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01-10 02:29何远梅郭智涛包小英张莉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植入式输液导管

何远梅 林 健 郭智涛 包小英 张莉玲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广东广州 510095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生于乳腺的腺上皮组织,原位癌的危害相对较小,但是当癌细胞发生脱落,经血液及淋巴进行全身范围内的转移扩散时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乳腺癌患者一经诊断,需要及时治疗,临床中采取全乳切除、乳腺跟除术等手术治疗为主,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化疗治疗,在化疗期间,化疗药物多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并且化疗需要一定的治疗周期,因此,乳腺癌化疗的患者需要建立必要静脉通路,避免多次穿刺给静脉和皮肤造成的损伤,一般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化疗药物的应用治疗,但是发现留置管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给治疗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2-3]。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深静脉通道,同样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应用期间的静脉通道,但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采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输液港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比较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 例,纳入标准:(1)经CT、病理学检查等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2)自愿加入本研究者;(3)无凝血功能异常;(4)无化疗史;(5)肝肾功能无异常。排除标准:(1)精神状态异常;(2)治疗依从低;(3)孕期哺乳期女性;(4)沟通障碍;(5)皮肤感染的患者。选入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随机分成对照组40 例,观察组40 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32 ~65岁,平均(42.5±3.1)岁,病程3 ~10 个月,平均(5.4±0.4)月,其中全乳切除术10 例,改良根治术16 例,乳腺癌根治术14 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31 ~66 岁,平均(43.1±2.8)岁,病程3 ~11 个月,平均(5.6±0.2)月,其中全乳切除术11 例,改良根治术15 例,乳腺癌根治术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河南省欧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H20136220),首先,穿刺位置的选择,以手术对侧肘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为穿刺点,并超声检查待穿刺静脉的直径,畅通情况。其次,进行局部的麻醉与消毒铺巾,然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X线确认置管位置。最后,确认冲洗管,肝素封管,需要固定的外管用无菌贴布贴好。观察组应用植入式输液港,首先,选择穿刺的静脉,确定颈内静脉进行穿刺,用超声检查血管的直径,畅通情况。其次,进行局部的麻醉与消毒铺巾,辅助超声确定穿刺点,将导丝插入后拔出穿刺针,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血管内,将锁骨下的组织钝性分离,建立皮下的隧道与囊袋,在隧道针的引导下把导管引至囊袋里,连接好注射的底座,将切口缝合。最后,在注射的底座穿刺翼形针,将输液的接头连好,冲洗导管,肝素封管。两组的留置管需要定期维护,在使用之前需要回抽血液,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使通畅。比较这两种静脉通道的并发症情况,置管留置时间和护理的满意度。

1.3 评价标准[4]

评价的指标包括留置管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导管脱出、堵塞、移动、皮肤感染。静脉炎为患者的穿刺血管发生红肿,有条索状的改变。导管堵塞指输液的速度降低至每分钟40 滴以下,回抽无血液,冲管阻力大。导管移动,脱出指导管未在上腔静脉的中下三分之一位置。皮肤感染指穿刺位置的皮肤出现溃烂等。另外评价指标选择导管留置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应用院内的调查问卷(信效度为0.8)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的内容,导管留置的舒适度等,满分100 分,得分90 ~100 分为满意,得分60 ~89 分为基本满意,得分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在留置导管后的并发症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

2.2 两组置管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置管留置时间为(60.7±5.1)d,对照组的置管留置时间为(35.7±4.7)d,结果可见,观察组的置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的静脉留置管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结果可见,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乳腺癌的临床发病率较高,99% 的发病人群为女性,直接危害女性的健康,当患者表现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晕改变等症状时,经病理学等检查多为乳腺癌[5]。乳腺癌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6-7]。在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无法根治治疗,在手术的同时需要化疗治疗,因为化疗的用药周期一般较长,且需要静脉滴注给药,因此,需要建立安全的静脉通路,在静脉通路的建立时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输液港的方式,两种静脉通路建立的成功率均较高,但PICC 的导管维护次数较多,而且导管的路径长,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导管的牵拉,导管容易发生移位,脱出等并发症,PICC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深静脉导管,乳腺癌的化疗患者选择一种合适的静脉通路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8-10]。

表1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本研究中将选入的乳腺癌的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了PICC 留置管的对照组与植入式输液港的观察组,结果,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置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植入式输液港的置管留置时间较长,留管期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对患者的损伤程度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增加,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是临床应用较好的乳腺癌化疗患者静脉输液通路[11-16]。

综上所述,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能延长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乳腺癌化疗患者较为理想的静脉输液通道,推荐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植入式输液导管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对比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导管人生