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核心探索

2020-01-09 02:56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刘毅敏
天津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性探究课堂教学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 刘毅敏

为迎合社会高速发展而生的新课改,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了原有的各学科教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高中文理分离,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做足了铺垫。当前社会信息、知识高速增长,学生能从多种渠道接收各种学习资源。为凸显自身价值,高中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探究教学内容,优化课堂设计。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取课本知识,还要帮助学生累积生活技能,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中地理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坚持学生主体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提升地理课堂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二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做到以上两点,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有准确的把握,即深刻理解教材、广览各类书籍、发表独特见解。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动态的。因为并不是全部教学都有价值和意义,有的教学是无效或负效的。有效性的内涵是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而发展变化的。在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是指教师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能获取一定收获。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开放性。具体是指教学行为要具有灵活性,教学计划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境改变。二是双重性。有效课堂追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强调教与学高度统一。三是双效性。即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二、高中地理教学特点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良好求知、处事、生存、竞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高中地理教学要以此为教学方向。

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第一,地理教学重视学生地理思维养成,使其树立正确的地理认知、掌握地理学习规律,提升个人分析判断能力。第二,深度分析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究地理知识的深层内涵,深挖地理形成过程和产生方式等因素,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

有效课堂致力于教学有效性,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不以成绩论高低,更关注高中生身心健康、情感体验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认知和价值观念,使高中生获得更加协调、全面、系统的发展。

(二)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实施

有效课堂需要提前设计,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精心的课前预设,能有效应对各种课堂突发状况,确保教学计划顺利实施,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地理教师是课堂智慧的创造者和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能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思维。

(三)提高教学知识量

有效知识量是判断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准。有效知识具体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真正掌握并能应用的知识,有效知识量越高,则课堂效率越高。知识本身都是有价值的、有效的。教学知识可分为有效知识和无效知识两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加深高中生对认知结构的理解,提升其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锻炼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可借助表格、图像或图形来讲解地理概念和规律,使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具体,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联想,增加亲身体会,帮助学生记忆。没有地图支撑,地理课堂是空洞的、抽象的,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为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地理教师要灵活使用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只要地图上有,就要物尽其中,用地图启发学生地理智慧、用地图增加学生地理知识,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借助问题情景教学

地理知识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作用是为生活服务。地理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标准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性。问题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颇受各科教师青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出发点,联系生活实践讲述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欲望和应用意识,扩大地理教学参与范围。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解有关农业问题时,可先让学生调查收集有关农业种植的知识,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到附近的农村亲身体会。有了经验,学生在发言时会更加积极踊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依靠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学大纲,要与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明确教学目标,善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办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时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中沟通合作,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压的环境下学习。

(四)注重学生思维培养

为迎接高考,很多教师不敢转变,害怕尝试,还在继续沿用题海战术提升地理成绩,相信重复就是力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应对见过的题型,缺少应变能力。广大地理教师应摒弃这种思想,打破“填鸭式”教学的束缚,以提升学生高度为己任,使学生能看透出题人的意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时,除讲解教材内容外,还应将教学延伸至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以我的家乡贵州为例,贵州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截至2002 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10 多种,探明储量的有76种,在全国名列前茅。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作为贵州人,对贵州的矿产资源有哪些了解?贵州资源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如果让你设计,你会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和教师成为朋友。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学生比较喜欢哪位教师,哪科的成绩就会相对较高。地理课堂应当以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合作活动为主要形式。地理教师要从领导者变成组织者、参与者,搭建师生平等对话平台,以探讨口吻与学生对话。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人口的变化》时,可先询问“你们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吗?”“你认为我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以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信任、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地理课堂获得安全感,敢想、敢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成绩取得的原动力。学生的兴趣上来了,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提升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文科高考的重要科目,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学生的命运。为提升课堂有效性,广大地理教师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有一定提升空间。有效课堂打造之路任重而道远,广大教师要树立信心,勇于探究,为有效地理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有效性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