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循证护理

2020-01-09 20:11胡兆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套管颅脑循证

胡兆慧

河南西华县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 西华 466600

入住神经重症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多由于昏迷和咳嗽、吞咽反射抑制,引发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除,以及误吸呕吐物,严重影响气道通畅,加重脑缺氧及脑组织水肿,甚至发生窒息而危及患者的生命[1]。故常需给予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改善通气和患者的预后[2]。但气管切开后由于丧失了鼻咽腔的黏膜免疫屏障,气管黏膜长期直接与外界接触,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故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价值[3]。2017-03—2018-07间,我科对收治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因暴力所致的颅脑损伤。(2)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4]。(3)入住神经重症科并行气管切开手术。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2)预期生存时间<30 d或濒危者。入组的41例患者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37~69岁,平均40.75岁。车祸伤21例,摔伤12例,砸伤4例,钝器致伤4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常规护理:重视病情观察、予以健康知识指导、加强呼吸道管理等。循证护理。(1)提出循证问题:如何更为有效地予以气道湿化、吸痰、气管套管处理、预防感染,以及提高护理质量。(2)寻找循证支持: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寻找相关文献资料;可邀请专家、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及医生一同分析、探讨,制定更为完善的护理对策。(3)制定、落实循证护理措施:①气道湿化。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为湿化液,以4~6 mL/h的速率向气道持续泵入。常规雾化吸入,15~20 min/次,3次/d。②吸痰护理。严格把握吸痰指征,忌单纯听从患者要求予以吸痰。吸痰前后均需高浓度吸氧2~3 min。吸痰时首先吸取气管套管中的痰液。吸痰管插入气管15~17 cm位置再向上提1 cm。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上下抽动。在负压打开后边旋转边退出。③气管套管护理。加大巡视力度,更换与消毒内套管,1次/3 h。用纱布对套管外口进行包裹,注意防尘。④病情监测。提高日常护理巡视频率,为患者配备专业抢救人员以及责任护士。重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并发症征兆,以及气管套管周围皮肤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确保24 h无间隙监测。⑤感染预防。严格洗手消毒,做好消毒工作;控制人员在病房中流动,定时通风换气,调节好温湿度,每日对地面与空气消毒;及时更换切口敷料, 1~2次/d。依据口腔酸碱度值、痰培养结果选用口腔护理液、抗生素。

2 结果

本组41 例患者中,2例(4.88%)因脑内血肿并硬膜下血肿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2.44%)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38例(92.68%)患者护理后的心率为(84.42±3.09)次/min、呼吸频率(17.75±2.63)次/min、动脉压(97.25±1.91) mmHg,均显著优于护理前的(90.14±3.42)次/min、(21.72±2.32)次/min、(103.35±2.79)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本组未发生黏膜损伤、脱管、呼吸道阻塞等不良事件。

3 讨论

气管切开术作为临床重要的通气手段,因可有效恢复通气,缓解呼吸道阻塞,纠正休克与缺氧状态,被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加强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5]。

循证护理系指护理人员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总结,获取最佳证据,并综合患者实际需求、主观愿望,结合临床经验、护理专业技能,个性化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的护理管理模式[6-7]。不但可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与科研技能、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维护护患关系和谐[8]。

我们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气道湿化、吸痰护理、气管套管管理、重视病情监测、预防感染,以及氧气支持等预见性循证护理干预。38例(92.68%)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平均动脉压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均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未发生黏膜损伤、脱管、呼吸道阻塞等不良事件,效果满意。今后尚需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套管颅脑循证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浅谈地质钻探过程中套管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