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霾下的生命之光

2020-01-09 14:12胡龙霞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协和医院肺炎病人

文/胡龙霞

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在疫情笼罩的岁月里,深沉的大爱,生动诠释了美丽的生命之光。

我在金银潭医院支援的心路历程

我是2020 年1 月7-30 日在金银潭医院支援的,之后隔离14 天,接着在肿瘤中心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工作。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金银潭医院的经历。

2020 年1 月6 日, 武 汉市卫健委紧急下发《关于抽调护理人员增援市金银潭医院的通知》,要求是6 家大医院每家医院派3 名护士去支援,协和医院就派了3 名护士,我是其中1 个。之所以会派我,大概是有3 个原因:首先,我是党员,我先上;其次,我各方面符合抽调通知上的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另外,去年10 月份,我参加了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我在军运村感染科,当时接受过感染科相关的培训,所以医院就派了我。6 日晚上接到通知,7 日就过去上班了。

金银潭医院大家都不陌生,是传染病专科医院,所以病人都往金银潭医院送。刚开始那两个星期特别忙,病人数增长很快,白天晚上都收病人,很多都是各大医院转过来的。采集咽拭子、吸痰、配合气管插管、上尿管等这些操作每天都会遇到。经常一天上班十几个小时,那两个星期基本上没有一天正常休息过。

大家内心都有一种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情绪,就是特别地想家。我有天晚上跟小孩视频,她喊着“妈妈,我好想你,你快回来……”说着就哭了。我的眼泪顿时也很不争气地涌上来了,赶紧眨眼睛把它噙回去。

我就想着我是去支援的,理所当然应该多做事、多加班。出去也是代表协和医院,不说做多大贡献,最起码要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人们对于未知的、不确定的疾病存在的恐惧往往要比确定的大得多,因为心里的恐惧会在无形之中被放大。确实,那个时候我也曾怕过,怕自己无意中被感染。但是又想,怕是没有用的,做好防护才管用,该洗手时就洗手。就这样安慰自己,然后全心投入工作中。每天就忙于工作,一天过得飞快,下了班就收拾劳累的身体,备战下个班的工作。

两个星期之后,病区改成重症监护室,专收危重病人,所有病人都上呼吸机,有一半的病人来了就做气管插管。重病人生活都不能自理,治疗比较多,突发情况也多,经常遇到抢救。每天都有病人去世,有时候一天死3-4 个病人。上夜班的时候病人死了,我就自己把病人装到尸袋里,装两层,床位要准备接收后面即将转来的病人。有时候病人上了呼吸机、气管插管了,氧气还是不够,又要去拖氧气筒给他加用鼻导管给氧,氧气筒是高大威武的那种,比我自己还重。

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想怕不怕,会不会做,都是硬着头皮上,先把事情解决再说。什么都经历了,再后来就感觉没什么困难了。

工作虽然累,有时候也会不经意间收获意外的感动。有天晚上我上中班(下午5点——凌晨1 点),我接班那会儿很忙,有个清醒的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喂饭,我就对他说这会儿很忙,您等一下。接着就忙于抢救、接收新病人、上治疗等,一直忙到九点多钟,我才愧疚地热饭、喂给那个病人吃。吃了几口他突然问我“你吃了没有?”我当时好意外,因为我们护士经常忙得没有饭点,他病得那么重,那么不舒服,完全靠呼吸机面罩辅助呼吸,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关心我,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最后要离开那个科室的时候,特别舍不得那边一起上班的小伙伴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医院,我刚刚认熟了一双眼睛,脱下防护服就又不认识了。虽然上班的时候很忙很累,但是彼此之间相互指导,相互帮助,相处还是很融洽的。再加上病房里的工作流程,各种操作都熟练了,还有仪器设备都摸熟了,感觉自己状态还挺好的,还能坚持很久呢!

那段时间一直很忙,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一方面没有精力关注网上、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新闻,没有被负面消息影响。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工作和防护、身体的调适和休息中。最后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也让自己平安归来。在那段特殊的时期,许多领导、同事同伴都发消息关心我,虽然只是平凡简单的话,但依然觉得特别的感动和幸福。在外面遇到同行和病友,听说我是协和医院的,都特别信赖我。

虽然历经艰险,但我是幸运的。正因为曾经历过磨砺,才变得更加的顽强。习总书记说“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医护人员是抗疫一线最闪亮的星

在湖北战疫最艰难的日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率先请战、主动担当,举全院之力,携手援鄂医疗队员,先后开辟5 条战线(3 个院区、2 个方舱),构建“诊断筛查、隔离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全链条防治网,累计接诊发热患者2.3 万人次,先后救治了5 220 多名新冠肺炎患者、10万以上的在线门诊,是湖北救治新冠肺炎人次最多的综合性医院。这支白衣铁军,他们是战疫一线最闪亮的星。

武汉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刘义兰,整个抗疫期间,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医院,昼夜工作,有时甚至彻夜不眠。她身先士卒,既当领导者,又当战士。她常常手里夹着一件防护服,一声不响就默默地进了病房,跟病房里的护士一起工作。刘义兰到每个患者床边,都先跟患者握手,安慰、鼓励患者,给其温暖、信心和力量。对沟通不便的患者,用特制的、图文并茂的提示板询问其需求,或用书写板让患者写下心声。协和西院新冠肺炎肺移植患者刘先生动情地写下“无论多苦多难,我一定坚持下去”的文字交给刘义兰;刘义兰紧握患者的手,深切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默默奉献的巨大动力。

胡德英是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在此次重大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赴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广播台主持策划广播工作,设计了丰富的播送内容,包括心理疏导、轻音乐,与患者共同哼唱《我和我的祖国》,给患者一剂定心丸。在风雪交加中主动请缨转运患者,用温暖爱心抚慰患者心灵。

肿瘤中心的张瑞光,是一名普通的医生。除夕夜,转运危重患者,一名病人突然心脏骤停,张瑞光立马为他做胸外心脏按压,一不小心,防护面罩掉在了地上。他完全顾不上,继续给病人按压。在他看来,这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决定着病人的生命能否得到挽救。

他们,不用誓师请战,因为他们一直坚守在战场;他们,无需握拳宣誓,因为他们至始至终都在践行着誓言!

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战场上的号令,医护人员为保卫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与病魔和死神展开殊死搏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和对人民的深沉热爱。以无私奉献的品格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向世人彰显:医者,不仅是生命的依托,更是闪烁的人性光辉!

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期间,医护人员携手国家队医疗队,成立心理疏导小分队,建立医、患、护人员心理评估平台,实施150 人次患者心理疏导,会诊40 人,覆盖11 个病区;制定营养治疗常规,为110 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专项营养配餐及指导;开展了以诗会友、朗读者、生日祝福、漫画集锦、健康操、花语传幸福等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活动。这一份份关怀与爱是那么的朴实而又纯粹。

大爱无疆 演绎生命之光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和国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党中央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全国力量。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大爱无疆。

我们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永远不会忘记,寒夜星光下的天河机场,迎来的是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援鄂医疗队;威武雄壮的长江大桥,承载着风雨兼程、飞驰而来的物资运输车队;还有无数海内外友人以及不知名的热心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持续传递着爱与希望。

永远不会忘记,义无反顾、坚守岗位、严格把守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者;风雨无阻、迎难而上、坚守各个防控哨点的公安干警;传递爱心、奉献力量、供应医护免费餐饮的各种团队;默默无闻、艰苦朴素、不辞辛苦打扫清洁的环卫工人;深入一线、探访实情、撰稿播送疫情信息的媒体记者;不计酬劳、不惧风险、免费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车队;挺身而出、慷慨前行、各条战线四处奔波的爱心志愿者……

正是这四面八方奔涌而至的无疆大爱,汇就了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的磅薄伟力!

抗疫一线与病毒接触最近的护士,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的医护界,举国上下共抗疫情的各界先锋,他们无不拥有一颗赤诚热爱的心,用最朴素而又伟大的方式守护着生命。隔离病毒,绝不隔离爱。在爱的守护中,演绎疫霾下的生命之光。

猜你喜欢
协和医院肺炎病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谁是病人
东方雨虹建筑修缮对标“协和医院”全域赋能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我校16项成果获2019年福建医学科技奖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协和医院病案里的名人们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