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

2020-01-09 15:56罗海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者大众价值观

罗海英

人生活在世界上,对周围环境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同时,人的情感也会油然而生。情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体力量,更是推动主体行为和实践的精神动力。正如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所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而又充满无穷无尽交易的生活。”[1]145情感以潜在的形式深深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对人的生命存在,对人的生活状态,对人的主体活动都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度重视情感对人民群众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大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让群众仅仅停留在对核心价值观的浅层次认知认同阶段,更要让群众在此基础上,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情感认同,进而强化认知认同,并为行为认同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可见,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已成为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提出与界定

认同(identity)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国外,“认同”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詹姆斯曾用“性格”一词表示他对认同的感受。他说:“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弗洛伊德则把认同界定为自我防御机制的核心概念。他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3]11,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3]12。埃里克森在《洞察力与责任感》中认为,认同是个体主体经验的总和。在国内,我国出版的《辞海》中认为,认同也叫“认定”,在心理学上是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费穗宇主编的《社会心理学词典》中认为,认同是“对外在情感、态度和认识的接纳”[4]375。虽然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研究角度出发赋予了认同不同的内涵,但他们对认同的研究都强调:认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致与接近,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接受或模仿。这种主动接受和模仿是主体归属感要求的结果,更侧重于非理性的感情基础。因此,情感是认同发生的社会心理基础,认同本身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认同概念应当内在地包含情感认同,情感认同理应是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观目前学界,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出以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便把学术的眼光投向了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郭建新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认同”[5];孔德永认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关键的是要解决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问题”[6];胡建也提出,“公民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7];孙树文则按照“利益认同”到“政治认同”再到“文化认同”的逻辑秩序,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8]。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为进一步深化和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理论基石。但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却唯独缺乏从情感视角出发,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学术成果。这种理论上的滞后性,也导致了核心价值观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仍停留在对大众理论知识灌输的浅层面上,没有激发起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需要,不注重引导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体验,情感认同的缺失又进一步阻碍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理论认知的深化和行为实践的外化。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迫切地要求我们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问题的研究。

何谓情感认同?它是主体对客体进行评价、选择时所产生的满意、喜爱、肯定等主观心理情绪体验,它的生成不带有任何外在强制色彩。情感认同一经形成,就会使主体对客体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亲近与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本身绝无情感可言。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大众中传播,能转换成抵达大众心灵、发育大众精神的本质力量,就一定要启发情感。正如吉塔连柯所说:“如果这些知识不在人的感性体验、偏爱和需要的烈火中熔化,任何的道德规范、义务、禁令等知识都不能保证个人道德上的可靠性”[9]。只有思想的趋同而没有感情的趋同,是难以达成真正认同的。因此,情感认同是实践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构成要素和最为真实的表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地位与作用

(一)情感认同是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要让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内化,被人民群众自觉贯彻于实践过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大众化,难在大众化。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本身具有高度理论化、系统化特征。另一方面,广大民众的意识活动通常处于社会心理层面,是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感性意识活动。这一点,对于以感性选择为主要行为特征的中国民众而言,尤为如此。这就决定了高度理论化、系统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容易与以感性心理为主的人民大众产生距离。如何缩小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心理差距,促进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理论形态向大众的社会感性心理形态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难点。再加上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给人以僵化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灵活性的丧失,久而久之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感”。这两方面的原因,愈发加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难度。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呢?

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如何做好文艺工作时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10]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越积极、越强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就越容易取得成效。为此,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教育者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善于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利用形象生动的事例,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唯有如此,方能促使群众对核心价值观从“知”内化为“情”,并对行为和实践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11]808。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就是从情感视角出发,提升人们对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过程,就是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与情感生成辩证统一的过程,就是大众满怀激情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12]169因此,情感认同是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诉求。

(二)情感认同是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的迫切呼唤

长期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十分重视理论的传递、道理的灌输,强调受众理性或理智上的接受,依靠理论的彻底性说服人,依靠真理的力量打动人。毫无疑问,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可能自发地成为人民群众的信仰,人民群众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普及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鲜活事例又不断警示我们: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并不必然会形成或改变相应态度,从而让人们真心地接受这种观点和思想,并指导自身的行为。例如,在反腐败斗争中,其中不乏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认识层面上能深刻阐述人生价值与意义、理想与目标、责任与奉献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些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虽然他们的头脑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部信息,但事实上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上述事例充分说明了:单纯地接受或掌握某种理论,并不必然会产生对这种理论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更不用说在实践中去践行这种理论。这意味着,如果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认知认同的同时,没有相应的情感认同生成,这种认同注定是苍白的、无力的、不可持续的。这种认同在实践中更容易演变为概念化认同、教条化认同、书本化认同和边缘化认同等形形色色的虚假认同。这些都会大大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

因此,为了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必须摈弃以往过度倚重政治理论灌输,满足于单纯理论概念的传递,片面依靠政治权威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情感——态度”系统为核心,“情感——认知”相互影响为过程,重视人的生命情感体验,重视教育者情感投入的情感认同教育。因此,情感认同是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的迫切呼唤。

(三)情感认同是实现核心价值观人本化的本质旨归

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曾说,充分意识过去,我们才可以认清现在;深深地沉思往事的意义,我们才发现未来的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为了维护国家稳定,我们党和政府曾经采取政治化、强制化甚至绝对化策略进行价值观教育和运作,以实现广大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这种方式主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国家和集体为本位,主要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却忽视个人的物质利益、精神需要和价值需求;在表现形式上,阶级化、政治化色彩浓烈,强调对人的灌输、教育和改造,却忽视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文本的逻辑性和抽象理论的阐述,却脱离活生生的生活实际。客观地看,一方面,这种工具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起过一定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一部分阶层和群众的感情,戳伤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心理的逆反和情感的疏离。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必须摈弃传统意识形态灌输的弊端,实现从“物化”到“人化”、从“无人”到“有人”、从“工具化”到“人本化”的转型,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情感认同的作用。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不是通过外在强力方式强迫大众认同,而是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态,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启发大众对核心价值观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觉慎独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从本质上说,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本属性,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期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凸显的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体性,是传统强制性认同向现代自觉认同的转向,是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情感认同是实现核心价值观人本化的本质旨归。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

(一)注重情感关怀,增强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的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如果从主体认同的角度来看需要的话,认同的动力来源于需要的满足。情感和人的需要满足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当需要获得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是影响情感认同实现的重要因素。当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大众的心灵深处,增强情感认同,必须把握好当代中国人的心态和需求。我们要通过加强对大众的关怀来满足大众的各种需求,不断增强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的感召力。一方面,要凸显对大众的人文关怀,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发展社会的首要问题。通过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实践价值,不断夯实形成思想共识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大众的心理疏导,促进大众的心理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利益的分化,贫富的差距,也引发了群众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党和政府要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不断化解人们的心理矛盾,理顺人际关系,培养民众的健康心态,促进民众精神家园的建设,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精神追求的积极引领作用。

(二)注重情感体验,增强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的引导力

情感体验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和周围客观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神奇的主观感觉体验。它既是人的心理体验,也是人的实践体验,二者融为一体,成为联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中介和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事实性知识,更是评价性知识,是人的一种价值经验、价值选择,必须通过情感体验加以把握。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唯有经过大众鲜活体验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情感,彰显他们的真实情感;才能把核心价值观带进大众的生活情境,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及丰富感受联系起来;才能让大众进一步感悟核心价值观、体会核心价值观并追求核心价值观。人的情感体验的生成总是在一定情境、氛围和环境中产生的。为此,教育者和传播者要通过多元载体的开发、多种艺术形式的应用以及新兴媒体平台的搭建等,让大众在富有教育意义的日常生活情境、社会环境氛围中,自动生成体验性情感,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例如,可以将核心价值观附着在生活化、多样化与立体化的活动载体之上,寓核心价值观于丰富多彩、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中。包括文化娱乐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这些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贴近大众生活,容易拨动人们的心弦。还可以通过社会公德漫画、社会公德短片、高雅音乐会、网络微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运用,以及数字广播、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平台的利用,着力提升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更好地实现社会主流意识对大众的引导。

(三)注重情感渗透,增强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的亲和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客体化的知识体系,而是充满主观内在性、主体选择性的观念体系。它附着于教育主体情感化的人格身上,吸引大众自觉自愿地趋近和认同。显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不在于教育者价值观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支撑其价值观念的挚爱真情有多深;不在于教育者通过言论抽象地证明真理,而在于教育者以其优良的人格形象作为直观教材,生动地显示真理;不在于教育者凭借由官方获得的权威身份或外在资格教育大众,而在于接受双方是否心理相容、情感相通,大众从内心里真正认同这种主体身份,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恰到好处的真情流露那样导致崇高,那样引起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获得大众的认同,必须要求教育者将情感渗透到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中。其一,要注重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情感渗透。即教育者要真心热爱并信服自己所宣传和倡导的内容,赋予核心价值观内容以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浓郁的情感色彩引起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共鸣和向往之情,促使大众对核心价值观产生亲和感。其二,要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传递。即要重视与大众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心灵沟通,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打开大众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大众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在有安全感的氛围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温暖人的心灵,点燃人生命的激情。最后,要注重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象的情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切实做到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发挥好教育引导的作用。要求大众做到的自己也要身体力行,使大众在感受到教育者高尚人格所散发的真善美魅力的同时,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坚信不疑,进而产生坚定信仰,增强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的亲和力。

猜你喜欢
教育者大众价值观
品读
我的价值观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大众ID.4
上汽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