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胃结石致小肠梗阻1例增强CT表现*

2020-01-09 02:14刘婉晴曹传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封三肠壁肠管

刘婉晴,曹传龙,胡 冰,张 清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辽宁 大连 11600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77岁,以“上腹部疼痛不适1周,加重18h”为主诉入院。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厌食、呕吐2次。患者6年前及1年前曾两次因肠梗阻于我院保守治疗。查体:全腹压痛,上腹为重,伴反跳痛,无肌紧张。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及温皂水灌肠后腹痛加重,仍无排气排便。实验室检查为阴性。患者有2型糖尿病30年,近两周血糖控制不佳。

影像检查:入院当日上腹部CT平扫示:十二指肠末端、空肠起始部肠壁稍增厚(图1,封三)。次日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左上腹空肠近端见两枚类椭圆形混杂密度影,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冠状面测量大小分别为3.1cm×2.4cm、5.3cm×3.1cm,增强扫描未见强化,邻近肠壁增厚并明显均匀强化,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图2,封三)。上消化道造影示:小肠肠腔积液扩张,管腔宽约3.3cm,局部见气液平面影(图3,封三)。5日后复查全腹CT平扫示:小肠扩张,见多个气液平面,肠管内见大量对比剂存留,回肠末端见两枚类椭圆形混杂密度影,边缘见对比剂附着,邻近肠壁增厚,远端肠管未见扩张(图4,封三)。腹部站立位平片示混杂密度影位于右下腹(图5,封三)。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及肠减压术,术中所见:腹腔内少量黄色渗出液约100mL,空肠及近端回肠扩张,肠壁增厚,肠蠕动弱,肠系膜水肿,距离回盲部40cm处依次探及大小约3cm×2cm×2cm和6cm×4cm×3cm粪石各一枚,粪石远端肠管空虚,于粪石远近端卵圆钳取出2块粪石,粪石呈椭圆形,质韧,形状不规则,内混有植物样残渣。术后病理证实为粪石,患者术后稳定,恢复良好。

2 讨 论

胃石是由消化道中难消化的食物形成,起源于胃中并向下进入小肠,引起小肠梗阻(small bowel obstruction,SBO),尤其是回肠末端[1],胃石可单发或多发,以单发居多[2]。根据成分可分为四种类型:毛粪石,由摄入头发形成;植物性结石,由蔬菜和难消化的水果纤维制成,最常见的是柿石;乳结石,由凝乳形成;药结石,通常由聚苯乙烯磺酸钠(己内酯)等形成[3]。临床上最多见的是植物性胃石。胃手术史、慢性胃炎、胃肠道肿瘤、高龄、糖尿病等是胃石的诱发因素[4]。本案患者患有糖尿病30年,近期血糖控制不佳,这可能是导致胃结石发生的诱因。

胃石导致机械性SBO比较罕见,发生率为0.4%~4%[5],仅仅依靠体格检查和既往病史是很难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没有特异性,对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在本病例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见气-液平面和肠管扩张,虽然胃石可以通过腹部造影诊断,但它仅能显示SBO导致的气-液平面。本病例上腹部CT平扫仅发现局部肠壁增厚,是由于胃石密度与食糜非常类似,因此腹部CT平扫并未发现结石,但大致能发现胃石的轮廓。而本病例增强CT不仅显示了结石的准确部位、大小及SBO的范围、严重程度,还可以观察肠管血运情况、肠壁是否坏死,增强CT还可以排除肠道肿瘤性病变或血运障碍引起的SBO。增强CT识别胃石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57%,目前是诊断胃石和SBO的金标准[6]。胃石治疗可选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取石。在本病例中,患者既往两次SBO均因胃石引起,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但本次发病SBO病情严重,且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选择立即手术。在发生胃石引起的腹痛或肠梗阻时,应早期行增强CT以及时发现病因,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肠壁坏死、肠穿孔、胰腺炎[7]等严重并发症。

猜你喜欢
封三肠壁肠管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封三
封三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封三
封三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