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探论

2020-01-09 02:12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341000
大众文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赣南文化遗产景区

(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 341000)

图2 赣闽粤客家文化非遗项目类别

一、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客家民系作为世界上分布极广、影响至深的汉族民系之一,跨越中国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多省,外迁东南亚地区(尤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乃至世界各地。素有“客家大本营”之称的赣闽粤边区,在地域性条件制约之下,铸就了独有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地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种类繁复,丰富绮丽,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包含:

(一)三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当前,文化部共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赣南、粤东和闽西为大本营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便占据其三(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汉族诸民系中仅此一家,这既表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也体现国家对客家区域非遗整体性保护的高度重视。

(二)客家非遗分布集中。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赣南最多,闽西次之,梅州第三。

表1 客家地区非遗数目和传承人数目统计

笔者在表1统计了赣南、闽西和梅州地区市级及以上客家非遗项目和客家非遗传承人数量。由表格可见,赣闽粤客家非遗项目数量多,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有165余项,彰显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赣南客家非遗项目较粤东、闽西,数量更多,种类更全,传承人数更众,市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占总量三分之二以上,表明赣南客家非遗资源更丰富。赣南客家地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数与闽西、梅州相近,但赣南客家地区省级、市级非遗项目数更多,可见闽西和梅州市县两级在客家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挖掘和保护弱于赣南。

(三)从客家非遗的分类看,以民俗类为最多,这也直观体现出客家文化的丰富性和特殊性。

上图根据赣南、闽西和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域划分,统计三地非遗项目类别分布情况,赣闽粤三地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省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申请上都颇有成效,客家地区民俗、传统技艺非遗项目资源最为丰富,传统舞蹈、传统戏剧非遗项目资源次之,民间文学、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游艺与杂技等部分非遗项目资源最少。

(四)客家非遗彰显具有民族融合血脉的民系文化——客家文化的特质。客家汉族早期迁入闽、赣、粤边区,客家先民长期与土著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默契,文化在不断的交融,客家汉族吸收畲族经济生活和文化内容,畲族文化也同时受客家汉族的影响,客家先民与土著居民长期共同生活在赣闽粤边的山区,彼此错居杂处,难免为了争存生产、生活资源发生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但彼此间在经济上、文化上发生接触和交流却更是经常的、不断的。接触和交流时间长了,彼此潜移默化,其结果便是相互融合和互相同化。1客家文化和畲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客家民众日常社会风俗仪礼节庆、表演艺术、传统技艺以及民众语言表述等文化事项,这些文化事项在非遗话语体系下,结合传统文化语境对非遗项目的文化阐释,表现为当下客家文化的丰富性。客家非遗中汉畲文化融合,彰显了客家文化为具有民族融合血脉的民系之文化。

二、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一)以人为本。人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民间风俗仪礼、节庆,表演艺术或传统技艺,民众历史记忆等文化事项主体皆为人。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在于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完善活态传承机制。具体措施有,制定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以非遗培训班的形式提升非遗传承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传承人激励机制,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增强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面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亟需抓紧开展抢救性记录,采取录音、录像、文字记录、收集实物等方法,促进濒危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向有形的信息形式转化,保留珍贵的基因。另一方面在注重培养“传习人群”,非遗的传承实践使群众对客家文化形成认同感,继而传承、发展客家文化。客家地区在“非遗人群”保护和传承上高度重视,赣州市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保护模式,并提供资金性补助,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年招收50至60名学生,旨在培养赣南采茶戏专业人才。此外,客家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课堂、进教材,在文化遗产日举办活动,让非遗文化结合日常生活,以达到“非遗群众”亲近非遗、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传播非遗的目标。可见,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群众参与的“活态性”传承。

(二)以法护航,客家区域的非遗保护传承注重运用法律来保驾护航,并制订了一些反映客家区域特色的法规,如《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赣州古祠堂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型后盾。

(三)平台建设,客家区域积极建设非遗展示厅、传习所、村史馆等平台,并利用广场、公园等场所,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

表2 赣闽粤客家非遗保护场馆建设

上图展现了赣南、闽西、梅州三地设立非遗保护场馆(非遗传习中心、非遗展示馆、非遗代表性项目传习所等),非遗场馆的建设是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近期工作的重点。非遗保护场馆同样体现在村史馆的建设,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协助地方建成定南黄砂口村史馆、赣县夏浒村史馆等。客家地区村史馆通过馆内空间展示与图文呈现,使村落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传承历史、教育民众的功能,与客家地区原有的祠堂、庙宇、民居一道相互联结,构筑起乡村文化的公共空间,村史馆的建设对于赣闽粤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借鉴经验。

(四)联姻高校,客家区域的文化部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并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学科、科研优势开展非遗挖掘、研究、申报及保护等项工作。如会昌县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签订协议,汇聚多位高层次人才的“非遗”研究队伍指导会昌县“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的建设和非遗的申报、保护、挖掘、研究工作。

三、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实践路径及特色

(一)弘扬优秀文化,客家非遗诞生的客家文化土壤素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文化的特质表现出儒家文化、移民文化、山区文化特征,直观体现为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2如今,科技的进步使客家地区与外界联系愈加紧密,客家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下消亡或者新生,例如山歌作为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表达情感、缓解情绪的重要方式,客家人简朴耐劳的气质,很少慵惰浮夸的恶习,犹保存古代人民的风范,这些都和他们山歌的产生及内容等有关系。3在娱乐丰富的现代生活中,山歌的功能不断被消解,它所传达的客家文化亦呈现黯然失色之态。近些年来,兴国山歌(国家级)在非遗语境下再次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世界,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以新的姿态传递客家优秀文化。

(二)制作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传统技艺在省级及以上客家非遗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客家非遗项目总数的31.4%。其中传统技艺在赣南客家地区优势明显。经统计,赣州市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共169项,其中赣南非遗项目数位列前五分别是传统技艺(50)、民俗(41)、传统舞蹈(20)、传统音乐(16)和传统戏剧(13),可见客家传统技艺的重要地位,需要更好地做好客家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汇聚客家文化资源、打响客家非遗品牌、加强内部区域交流、促进非遗产业转化来实现物质性载体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将客家传统非遗资源汇聚起来,设立文创园以吸引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企业,进行非遗文创产品、衍生产品生产;其次客家赣闽粤三地面对多样化的客家文化空间,打造发展客家文化品牌,以赣南为例,2018年推出了以国家级非遗赣南采茶戏为基础的品牌“采茶纪”,取其经典曲目人物形象和动作,创作开发一系列文化衍生产品,将非遗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发挥非遗资源的自身魅力,推动自身传衍;最后要加强区域交流,实现非遗产品创新交流发展。保证本地遗资源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提高非遗产品的附加值和商业价值。

(三)吸引旅游资源,传统文化因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利用传统文化影响力,将其转变成为所需的文化资源,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客家非遗保护旨在以非遗进景区的形式(赣州市2019年促进客家非遗进3A级以上景区),将客家非遗资源转化为发展当地特色旅游的文化景观,促进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由表2看出,客家非遗项目弱项在发展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通过非遗进景区模式为客家非遗这类项目的发展、存续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一是非遗载体进景区,通过在景区设立舞台、剧场、戏台等形式,鼓励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项目进景区展演,鼓励在景区开展民俗节庆活动,营造氛围聚集人气,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活动品牌,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书籍、电子触摸屏的传播功能,通过宣传展示非遗与景区的融合成果,使之成为有效的传播载体。二是传统工艺进景区。重点引入国家和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进景区,增强现场互动体验,激发游客参与热情。通过在景区设立工作坊、工作站,搭建非遗购物网、设置专柜,不断拓展消费空间,建立非遗展销进景区的长效机制。三是传统医药进景区。在有条件的景区开展中医药养生旅游模式,通过在景区设立中医问诊、推拿按摩、艾灸等中医养生体验活动,推动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四是非遗元素进景区。各地在新建、改建景区时,充分挖掘非遗资源,发挥赣南客家围屋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当地传统建筑技艺非遗项目的优势,形成符合景区特色的文化景观。

(四)丰富民众生活,客家非遗资源包括民俗、传统技艺、传统音乐等九大类别,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政府主导的非遗活动,利用广场、公园、景区等场所,推动客家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课堂、进教材、进景区,广泛开展节日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等全民参与活动,丰富民众生活。如赣州市为庆祝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上犹双溪乡水头村举办九狮拜象传承活动,将诵读家训活动与九狮拜象表演相结合,吸引500余名群众前来观看。客家非遗逐渐成为客家地区民众娱乐、学习、生活广泛参与的事项,也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内在动力。

注释:

1.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136页.

2.林晓平.客家文化特质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72-75.

3.钟敬文.客音的山歌[J].语丝,1927:18.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赣南文化遗产景区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摘牌”
Tough Nut to Crack
某景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