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2020-01-09 02:56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唐建平
天津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叶公学习效果教学模式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 唐建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兴趣的推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实际展开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地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为有效的培养效果来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当中,以便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的现状

在对小学阅读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后发现,现阶段的语文阅读和教学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与理想的教学效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阅读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效果,这样的教学问题具体成因则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小学生的年龄小,调皮和好动仿佛也成为小学生的基本特点,相比于较为严肃的学习活动,小学生更加喜欢游戏这类娱乐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难以集中注意力积极地进行学习。与此同时,阅读本身便是一项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阅读不像是理论知识那样极具逻辑性,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在进行阅读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溜号的行为,甚至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一支笔、一张纸上,也不愿意投入阅读当中。因此,这也使学生难以从阅读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也无法得到理想的阅读学习效果。

不仅如此,很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深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展开学习活动时多是将侧重点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而未能认识到阅读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辅助作用,从而在教师展开阅读教学时忽视了阅读学习,难以达到高质量的阅读学习效果。

(二)教师方面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中,教师极易出现一些教学问题从而影响到阅读和教学的有效性,也无法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首先,未能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要求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且通过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教学方案,以便能逐步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充分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归属感。但是在实际展开语文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却未能得到凸显,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处在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难以体会到自己学习的归属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形成各方面的能力。其次,在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对教师展开阅读和教学活动给出了新的方向,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未能把握到设计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在展开设计教学模式时习惯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思路,这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和学习中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也不愿意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激发,学习态度自然就十分消极。

二、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提升学生学习欲望

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教师要对以往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对于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更易产生探究兴趣,因此,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保证其多样性,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例如,在展开《叶公好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运用互动教学法来开教学活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有一个人名叫叶公,他十分喜欢龙,他家里的东西都带有龙的图案或者是龙的形状,那么假如他看到了真的龙之后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纷纷积极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叶公会非常高兴地和龙合照;还有的学生说叶公可能会十分感动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头挚爱。这时,教师再次进行代入:“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叶公既没有和龙合照,又没有很高兴龙的来临,那么同学们能够在阅读课文中告诉教师叶公到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好奇叶公在看见真龙之后会表现怎样,而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学生也便能自主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

(二)合理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好现阶段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学便利,通过运用好现代教育设备展开语文阅读和教学,以便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彻底解决,从而引导学生获取到更为理想的阅读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师教学到《老北京的春节》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先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播放在北京地区过春节时的一些习俗,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新奇、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一般的感受,在课堂氛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从视频中所获取到的信息,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和自己家在春节时的习俗进行对比,从而为接下来正式代入阅读教学奠定下基础。接下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在视频中展示给我们北京春节一片祥和喜庆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厚气氛,那么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怎样描述老北京春节的呢?有同学可以解决老师的疑惑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想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便自主地投入阅读活动当中,而在经过阅读后学生也便自然能够得到问题的真正答案,也可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设计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尽管在以往的语文阅读和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弊端,但是其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因此,在实际展开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运用设计趣味的教学情境来延展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通过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来促使学生逐步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便能达到更加理想的阅读学习效果。而在设计的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地结合好教学内容,以便能带给学生更加新奇的学习感受,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的带动下积极地展开阅读学习。

例如,在教师教学到《和氏献璧》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构建一个趣味性十足的表演情境展开教学。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引导每组学生分角色对本篇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扮演、以生动的语言来带动其他小组学生的情绪。接着,教师要表明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表演效果,需要学生熟读文章内容、掌控人物情感。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纷纷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也能通过阅读掌握文中内容,从而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而学生对阅读也便自然地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了阅读的真正价值。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展开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构建语文教学方案,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更为有效的培养模式,以便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学生积极展开阅读和学习的动因,逐步将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叶公学习效果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叶公好龙》改写
叶公好龙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