于课程本身,甚至会影响到日语语言学习的整体效果。降低教学质量,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幅降低。而且,在日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文化背景知识的选择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严重脱节,文化背景和知识比较传统。这就导致及时学生了解了文化背景,也无法为今之所用。难以将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难以应用和具体实践。无法与现代的日本社会产生联系,仍然存在文化隔阂和差异。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日本语言知识。必须重视相关文化的有效融合。在选择文化背景知识时应当贴合当代日本人生活实际情况,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这样才能够保证课程的有效性。

2.2 缺乏实践活动

虽然我国和日本地理位置较近,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但是,我国的文化和日本文化具有很大差异,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均有所体现。根据教学实践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学习的日语语言知识仅仅为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不大,导致学生对日本人的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掌握的不够全面,同时二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思考和判断。传统的日语语言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材为主,一般只重视对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通常不会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实践经验的培养会导致学生缺乏客观的识记经验,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有所缺失。难以抓住日语语言的内涵和精髓,也无法体会到日语与其文化之间的联系性。因此,要想真正的学好日语、学懂日语、理解日语,就要明确语言文化实践过程的重要性,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和交流,练习自身的口语能力和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2.3 知识讲述不充分

在进行日语语言课程的授课活动时,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和日本文化的补充,往往是从一个观点或者是一个方面展开的。学生根据这些零散、琐碎的信息所收获的认识也是非常局限的。由于文化知识的补充过于碎片化、片面化,并没有在学生的心中构建出一个全面、宏观的认识体系。而且,由于学生身处于中国,接受我国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到日本的文化内涵,对此不能有深入的体会和独特的见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横向对比讲解,通常来说,这种对比式的学习方法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可以带领学生从两国文化的差异性入手,进行纵向对比认识。了解到两国文化之间的异同,分析不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渊源,从背景入手去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在此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联想,让学生自己分析各国之间不同文化的形成原因,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从主动的获得知识。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在二者文化异同反复比较中获得学习语言的灵感。并结合不同的背景环境,辩证的分析各类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优势地位。进而实现对日语语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

2.4 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学习日语的初期,学生很容易对日语复杂的动词变形、助词的灵活运用和尊他语、自谦语的适用场合产生困扰。同时,这也是在学习日语初级阶段的必须要面临的几个重点问题。对于日语语境的复杂辨析通常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难以坚持,造成重大的学习阻力。而且,这些中文的语言系统中并不存在,之前学生们并没有接受过这种思维逻辑的训练,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一时无法接受。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产生日语语言晦涩难懂、内容枯燥、体系复杂的消极认识,从而丧失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在帮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时,应当结合他们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日语的语言习惯与日语文化之间的联系性。分析在当时的环境中,这些语言的形成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性。

3 大学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

3.1 做好课程准备工作

做为日语教学的老师,在授课前应当先明确本节课程的主旨内容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重视课堂布置和授课资料的选择对课堂的构建所起到的作用。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充分准备,进行巧妙地课堂布置活动。让学生在一个愉悦、良好地课堂氛围中感受日本知识和语言文化地魅力。教材的选择最好结合日本权威学者的著作进行参考,确保授课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日本文化的背景内涵做为课程的导入,多收集一些与内容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文献资料和视频资料做为课程补充。同时,在课程得构建上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给予他们课堂实践、交流讨论的机会。过程中要保证充分的互动性,以保证知识的有效吸收和内化。

3.2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应当结合产生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去深入了解。为了使课程的构建更加全面、更加立体,可以利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补充。在选择相关内容时,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准确性,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与课程内容最为贴合的资料为主。可以采用视频、纪录片或者图片等形式,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加深刻的体验。结合资料内容对其加以讲解,与授课内容想关联,深入的进行阐述说明。让学生体会内部的逻辑关系,为他们营造一个真实的背景氛围。采用日语授课模式,对学生日语能力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3 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学习一门语言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学习日语亦是如此,要想使得学生日语能力得到提升,就要给他们创造一个有效的实践环境,增强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性。并给他们创造适当的机会去交流。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日语语言活动和出国赴日学习交流。高校可以于日本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交流活动,提供更多实践分享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锻炼自身的口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去日企实习、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或者举办日语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日语语言形成方式和内在的思维逻辑,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到的日本语言知识发挥出实用价值。

3.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对于日语能力的促进和提高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教师,应当构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以此做为切入点进行补充和延伸,调动学习兴趣,展开积极讨论。教学活动应当尊重学生地位,和他们加强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结合实际的需求,可以对日本的基本信息加以补充,例如在日本生活的惯常用语、需要遵守的习惯和规则,例如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等。以及日本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俗传统等。也可以对日本社会中的社交礼仪、传统技艺或美食分享。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对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深入讲解。还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日本动漫入手,结合耳熟能详的动漫内容与他们进行分享和交流。根据这些内容使课程更加丰富化、生动化、具体化,让学生沉浸在日语语言文化的课堂之中。

4 结论

综上所述,一个科学、有效、具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对整个课程的构建是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的,它不仅能够激活课堂氛围,还能够使学生对日语知识有全面、具体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日语语言文化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问题,我们应当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善,结合具体情况深入的分析探讨。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价值,将文化的内涵融入到语言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不断提升日语水平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日语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黄金时代》日本版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